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业务爆发叠加中期分红,双重利好下锐明技术为何股价大跌?
创始人
2025-07-14 20:41:43
0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艺

商用车智能化企业锐明技术(002970.SZ)近日交出了上市后最佳中期业绩预告,同时,公司董事长提议实施每10股派现不低于4元的中期分红方案。

然而,两大好消息发布后,锐明技术股价7月11日逆市下跌超5%,过了一个周末依然没有缓过来,7月14日继续跌0.83%,报收46.81元/股,年内股价累计跌1.72%,最新市值84亿元。

为何市场对靓丽的业绩和分红均不买账?在分红的同时,锐明技术还公布了港股募资计划。若公司完成港股上市,将一定程度上稀释A股股东权益。

高管、大股东高位减持是市场近期对锐明技术担忧的另一原因。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目前无实际控制人,但股东们在上半年抱团高位套现了4.60亿元,这影响着投资者心态,也对二级市场股价走势形成一定冲击。

界面新闻记者致电锐明技术,公司证券部人士称,欧盟新法规要求带动了公司前装业务的增长。同时,公司加速海外业务拓展,港股上市意在国际化发展,与境外资本对接。

欧盟新规引爆前装业务

业绩预告显示,锐明技术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至2.20亿元,同比上升53.64%至77.90%。这是公司上市以来最好的半年报表现。

与一季报1.0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相比,锐明技术二季度的盈利中值(1.04亿元)与之基本相当。也是公司首次连续两个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

不过,从过往年份来看,锐明技术二季度业绩通常大幅好于一季度,因此,这份业绩预告虽刷新了纪录却并未超出预期。

锐明技术单季归母净利润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锐明技术是一家为货运、出租、公交等商用车提供物联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业绩增长有两大原因,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和前装业务的大幅增长。这两部分业务销售占比提升,且均是高毛利率业务,因此公司业绩增长显著。

从区域来看,锐明技术往年国内外营收各占约一半。去年国内市场增长更优,贡献营收14.8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占比上升至53.62%;而国外市场同比增幅约46%,营收12.88亿元,占比降至46.38%。

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需求爆发,拉动锐明技术营收增长的动力又转向了海外业务。这种需求的增长是由政策所拉动的。

“主要是欧盟新法规要求汽车出厂前需要加装智能化产品,这带动了前装业务的增长。”锐明技术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Vision Zero”(零事故愿景)正成为国际交通安全战略的重要方向。欧洲、美洲和亚洲相继出台更严格的商用车安全标准,要求车辆配备智能驾驶辅助、盲区监测、紧急制动等安全技术,以期逐步消除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和重伤。

去年尤其是欧盟的强监管政策落地。欧盟GSRII系列法规要求新车上牌自2024年7月开始强制配备行驶区域信息提示系统、盲点信息提示系统等智能化产品。

锐明技术今年国外营收占比或将反超国内市场。界面新闻记者发现,这种转变对公司业绩增长十分有益,从过往三年数据来看,公司国外毛利率远超国内市场。

2022年至2024年,锐明技术国外市场的毛利率均超过50%,而国内市场毛利率此前还曾有超过25%的时候,到了2024年已经跌破了20%。

去年,公司毛利率剪刀差在扩大,国外市场56.04%的毛利率是国内市场(18.25%)的约3倍,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在加快。

锐明技术国内外市场毛利率对比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我们国内市场也不会放弃,还是会继续发展的。国内是我们的实验田,人力、研发等各项成本在国内做,同样的模式再复制到海外,因此海外的成本就会下降很多。”公司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也解释了为何国外市场毛利率远高于国内的现象。

从具体业务来看,欧盟新法规主要影响的是锐明技术前装业务。然而界面新闻记者发现,这一业务在过往在公司贡献营收并不高。

前装业务在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超过一倍,但尚不过亿,只是从4,410.74万元增长至9,694.7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仅3.49%

由于体量较小,锐明技术从未披露过前装业务的毛利率数据。公司证券部人士也对界面新闻记者称,“目前未掌握前装业务的毛利率数据”。

“前装业务是我们的新兴业务,”锐明技术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业务出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跟着国内汽车厂商出海,另一种是在当地找厂商合作。

