阳光讯(记者 李源 通讯员 李建军)在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的指引下,“用‘赚钱’思维去‘花钱’”已从战略口号转化为北元集团降本增效的生动实践。“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突出价值回报”“省下就是挣下,要向采购要效益”,这些理念正驱动一场深刻的采购管理变革,重塑企业成本结构与效益基因。
理念先行:从“花钱”到“赚钱”的思维转变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这是公司对“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理念最硬核的诠释。这一价值标尺,倒逼经营部门摒弃传统“花钱”习惯,主动深入市场、研判变化、快速响应,推动采购环节从物资保障跃升为价值创造。
思维转变的核心,在于将采购行为视为价值创造的起点。公司采购工作紧扣“采供销、人财物全流程全要素降本增效”主线,严格论证物资采购必要性,精算综合性价比,精准评估投入产出比,让每一笔支出都成为效益增长的“种子”。这种理念重构了采购的价值定位,让每笔支出都催生效益的动能。
实践破局:打好降本增效的“组合拳”
在“赚钱思维”驱动下,公司打出精准有力的采购降本“组合拳”,将区位优势、模式创新与物资管理拧成一股绳,让每一分投入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区位优势“挖潜力”为降本增效筑基石。在电石领域,公司与区域内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力争陕西地区的采购量占区域总产量85%以上,大幅压缩省外及贸易商采购环节,从源头降低成本。煤炭采购双线发力:一方面推动核心煤矿“以质定价”机制落地,确保质价相符;另一方面动态测算不同煤矿原煤性价比,灵活调整采购量,实现最优成本配置。水泥原料领域则实现“变废为宝”,深入调研周边园区固废资源,通过“零元采购+有偿处置”模式,力争全年固废处置量突破32万吨,将成本洼地转化为效益高地。
模式创新为降本“增动能”。国产化替代成为降本利器,针对进口滤芯、压力变送器等8类物资,推行“国产替代进口”策略,打破代理商价格壁垒。供应商管理引入“黑白名单”与分级分类体系,严控“万能供应商”,原则上直接从生产厂家采购,减少贸易商中间环节。同时,新增3家工业品商城,构建“多家比价”竞争格局,并逐步建立非标件测绘数据库,破解独家供应与高价困局。
管理提效:向精细化要效益的“价值革命”
物资管理盘活“沉睡资源”,实现价值再生。采购部门强化“服务+管控”双重职能,严控紧急采购与计划错报,充分发挥集采规模效应。针对闲置物资,一方面推动41个零散库房整合实现集中管理,另一方面积极与周边企业探索区域物资共享机制,有效盘活库存,减少资金沉淀。
库存管控实行“月度自查、季度抽查、年度盘点”机制,确保“账、卡、物、位”精准一致。安全监管聚焦危化运输、危废仓储等关键环节,筑牢效益增长的安全堤坝。当物资管理从“保障支持”转向“价值创造”,每一分钱都精准投向效益“刀刃”,采购部门已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用‘赚钱’思维去‘花钱’”,不仅是一种经营智慧,更是应对市场挑战的内生动力。从理念革新到实践突破,从区位深耕到管理提效,这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采购革命正深刻重塑企业的成本结构与效益基因。
如今,采购环节不再是单纯的成本中心,已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擎。当每一分支出都精准投向效益“刀刃”,当每一次采购都成为价值创造的起点,企业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步履愈发坚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