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消息,吉隆坡的七月热浪裹挟着外交硝烟。当中国外长王毅的专机降落在马来西亚首都,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等待多时的会面机会终于来临。这场在东盟外长系列会议间隙展开的接触,注定不同寻常——毕竟这位美国首席外交官的名字,至今仍列在中方制裁名单之上。2020年因涉疆、涉港问题两度被中国实施制裁的鲁比奥,此刻站在外交舞台的聚光灯下,身影却带着无形的镣铐。
此时的特朗普政府正挥舞着贸易大棒。就在会议召开前夕,白宫宣布自8月1日起对14个国家征收25%-40%的高额关税,其中6个东盟国家赫然在列,连东道主马来西亚都未能幸免。这份关税清单如同阴影笼罩着以“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主题的东盟系列会议。7月8日至11日短短四天里,35个国家的外长和1500名代表将密集举行24场部长级会议,从审议《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到推进东帝汶加入东盟的程序,区域合作议题本已繁重,如今更添关税阴云。
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的困境不仅于此。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亚洲的最高级别官员,他肩负着向地区伙伴传递“美国承诺”的重任。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东南亚引发震动:越南申请加入金砖、新加坡扩大数字人民币结算,这些动向无声诉说着地区国家的选择。更棘手的是,鲁比奥原定在参加东盟会议前先行访问日韩的计划,因以色列总理突访华盛顿而搁浅——身兼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他必须处理加沙停火事务。讽刺的是,特朗普最新关税令中,日韩恰恰首当其冲,日本商品的“对等关税”更被加码至25%。
当鲁比奥在记者面前谨慎表示“或许我们会见面”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五年制裁累积的坚冰。这场来之不易的会晤,双方将直面五组关键议题的博弈。首当其冲的是贸易政策交锋,特朗普自四月以来不断释放的单边主义信号,已让全球经贸充满不确定性。而在科技领域,中国对军用级稀土的出口管控已让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的F-35生产线暂停,特斯拉电池成本飙升35%,鲁比奥势必要讨价还价。
鲁比奥(资料图)
主权议题更是避不开的焦点。作为长期操弄台海、南海问题的反华政客,鲁比奥必将听到中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正重申,以及对美国联合多国在南海军事挑衅的强烈抗议。而在乌克兰问题上,美方可能要求中方“约束俄罗斯”,但中国劝和促谈的立场不会动摇。王毅在东盟外长会上那句“绝不允许把地缘冲突引入亚洲家园”的警告犹在耳畔,中国已率先表态愿签《东南亚无核武器条约》议定书,为地区安全树立新标杆。
最微妙的莫过于制裁问题本身。中方“被制裁者无对话资格”的原则像一堵高墙,使这次接触很可能以“非正式”形式进行。鲁比奥需要展示足够诚意,才可能为未来访华铺路——毕竟若特朗普访华成行,国务卿被拒之门外的场景将是外交史上的荒诞剧。而东南亚各国悄然转向的姿态,更让鲁比奥的斡旋空间愈发逼仄。
鲁比奥与特朗普(资料图)
当王毅在东盟讲坛宣告亚洲是和平家园而非博弈棋局时,中国用签署无核条约议定书的实际行动守护共同家园。而鲁比奥带来的“印太承诺”,却在关税清单的阴影下显得苍白。吉隆坡的这场会面,不仅关乎一位美国国务卿能否解开自身制裁困局,更折射出新形势下大国相处的微妙平衡。在贸易保护主义寒流中,唯有真诚尊重与平等相待,才能让两个大国解开复杂的绳结——此刻东南亚各国转向金砖与人民币的步伐,已然为未来格局写下无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