“我们对今年在欧洲商用车前装市场的突破充满信心。”据锐明技术董秘张炯介绍,公司欧洲商用车前装业务主要凭借两大核心产品展开布局。其一,是欧标补盲类产品,并逐步拓展至商用车电子后视镜领域;其二,是商用车AEBS(紧急刹车系统)产品。

因基数小,此业务能否突破10%的营收占比,进而达到披露毛利率的标准,还有待中报揭晓。

锐明技术2024年各业务营收占比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中期来看,因政策的推动,如无意外,锐明技术海外业务和前装业务增长通道已打开。

财通证券研报显示,锐明技术预期欧盟新法规落地后将每年产生约50万套智能化方案的需求。该机构按单台车整套约2000-3000美元进行估算,该部分市场空间大约为每年10-15亿美元。

海外产能能否跟进需求的增长?“海外主要是越南的工厂在供货,越南工厂二厂今年已投产。”对此,锐明技术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公司正大力发力海外业务,也有计划增加海外的产能布局。

“公司去年便在南美巴西等地进行了供应链调研,计划适时通过工厂内合作模式建立生产线,以供应南美和北美市场。”董秘张炯今年5月表示,此外,公司也在考虑东南亚其他地区、中东甚至美国本土的投产可能性。

为何股价与业绩背离?

业绩出现峰值,但锐明技术二级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业绩披露次日,公司股价单日大跌5.09%。

锐明技术连续两日资金净流出,尤其是7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24.58万元,单日净流出额创2023年9月以来新高。

为何股价与业绩背离?

首先,受H股上市计划影响。

近期多家内地公司赴港上市,锐明技术也有此打算。7月11日公司公告,正筹划香港联交所上市事项。

然而,锐明技术资产负债率不高、货币资金充裕、现金流表现较好,故融资紧迫性存疑。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除IPO募资8.21亿元外,公司并未有过其他再融资行为。

“主要是因为公司海外业务比较多,要向国际化发展,与境外的资本也是要加强对接的。” 锐明技术人士回应界面新闻记者。

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或许也是赴港募资的原因之一。对募资可能的用途,上述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现在H股上市还处于前期阶段,很多细节没有确定,关注后续公告。

赴港上市在利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会稀释A股股东权益。

此外,矛盾的是,计划H股上市募资的同时,锐明技术又要高比例现金分红。

锐明技术公告,公司收到董事长赵志坚的2025年中期分红提议,拟每10股派现4元(含税)。

过往这家处于发展期的公司分红率极高,上市以来年年分红,哪怕是在2022年亏损1.47亿元的背景下,公司依然拿出了3,459.92万元来分红。

据统计,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8.0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5.42亿元,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高达67.11%。

此次又提出中期分红。锐明技术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响应政策,回报股东。

锐明技术上市以来分红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锐明技术是一家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持股比例最高的两位股东是公司高管。截至2025年5月23日,赵志坚持股比例22.94%,总经理望西淀持股比例16.07%,第三大股东为嘉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嘉通投资),持股比例14.80%。

赵志坚和望西淀本为锐明技术实控人,二人在2022年12月一致行动人协议到到期终止,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状态。

因此,分红获益最多的也是这些高管大股东们。

其次,无实控人下的“减持潮”。

不仅分红拿大头,赵志坚、望西淀和嘉通投资上半年还出现抱团减持行为。

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2月25日至5月23日,赵志坚、望西淀和嘉通投资合计减持了锐明技术912.8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的5.13%,套现金额4.60亿元。

减持价格为公司股价的阶段高位。其中大宗交易通常为折价交易,但界面新闻计算,三位股东减持均价为50.37元/股,高出公司最新股价。

锐明技术2025年股东减持情况

这不是上述股东首次减持,赵志坚、望西淀二人在2023年7月13日至20日各减持了锐明技术总股本的1%,合计套现1.15亿元。

此前,时任董事、副总经理刘文涛,监事蒋明军,董事刘红茂,董事、副总经理刘垒,董事、副总经理、董秘孙英等董监高在任期间均有过减持行为。

最熟悉公司业务情况的高层们的持续减持影响着市场信心,锐明技术股价走势相应承压。

北向资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同样大幅减持。其2025年一季度期间减持了锐明技术股份427.81万股,期末持股数量降至230.92万股。

