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如何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创始人
2025-08-18 23:08:57
0

公募基金应积极拥抱数字金融,从提升数字化投研能力、加大数字化产品创新、创新数字化营销与服务三个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

本刊特约 邵炜 黄卓/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做好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的发展,一方面能更好能够发挥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作用,促进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另外一方面,数字金融创新有助于经济活动发展和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力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驱动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转型。

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公募基金应积极拥抱数字金融,从如下三个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

公募基金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投研能力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型AI的出现,标志着AIGC(AI-Generated Content)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也为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业务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募基金应加快数字化转型,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搭建智能投研平台,从如下两个方面提升数字化投研能力:

一方面,公募基金应建立提升智能投研体系,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流程。智能投研可以人机结合的形式帮助投研人员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及时应对市场机遇与风险,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和克服投研人员情绪的影响,实现优势互补。比如分析师们可以通过ChatGPT等LLM模型来编程检索头脑风暴等提升工作效率,从实时新闻等材料中获取市场情绪变化等数据,或通过历史数据等对行业和公司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从而能做出更加理性和高效的投资决策。

以美国市场为例,以Kensho和AlphaSense为代表的智能投研领域先驱,分别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金融数据分析的变革。

另外一方面,公募基金应积极发展量化投资。量化投资通过对市场数据、资金流向、投资者行为和舆情的充分发掘,提升投资成功的概率,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美国ICI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3年,指数型基金规模占比从19%提升到了48%,增幅高达252.63%,总资产管理规模从19万亿美元大幅增加到49万亿美元。在中国国内,指数化投资需求不断增加,加速了指数型基金的扩容与发展,尤其最近三年,如表所示,被动管理基金业绩明显跑赢主动管理基金的业绩表现,指数投资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的指数基金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较2023年底分别增加69.57%,尤其ETF快速发展,在2024年ETF资金净流入额创历史新高,净流入超1.1万亿元,ETF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

公募基金应加大数字化产品创新,满足投资者多样性投资需求

随着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极大提升了投资者投资的便利性,促进了金融信息的获取,同时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水平,也更有效地激发了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尤其是AIGC 技术的发展也让金融机构能够更快地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客户的偏好,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更好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目前,中国数字金融业务创新发展和北美及西欧等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国在在线支付、在线贷款和在线投资理财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在加密货币跨境业务等方面则几乎是空白。未来,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应加大数字化产品创新,推出更多具有数字化特色的基金产品,更好满足投资者在数字时代的多样化投资需求,尤其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基金等。

2025年1月,美国白宫发布了《关于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科技领域领导地位》的行政命令,其中特别提到数字资产行业包含数字货币等对创新、经济发展和国际领导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美国证监会(SEC)已经在2024年1月10日首次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发行及交易。通过ETF模式进行投资加密货币更加便捷而且更加安全,由于投资者无需自行持有该货币,他们可以避免一些加密货币的风险,例如近年来出现的破产和丑闻等。

在中国香港,2022年香港证监局(SFC)发布了《Circular on Virtual Asset Futures Exchange Traded Funds》,支持虚拟货币投资产品的发行,并于2024年4月批复了6只虚拟资产现货ETF,这是亚洲市场上首次推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目前,内地公募机构香港子公司在港发行的虚拟资产ETF达到8只。

截至2024年年底,首批上市交易的6只加密货币基金总规模为33亿港元,2024年全年累计成交65亿港元。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提升,香港的虚拟货币ETF的活跃度逐步提升,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随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合法化进程加快,尤其在2025年,美国政府首次发布行政命令要求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相关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产品新发数量和规模也不断提升。比如在2024年,有8只虚拟货币产品募集规模超过20亿美元,累计募集规模高达1102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只产品贝莱德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规模高达517亿美元。

加密货币的投资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未来,符合资质的相关公募机构可以通过香港市场积极布局探索加密货币等数字化产品,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需求。

