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银行17年IPO长跑,能结束吗?
创始人
2025-07-15 21:49:51
0

来源:市值观察

来源:市值观察

东莞银行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自首次提交上市申请至今已超17年。近期在深交所再度更新财务资料重启IPO。但由于业绩压力、资本金不足、合规风险等多个问题交织,上市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01

17年上市长跑仍未果

银行作为传统产业,近年来的上市步伐呈现明显放缓之势,延期已经成为常态。

回看A股上市银行的IPO情况,目前共有42家银行上市,近年来上市主要集中在2016年至2022年,期间共有16家完成IPO,但自2022年初兰州银行上市后再无记录。

在尚未上市的银行中,除东莞银行外,由于多年上市未果,诸如广发银行、广州银行已经暂停了上市辅导计划。目前包括汉口银行、桂林银行、南海农商行等还在冲刺的路上。

港股市场的情况也同样类似,自2021年9月底东莞农商银行上市后三年内没有成功案例。最近完成上市的是2025年初的宜宾银行,这也打破了行业上市的空窗期,点燃了未上市银行的希望。

对于东莞银行,其前身是东莞市商业银行,2007年完成更名后的次年便递交了上市材料,中间多次因为财务资料过期而中止,至今IPO长跑已达17年。

东莞银行之所以“执着”上市,与自身资本金缺乏,频频募资补血密切相关。

就比如2023年东莞银行就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1.35亿,以及发行二级资本债券募资20亿。2024年5月,东莞银行发行了20亿的二级资本债券,同年5月又发行了22亿的永续债。在本次更新招股书不久,东莞银行称还将发行为期3年的30亿金融债。

从风控指标看,早在2022年东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8.56%,与同期上市的A股17家城商行对比排在倒数第4。

通过一系列募资补血动作后,东莞银行资本金压力稍有缓解。到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逐步提升至9.31%,但仍低于同期11%的行业平均水平。

东莞银行的核充率虽有好转,但代表着“家底”的拨备覆盖率却连年下降,2022年至2024年由254.30%下滑至212.01%。释放拨备有缓解业绩压力的考量,尤其是2024年已经出现疲态。

招股书显示,2024年东莞银行的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营业收入为101.97亿,相比上年下降了3.6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8.09%至37.38亿。而2022年和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62%、6.06%,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伴随着东莞银行业绩压力增大,拨备率逐步向150%的监管红线靠近,对募资的需求仍为迫切。

02

内生动能乏力

东莞银行业绩的下滑,息差收入成为了拖累。

2022年至2024年间,东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为77.75亿、83.33亿、71.19亿,2024年同比下降达14.57%,而2023年增幅尚在10%。在营收占比也由2023年的78.70%降至69.81%。

利息净收入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东莞银行净息差的大幅回落。近年来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走低,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下滑成为了业绩增长的最大挑战。稳住净息差是各大银行首要追求的目标。

2024年东莞银行的净息差从2023年的1.61%下降到1.26%,降幅达0.35%,明显低于行业1.52%的平均净息差,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三。

在行业净息差整体下降的背景下,2024年各商业银行的情况也存在分化。还以A股上市城商行为例,像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的头部城商行较为“抗跌”,其他像同级别的青岛银行、郑州银行也都在1.7%以上,显著好于东莞银行。

东莞银行净息差如此表现更多与资产收益率的下滑有关。2024年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平均收益率为4.01%,较2023年下降了0.51%,相较2023年0.25%的降幅明显加快。

可以想见,东莞银行净息差的快速下降已经抑制了业绩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东莞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增速也明显放缓,2024年同比增长了6.97%至6727.3亿,而2023年的增速达16.81%。考虑到净息差的下降,资产规模增速下滑进一步减缓了对业绩的带动效应。

东莞银行主营业务收入陷入低迷,业绩主要靠非息收入来支撑。2024年投资收益达20.86亿,同比增长了35.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2023年的亏损0.55亿转为盈利2.33亿,主要受债市行情的影响。

业绩承压的同时,东莞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合规问题也亟待解决。

03

合规风险需重视

就行业来说,业绩承压并非东莞银行一家的问题。受净息差下降、宏观环境挑战、竞争激烈等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值得关注。

2024年,东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01%,尽管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不算高,处在中游水平,但相比以往有所上升,2023年和2022年均为0.93%。