再次,来自北美地区的风险。

美国的关税政策变化一度波及锐明技术。公司股价受此影响在4月期间出现连续三个跌停。

“2025年一季度美国市场收入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已降至不足15%。”在业绩交流会上,锐明技术高管透露。

公司称,公司越南制造中心于2023年投产运营,实现本地化生产制造,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中美之间的关税问题。

前装业务市场空间正打开,锐明技术新的业绩增长点在形成。基本面向好的同时,如何能稳住投资者信心是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艺

商用车智能化企业锐明技术(002970.SZ)近日交出了上市后最佳中期业绩预告,同时,公司董事长提议实施每10股派现不低于4元的中期分红方案。

然而,两大好消息发布后,锐明技术股价7月11日逆市下跌超5%,过了一个周末依然没有缓过来,7月14日继续跌0.83%,报收46.81元/股,年内股价累计跌1.72%,最新市值84亿元。

为何市场对靓丽的业绩和分红均不买账?在分红的同时,锐明技术还公布了港股募资计划。若公司完成港股上市,将一定程度上稀释A股股东权益。

高管、大股东高位减持是市场近期对锐明技术担忧的另一原因。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目前无实际控制人,但股东们在上半年抱团高位套现了4.60亿元,这影响着投资者心态,也对二级市场股价走势形成一定冲击。

界面新闻记者致电锐明技术,公司证券部人士称,欧盟新法规要求带动了公司前装业务的增长。同时,公司加速海外业务拓展,港股上市意在国际化发展,与境外资本对接。

欧盟新规引爆前装业务

业绩预告显示,锐明技术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至2.20亿元,同比上升53.64%至77.90%。这是公司上市以来最好的半年报表现。

与一季报1.0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相比,锐明技术二季度的盈利中值(1.04亿元)与之基本相当。也是公司首次连续两个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

不过,从过往年份来看,锐明技术二季度业绩通常大幅好于一季度,因此,这份业绩预告虽刷新了纪录却并未超出预期。

锐明技术单季归母净利润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锐明技术是一家为货运、出租、公交等商用车提供物联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业绩增长有两大原因,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和前装业务的大幅增长。这两部分业务销售占比提升,且均是高毛利率业务,因此公司业绩增长显著。

从区域来看,锐明技术往年国内外营收各占约一半。去年国内市场增长更优,贡献营收14.8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占比上升至53.62%;而国外市场同比增幅约46%,营收12.88亿元,占比降至46.38%。

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需求爆发,拉动锐明技术营收增长的动力又转向了海外业务。这种需求的增长是由政策所拉动的。

“主要是欧盟新法规要求汽车出厂前需要加装智能化产品,这带动了前装业务的增长。”锐明技术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Vision Zero”(零事故愿景)正成为国际交通安全战略的重要方向。欧洲、美洲和亚洲相继出台更严格的商用车安全标准,要求车辆配备智能驾驶辅助、盲区监测、紧急制动等安全技术,以期逐步消除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和重伤。

去年尤其是欧盟的强监管政策落地。欧盟GSRII系列法规要求新车上牌自2024年7月开始强制配备行驶区域信息提示系统、盲点信息提示系统等智能化产品。

锐明技术今年国外营收占比或将反超国内市场。界面新闻记者发现,这种转变对公司业绩增长十分有益,从过往三年数据来看,公司国外毛利率远超国内市场。

2022年至2024年,锐明技术国外市场的毛利率均超过50%,而国内市场毛利率此前还曾有超过25%的时候,到了2024年已经跌破了20%。

去年,公司毛利率剪刀差在扩大,国外市场56.04%的毛利率是国内市场(18.25%)的约3倍,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在加快。

锐明技术国内外市场毛利率对比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我们国内市场也不会放弃,还是会继续发展的。国内是我们的实验田,人力、研发等各项成本在国内做,同样的模式再复制到海外,因此海外的成本就会下降很多。”公司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也解释了为何国外市场毛利率远高于国内的现象。