公募基金应加强和金融科技平台的合作,创新数字化营销与服务

数字金融的发展降低了传统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等对物理网点的依赖,从时间和空间的两大维度增加了投资者投资的便利性,改善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尤其数字金融技术的快速渗透让很多大的金融科技平台可以在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为更多长尾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有助于优化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也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大型的金融科技平台比如蚂蚁基金等进行投资,金融科技公司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也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以蚂蚁基金和天天基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在过去几年非货公募基金的保有规模占比一直稳定在10%左右,尤其蚂蚁基金,非货规模占比超过了招商银行位居全渠道第一名。

公募基金应加强和大型金融科技平台的合作,利用数字化平台和工具,创新数字化营销和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引导理性投资;同时不断优化客户的服务体验,提供智能客服、基金投顾等服务,及时响应客户咨询和需求,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近年来,海外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平台的合作也日益紧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营销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并拓展新的增长点,比如高盛和苹果公司合作,苹果公司Apple Card的客户可以把零钱存入高盛储蓄账户进行现金管理并获得年化高达4.15%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是美国平均存款利率的10倍左右。

未来,随着生成式AI等技术的成熟,基金与金融科技的合作将更加智能化和无缝化,从智能投顾、区块链分销到社交化投资和嵌入式金融等领域重塑公募基金行业的服务模式,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邵炜为基金公司投资分析师,金融学博士;黄卓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刊于08月09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连续六年!百度智能云蝉联中国A... 近日,IDC发布《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
小红书顶流BeBeBus再递表... 蓝鲸新闻8月18日讯(记者 汤诗韵)成立不足六年,小红书母婴品牌顶流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团已...
财经观察丨A股市值首破100万... 8月18日,A 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沪指涨幅达0.85%,盘中最高触及3741.29点,成功突破2...
原创 8... 写在文章前的声明:在本文之前的说明:本文中所列的投资信息,只是一个对基金资产净值进行排行的客观描述,...
小额收购筹划一年,突然终止! 【导读】中达安终止收购山东留侯100%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南深 8月18日晚,中达安公告称,鉴于中...
当AI成情绪解忧盒!ChatG... 编者按:近期,随着泡泡玛特拉布布公仔的火爆出圈,谷子潮玩等切中社会情绪的消费热点频频引发社会关注。潮...
川普巧施连环计,库克怒掏700... iPhone17马上要出来了,新手机的小道消息是满天飞。 具体怎么着咱还是等发布会再说,但目前这几天...
券商首席,密集发声!“慢牛”成... 来源:券商中国 “2025年,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系统性下沉以及资本市场改革共同发力,上证指数突...
36万亿险资大调仓!上半年股票... 图源:图虫创意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5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
21专访|杨澜:AI领导力模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实习生房钲杰 北京报道 当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已成为...
原创 稀... 作者:Maya Majueran 斯里兰卡一带一路负责人、亚太智库研究员 稀土元素(REEs)——...
全球对冲基金加速买入中国资产,... 来源:第一财经 “A股的盈利能力正在改善,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目前估值或仍未达过热水准。” A股气势...
对话七鲜美食MALL负责人:从... 蓝鲸新闻8月18日(记者 武静静)在本地生活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京东正尝试用一套不同的方式进入餐饮市...
公募基金行业如何写好数字金融大... 公募基金应积极拥抱数字金融,从提升数字化投研能力、加大数字化产品创新、创新数字化营销与服务三个方面加...
中国船舶,重大重组明日复牌! 最新公告。 申报结果显示,在收购请求权申报期间内,共有3名股东进行了申报,申报股份数量10500股。...
余承东最新发声! 2025.08.18 本文字数:191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李娜 8月18日,...
收评:沪指创近10年新高 两市...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沪指盘中创近10年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
格力独家回应“小米空调线上销量...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李保铭 8月16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转发一条“小...
十年新高!创造历史! 10年! 沪指又回来了! 早上上证指数一度站上了3740点,刷新近十年指数新高,同时A股公司市值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