此外,东莞银行部分资产质量指标还有抬头迹象。其中关注类贷款增长较快,2024年为76.39亿,相比2023年的36.52亿已经翻倍。关注类贷款作为不良贷款的“蓄水池”,意味着未来不良资产还有增长压力。

东莞银行损失类贷款的快速攀升也值得警惕,从2022年的3.71亿增长至2024年的14.27亿,2年间增幅达284.64%。

损失类贷款是信贷五级分类最低的贷款,存在极大的资产回收风险。再看东莞银行的逾期贷款,2024年同比增长了20.48%至52.89亿,两项指标的高增意味着资产质量有恶化趋势。

从具体业务上看,东莞银行对公贷款的不良率近两年保持在0.8%左右,但个人贷款却明显攀升,由2022年的0.87%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1.67%,显著高于整体不良率,推测其损失和逾期贷款的增长或与此相关。

由于东莞银行个人贷款的不良问题,已经极大影响了业务盈利。招股书显示,2024年个人银行业务的利润总额为7.31亿,较2023年减少了13.68亿,一是因为营业收入下降了4.65亿,同时补提了8.06亿的拨备,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也增加了9.08亿,均大幅挤占了利润空间。

除了不良敞口暴露之外,东莞银行近年来还不时被监管层处罚,在业务风控和合规性管理方面仍需加强。

比如2024年3月东莞银行就因贷款业务违规、风险分类不准确等问题一次性被罚210万,5名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同年7月珠海分行因银行承兑汇票和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45万,其中一名相关责任人被罚5万元。据招股书披露,过去三年东莞银行的被罚金额累计达1175.53万。

东莞银行上市多年未果,除了监管,其自身的业绩压力、资产质量等也是要面对的挑战。虽然按下了IPO重启键,能否顺利仍存一定变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贾康:中国经济具备韧性,全年5...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郑棋文】7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
原创 欧... 近段时间,特朗普再度开始加征关税,此次加征的对象不是其他国家,而是欧盟和墨西哥。 要对双方各自加征3...
广东油价最新调整(7月15日2... 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来了 7月15日24时 广东油价将再次调整! 速来看看 此外,文末还附本地宝油价调整...
瑞银:预计AH溢价将维持在现时... 来源:格隆汇APP 格隆汇7月15日|AH股溢价收窄成为近期市场焦点,瑞银指除非有大规模额外流动性进...
美国周二公布的在人工智能与能源...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国企业周二公布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与能源领域的大额投资承诺,这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
小丽逛菜场|每斤150元还一“... 扬子晚报网7月15日讯(记者 刘丽媛)眼下青虾销售已经进入尾声,南京市场上每斤150元的高价依然一“...
股市必读:宝信软件(60084... 截至2025年7月15日收盘,宝信软件(600845)报收于24.38元,上涨2.61%,换手率1....
掌舵十年董事长离任,东方证券鲁... 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换届,李文辞任董事长一职,东方证券副董事长...
“在这里创业一准没错”深圳15...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7月15日讯(编辑 张琼)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
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看中国经济形与势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潘...
发力BC技术破“内卷” 隆基绿... 本报记者 殷高峰 7月14日晚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发布2025年半年...
15日工业硅上涨2.81%,最... 来源:新浪期货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15日收盘主力合约工业硅2509,涨跌+2.81%...
机构席位买入1026.86万 ... 每经讯,2025年7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广信科技(920037,收盘价:72.1元)登上龙虎榜,...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文业集团(01802.HK)因... 文业集团(01802.HK)公布,于2025年7月15日,公司接获联交所发出的函件,通知公司联交所决...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睿中实业发生2... 每经讯,2025年7月15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睿中实业(872149,收盘价:7.99元)发生2笔大...
风口智库|10位专家解读中国经... 5.3%!中国经济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 7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
南北商业顶流“混战”深圳,专家... 7月12日,深圳首座大悦城开业,这座耗时15年、历经多次延期的商业巨舰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每日经济...
“回归一个吉利”最新进展:协议... 极氪回归“一个吉利”有了新进展。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一位抖音爆款书操盘手眼中的行业... 北京青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乐兴2002年进入出版行业,职业生涯中的他,经历了多次行业更迭。“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