从具体业务来看,欧盟新法规主要影响的是锐明技术前装业务。然而界面新闻记者发现,这一业务在过往在公司贡献营收并不高。

前装业务在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超过一倍,但尚不过亿,只是从4,410.74万元增长至9,694.7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仅3.49%

由于体量较小,锐明技术从未披露过前装业务的毛利率数据。公司证券部人士也对界面新闻记者称,“目前未掌握前装业务的毛利率数据”。

“前装业务是我们的新兴业务,”锐明技术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业务出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跟着国内汽车厂商出海,另一种是在当地找厂商合作。

“我们对今年在欧洲商用车前装市场的突破充满信心。”据锐明技术董秘张炯介绍,公司欧洲商用车前装业务主要凭借两大核心产品展开布局。其一,是欧标补盲类产品,并逐步拓展至商用车电子后视镜领域;其二,是商用车AEBS(紧急刹车系统)产品。

因基数小,此业务能否突破10%的营收占比,进而达到披露毛利率的标准,还有待中报揭晓。

锐明技术2024年各业务营收占比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中期来看,因政策的推动,如无意外,锐明技术海外业务和前装业务增长通道已打开。

财通证券研报显示,锐明技术预期欧盟新法规落地后将每年产生约50万套智能化方案的需求。该机构按单台车整套约2000-3000美元进行估算,该部分市场空间大约为每年10-15亿美元。

海外产能能否跟进需求的增长?“海外主要是越南的工厂在供货,越南工厂二厂今年已投产。”对此,锐明技术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公司正大力发力海外业务,也有计划增加海外的产能布局。

“公司去年便在南美巴西等地进行了供应链调研,计划适时通过工厂内合作模式建立生产线,以供应南美和北美市场。”董秘张炯今年5月表示,此外,公司也在考虑东南亚其他地区、中东甚至美国本土的投产可能性。

为何股价与业绩背离?

业绩出现峰值,但锐明技术二级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业绩披露次日,公司股价单日大跌5.09%。

锐明技术连续两日资金净流出,尤其是7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24.58万元,单日净流出额创2023年9月以来新高。

为何股价与业绩背离?

首先,受H股上市计划影响。

近期多家内地公司赴港上市,锐明技术也有此打算。7月11日公司公告,正筹划香港联交所上市事项。

然而,锐明技术资产负债率不高、货币资金充裕、现金流表现较好,故融资紧迫性存疑。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除IPO募资8.21亿元外,公司并未有过其他再融资行为。

“主要是因为公司海外业务比较多,要向国际化发展,与境外的资本也是要加强对接的。” 锐明技术人士回应界面新闻记者。

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或许也是赴港募资的原因之一。对募资可能的用途,上述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现在H股上市还处于前期阶段,很多细节没有确定,关注后续公告。

赴港上市在利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会稀释A股股东权益。

此外,矛盾的是,计划H股上市募资的同时,锐明技术又要高比例现金分红。

锐明技术公告,公司收到董事长赵志坚的2025年中期分红提议,拟每10股派现4元(含税)。

过往这家处于发展期的公司分红率极高,上市以来年年分红,哪怕是在2022年亏损1.47亿元的背景下,公司依然拿出了3,459.92万元来分红。

据统计,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8.0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5.42亿元,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高达67.11%。

此次又提出中期分红。锐明技术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响应政策,回报股东。

锐明技术上市以来分红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锐明技术是一家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持股比例最高的两位股东是公司高管。截至2025年5月23日,赵志坚持股比例22.94%,总经理望西淀持股比例16.07%,第三大股东为嘉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嘉通投资),持股比例14.80%。

赵志坚和望西淀本为锐明技术实控人,二人在2022年12月一致行动人协议到到期终止,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状态。

因此,分红获益最多的也是这些高管大股东们。

其次,无实控人下的“减持潮”。

不仅分红拿大头,赵志坚、望西淀和嘉通投资上半年还出现抱团减持行为。

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2月25日至5月23日,赵志坚、望西淀和嘉通投资合计减持了锐明技术912.8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的5.13%,套现金额4.60亿元。

