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AI生成
这场暴跌的导火索,是今晨公司公告披露的一场悲剧——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控股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矿业”)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这起事故不仅瞬间引来市场对公司安全管理的质疑,更让这家拥有25年历史的“中国黄金第一股”陷入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7月24日早间,中金黄金发布公告还原事件脉络: 6名学生在参观浮选工艺过程中,格栅板突然脱落导致坠入浮选槽,尽管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组织处理”, 但最终仍未能挽回生命。
作为国内黄金矿业唯一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金黄金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年6月,由中国黄金集团等7家企业发起设立,并于2003年8月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黄金第一股”。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黄金及有色金属的地质勘查、采选、冶炼的投资与管理;黄金副产品加工销售,生产所需原燃料、设备的仓储销售;黄金生产技术研发与咨询;高纯度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进出口业务及商品展销。
依托央企背景与全产业链布局,公司黄金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首位,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6.14亿至28.75亿元,同比增幅50%至65%,在金价高位震荡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盈利能力。
但安全管理的漏洞却与业绩增长形成刺眼反差。
内蒙古矿业2月25日曾在官方微信号发文称,选矿部浮选车间“顺利完成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筛板更换”,并强调2024年实现“安全环保事故为零、职业健康事故为零、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目标。
然而, 此次事故恰恰发生在“已完成隐患消除”的浮选车间,格栅板脱落的直接原因与所谓“零事故”承诺形成尖锐矛盾, 暴露出安全管理“重宣传、轻落实”的深层问题。
据媒体报道,中金黄金证券部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涉事矿厂)现在已经停产了,正在抓紧处理善后工作,后续的这个事情都要等主管部门的通知。”
中金黄金虽表示“各项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但公司如何将2025年预计超47亿元的净利润转化为实质性的安全投入,仍有待检验。
目前,属地政府、东北大学与中国黄金集团已介入善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政府正在履行程序,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