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这一资源,简而言之,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智能手机中的芯片到军事装备,几乎所有高科技领域都离不开它。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全球超过90%的稀土精炼产能都集中在这里。最近,蒙古国爆出了南戈壁省霍特戈尔地区发现2.75亿吨稀土矿石的消息,引发了全球矿业界的广泛关注。
2023年2月,澳大利亚帕拉贝鲁姆资源公司公布了该矿区的勘探结果,报告称其中蕴藏着220万吨稀土氧化物,其中钕和镨等关键元素占据了20%。这一消息震动了全球矿业界,因为这意味着蒙古的稀土储量跃升至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巴西,储量总计达到3100万吨。这个发现无疑让蒙古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蒙古自身在稀土提炼方面缺乏先进技术,但其矿藏的品位极高,平均含量为0.91%,部分高品位矿区甚至达到了2%。这一优势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眼光,尤其是美国。美国目前正面临如何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的困境,这一新发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蒙古政府迅速做出反应,2023年8月,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就专程飞往华盛顿,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进行了会谈,讨论了稀土开发合作,并签署了《开放天空民用航空协议》,意图开通直航便于货物运输。
美国方面非常欢迎这一合作,因为蒙古能够以较低价格提供稀土矿石,尽管美国提炼的成本较高,但与对中国的依赖相比,这无疑是更为理想的选择。然而,运输问题却成了最大障碍。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家,四周被中国和俄罗斯包围,所有资源出口都必须经过这两个邻国。选择通过俄罗斯运输,原本可以借道西伯利亚铁路,但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部分资源的过境欧洲实施了禁令,这条铁路的运输路线几乎被堵死了。剩下的选择便是通过中国,但蒙古在2023年初单方面改变了与中国的煤炭出口协议,从直销改为拍卖,导致出口量急剧下降,边境口岸的效率也因此受到影响,货物堆积如山。
这次稀土合作,蒙古希望依赖空运来解决运输问题,并且购置了货机,准备开通直飞美国的航线。然而,根据1989年中蒙航空协定,所有跨越中国领空的航班需要提前15天申请并经过安全审查,而中国至今没有对蒙古的申请做出回应,这让蒙古的运输计划陷入停滞。很多网友对此调侃称,蒙古想通过空运稀土到美国,恐怕是“上天入地都运不走”。
蒙古国的资源非常丰富,煤炭、铜矿等矿产都有,但稀土矿的发现无疑为其带来了新的机会。霍特戈尔矿床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未开发稀土矿之一,经过帕拉贝鲁姆公司的多次勘探,确认矿脉延伸数百米,总资源量稳定在2.75亿吨。蒙古政府意识到这一资源能够极大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开始对外积极宣传其稀土储量。
2023年8月,蒙古总理率领的代表团访问美国,强调该国稀土资源的巨大潜力。美国官员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迅速在双方签署协议时做出了积极回应。蒙古的计划非常简单——以低价向美国出售稀土矿石,让美国自己进行提炼。毕竟,美国在上世纪曾主导全球稀土行业,但随着中国技术的赶超,成本的降低,美国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中国抢占。如今,中国的稀土出口占全球的60%以上,而美国9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因此,蒙古希望借此机会减少对中俄的依赖,推行所谓的“第三邻国政策”,即与美国等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平衡周边大国的影响力。
自2003年起,蒙古便开始与美国展开军事合作,双方共同举行了可汗探索演习,甚至在2025年邀请中国参与,但北约主席鲍尔曾公开表示,蒙古是北约的朋友,这让俄罗斯感到不满。与此同时,2024年9月,中俄推动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计划通过蒙古加强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并计划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然而,蒙古与美国之间的合作却没有停滞。新的蒙古政府上台后,调整了与中俄的外交策略,但仍未停止稀土的开采工作。矿区工人加班加点开采稀土,矿石堆积如山,但运输仍然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如果依靠陆运,蒙古需要通过中国的二连浩特口岸,这里的检查严格,效率低下。若选择空运,飞机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起飞,必须飞越中国领空,而中国强调安全审核,依然没有批准。蒙古甚至提出用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交换哈萨克斯坦的通道,但这一提议同样未能得到中俄的同意。与此同时,美国企业急于获取稀土矿石,纷纷重建提纯生产线,进口设备,但效率依然无法与中国的技术相比。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优势不可小觑,其稀土提取专利占全球一半以上,分离纯度可达到99.9999%,而蒙古的提取率仅为66%。技术上的差距使得蒙古在稀土产业的经济效益远远落后于中国。在2025年,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而中国则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因稀土供应受限而感到焦虑,因为稀土不仅是电池和芯片的重要原材料,也是许多关键技术的基础。
蒙古曾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缓解自身的经济困境,但现实中的运输瓶颈让这一合作几乎无法实施。即使蒙古购买了货机,准备通过空运将稀土矿石运送到美国,但中国对领空的严格控制使得这一计划被搁置。与此同时,中国稀土的全球供应链仍然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许多美国企业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运输和加工成本。美国和欧洲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的现状,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变。
蒙古的稀土资源本有可能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由于运输问题和技术差距,这一潜力暂时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中国的技术优势和全球市场主导地位,依然是全球稀土产业的稳定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