减持价格为公司股价的阶段高位。其中大宗交易通常为折价交易,但界面新闻计算,三位股东减持均价为50.37元/股,高出公司最新股价。

锐明技术2025年股东减持情况

这不是上述股东首次减持,赵志坚、望西淀二人在2023年7月13日至20日各减持了锐明技术总股本的1%,合计套现1.15亿元。

此前,时任董事、副总经理刘文涛,监事蒋明军,董事刘红茂,董事、副总经理刘垒,董事、副总经理、董秘孙英等董监高在任期间均有过减持行为。

最熟悉公司业务情况的高层们的持续减持影响着市场信心,锐明技术股价走势相应承压。

北向资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同样大幅减持。其2025年一季度期间减持了锐明技术股份427.81万股,期末持股数量降至230.92万股。

再次,来自北美地区的风险。

美国的关税政策变化一度波及锐明技术。公司股价受此影响在4月期间出现连续三个跌停。

“2025年一季度美国市场收入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已降至不足15%。”在业绩交流会上,锐明技术高管透露。

公司称,公司越南制造中心于2023年投产运营,实现本地化生产制造,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中美之间的关税问题。

前装业务市场空间正打开,锐明技术新的业绩增长点在形成。基本面向好的同时,如何能稳住投资者信心是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邮储银行:信用卡结存卡量3,8... 又到了半年报公布的时间 锁定“银数观卡”微信公众号 第一时间 get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情况 回复“邮...
贵金属板块8月29日涨2.41... 证券之星消息,8月29日贵金属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41%,中金黄金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85...
AI权力榜洗牌:梁文锋、任正非... 智东西 编译 | 陈骏达 编辑 | 李水青 智东西8月29日报道,昨晚,《时代》杂志发布了2025年...
阿里巴巴美股大涨12% 8月29日,阿里巴巴美股大涨12%,截至发稿,报134.449美元/股,总市值3206.11亿美元。...
9退30进,美妆IPO风向变了 来源:界面新闻 文|青眼 中国美妆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化浪潮。据青眼不完全统计,截至目...
创新药企迎来“收获季”,对外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截至8月29日,国内药企2025年中报披露进入尾声,总的来看创新药企业...
巴菲特谈好生意的核心 作者 | 廖斌 来源 | 内容整理自1991年巴菲特致股东信 01 1991年的世界 海湾战争与华尔...
和顺农商银行:架“金融鹊桥”铺... 当七夕的星河跨越天际,牛郎织女以鹊桥相会,和顺农商银行与客户之间也架起了一座名为“信贷支持”的永恒桥...
并购、孵化、协同,安踏多品牌的... 安踏进一步巩固了龙头地位。 在充满压力的市场环境下,安踏上半年仍实现了14.3%的双位数的增长,实现...
港股股价年内已翻倍,新华保险上...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今年股价高歌猛进的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交出2...
6连板妖股天普股份“接盘侠”什...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野马财经 “芯片新贵”与“汽车大佬”的交易 连收交易所2张《监管函》 “妖股”...
圣火科技报考港交所上市:客户集...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近日,圣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圣火科技”或“圣火集团”)递交招股书,准...
华为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 红星资本局8月29日消息,今日下午,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
中芯国际停牌10日!拟收购控股... 《科创板日报》8月29日讯(记者 郭辉)中芯国际今日盘后发布公告称,筹划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 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
前美团字节高管创业、打造AI伴... 瑞财经 吴文婷8月28日,北京奇点灵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点灵智”)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产量增加叠加需求下滑,光伏涨价... 记者 邹永勤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下的光伏行业,正遭遇着上游库存堆积、终端需求下滑的麻烦。 20...
沥青:8月震荡下行,9月排产增... 【8月原油与沥青价格震荡下行,9月沥青排产显著增长】8月,原油价格震荡下行。OPEC+增产,同时地缘...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 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政策已于本周三正式生效,将针对印度进口商品的关税水平提升至百分之五十。这...
2025年A股“最牛月”诞生!... 今日是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截至收盘,沪指报收于3857.93点,本月累计上涨7.97%,指数报收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