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统计,2023年一季度,美对华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出口降至历史低点,逼近零值。这标志着北京反制行动进入新阶段。
美国对华能源出口在过去几个月遭遇断崖式下跌。去年全年美国对华石油和天然气贸易额高达180亿美元,创造近十年纪录,但今年前三个月,整体输出萎缩了98%,基本停滞。这一数值变化极为惊人,2022年间双方交易维持在十亿美元级别,进入2023年后每月平均不足1千万美元。能源贸易曾是美中经济合作的基石之一,两国在页岩气革命后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买家长期支撑美国出口市场。
特朗普(资料图)
现在这种关系突然冻结。贸易数据显示,美方损失不仅体现在量化指标上,中国海关发布的报告证实进口份额从两位数百分比跌至可忽略的水平。市场分析师用“蒸发”来形容这一趋势。背后核心动因是美国单边贸易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特朗普政府启动的关税体系自2018年延续至今,涉及多领域产品,中国随即实施精准反制措施。
特朗普原本对关税战抱乐观态度,他曾公开宣称美国能从贸易赤字中获利,现实却截然相反。出口急降触发了经济预警信号,多方证据显示白宫内部开始调整决策节奏。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期简报指出,能源板块亏损直接冲击国内就业和中小企业。
具体来说,德州和北达科他州的采掘行业裁员比例超过30%,原本依赖中国市场的炼油厂部分关闭。特朗普本人不得不放缓政策推进步伐,暂停了原计划的新增关税清单发布。财政影响实实在在摆在面前,能源出口崩塌导致美国年度GDP减少0.5个百分点。这种现象让他无法轻率行动,决策团队内部转向务实审慎路线。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通过一套组合拳实现这一转变,行动完全兑现了早先警告,针对性切断了美国三条主要收入来源。第一条财路是能源出口依赖链,中国减少采购美国石油后,转向俄罗斯和沙特等供应源。俄罗斯对华原油输送量2023年比前年增长40%,填补了美企退出的缺口。第二条财路围绕高科技产品市场,包括半导体和设备制造贸易。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去年总额为35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狂跌60%,中国增加本土替代投资,转向台韩供应链。第三条财路在农产品领域,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大豆和玉米交易从2022年的220亿美元萎缩四分之一,中国转而扩大巴西进口份额。每条路径都独立运作但协同发力,中方反制精准聚焦美国核心经济支柱,比如德州能源公司财报披露季度利润腰斩,加州科技巨头的季度损失超10亿美元。
这些举措不仅重塑双边关系格局,还催化深层全球效应。短期内美国贸易赤字扩大,能源企业债务风险攀升。长期看,美中竞争转向新平衡点。投资者从纽约交易所大规模撤出石油股,反映市场对贸易战失控的担忧。
特朗普(资料图)
展望未来,北京保持战略定力迫使华盛顿重新评估政策选项。国际关系学者在报告中警告,类似行动加剧供应链碎片化,可能拖慢全球经济复苏。北京的策略展示了一种韧性外交路径。华盛顿需重新思考对抗模式以避更大损失。这场经济交锋尚未结束,转折点取决于美方是否调整单向打压。中方行动已证明其一致性,贸易格局的再平衡将继续牵动各方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