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字节跳动公司举行的一场全员大会备受瞩目,在公司内部掀起了热议的浪潮。据悉,此次大会彰显出字节跳动管理层致力于改善员工工作环境、舒缓员工焦虑情绪的坚定决心。不过,实际成效究竟如何,尚需假以时日方能知晓,从员工的反应来看,其中仍夹杂着丝丝忧虑。
字节跳动开完全员会,员工焦虑能否拨云见日,反内卷之路依旧漫长
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全员大会上,字节跳动的一系列举措与内部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自 2022 年推行“去肥增瘦”策略后,公司内部竞争愈发激烈,员工的焦虑情绪也随之急剧攀升,甚至催生了一些短视行为。随着字节跳动在财务方面渐入佳境,已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行业的领军者,管理层遂将目光聚焦于解决员工情绪问题,全力谋求打破内卷困局。
近年来,有关字节跳动离职率高的言论甚嚣尘上,诸如“字节人均在职 7 个月”之类的说法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司的企业形象,对高端人才的招募工作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字节跳动在此次大会上公开了员工平均离职年限数据,意图破除外界的错误认知。
具体来说,字节跳动高管披露,公司在职员工的司龄中位数为 2.9 年,平均数为 3.0 年;而离职员工的司龄中位数为 2.5 年,平均数为 2.6 年。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尽管存在人员离职现象,但员工实际在职时间并非如网络所传那般短暂。显然,字节跳动希望借由这一数据,消除诸如“有命赚钱没命花”等消极言论对公司内部士气以及人才招聘的负面影响。
此外,字节跳动还对其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过往,公司实行“自评 + 360 考核 + 领导决策”体系,其中包含多个等级,然而多数员工所能触及的评级范围相对有限。自 2022 年开启降本增效进程后,部分团队增加了差绩效名额,这无疑加剧了员工的焦虑情绪。为改善这一状况,字节跳动重新界定了 M、M +、E、I 等评级规则,着重强调 M(符合预期)应是多数员工能够获得的评级,并进一步提升了 M -(略低于预期)与 I(低于预期)之间的区分度。
然而,即便做出了这些调整,众多字节跳动员工依旧心存担忧。部分员工认为,M + 评级数量的减少,意味着晋升机会的缩水;同时,也有员工顾虑 M - 评级所占比例依旧偏高,自身被淘汰的风险依旧不容小觑。为了安抚员工情绪,缓解他们的焦虑,字节跳动高管在大会上明确表态,M - 并不等同于淘汰,即便连续两次获得 M - 评级,也不足以致使员工离职。此外,公司还提高了晋升的灵活性,如今员工只需获得一次 M + 评级,便可获得晋升提名资格。
此次字节跳动全员大会,充分展现了管理层对员工情绪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公布离职员工平均在职时间等数据,试图纠正外界对公司的误解。同时,绩效考核体系的调整也体现出公司对员工发展的关切。但能否真正化解员工的集体焦虑,还有待时间的考验。无论如何,字节跳动的这些举措,无疑为互联网行业树立了关注员工福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