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刚刚披露的一份公告,让我们看到了国内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行业的大动作。
有研粉材(688456)7月9日发布的投资公告显示,公司将投资2亿元在山东滨州建设增材制造金属粉体材料产业基地,新增年产能4580吨。
公告披露的信息量,本文试图总结公告,并分析其背后的逻辑。
产能扩张的现实考量
翻开公告细节,18个月建设周期,占地60亩,新建2万多平方米生产车间,搬迁设备38台套,新增设备200台套。
建设投资1.61亿元,铺底流动资金3888万元。
公司在公告中直言不讳地提到了当前运营面临的困境:生产设备不足、生产空间受限、三地分散经营,导致产能规模扩张受阻,管理难度及成本增大。
有研粉材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大举扩产,除了解决自身运营问题,降本增效,也很可能是看到了市场需求的确定性增长。
公告中提到的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高端工业模具等领域对金属3D打印需求的增长。
总结来看,这个项目能解决其发展瓶颈和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场地空间扩展和设备补充,不仅能提高产品产销规模、生产效率和配套能力,还能通过产线升级改造实现更高的自动化水平。
公告中提到的自动浇注、一体化连续筛分包装、产线运行远程控制等,这些改进对于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都有实际意义。
从业务协同角度来看,有研粉材的四大产业布局中,增材制造及特种粉体材料板块此前主要以技术开发、产品试制、项目成果孵化为主,对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缺少足够支撑。
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该板块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完善公司在该领域的业务布局。
股权结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投资伴随着股权结构的重大调整。有研粉材在有研增材的持股比例从60%提升到80%,康普锡威则完全退出。
钢研投资作为另一个股东,将投入0.4亿元,占股20%。
技术实力
有研增材的技术背景扎实,作为国内最早进行雾化制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单位之一,其球形金属粉末雾化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拿到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公司还制定了10余项国家标准,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优秀青年工程师2人,硕士博士10余人。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产线升级方面的技术布局。
前面提到,公告提到的自动浇注、一体化连续筛分包装、产线运行的远程控制,这些自动化改造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安全风险都有实际意义。
财务数据情况
从有研增材的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营收1.05亿元,净利润1016万元,净利率约9.7%。
2025年一季度营收2657万元,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全年营收可能会继续超过1亿元。
地域选择的商业逻辑
项目落地山东滨州,这个选择颇有深意。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在#金属材料 产业链上有着完善的配套体系。
而滨州作为传统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无论是在原材料供应还是产业配套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成本角度来看,相比有研北京的总部,山东的土地成本、人工成本都更有优势。
风险分析全面解读
有研粉材在公告中相当坦诚地列出了六大风险。
首先是资金风险。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如果未来需要通过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资产负债率,减少现金流,拉低净资产回报率和每股收益。
其次是市场竞争和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通过外购设备快速扩张产能,虽然能够提升规模效应,但必须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
更棘手的是,#增材制造 行业的下游客户以军工企业为主,认证周期长,客户集中度高,这意味着公司需要承担更大的回款压力及财务成本。
第三是固定资产大幅增加带来的折旧风险。
项目完成后,每年新增的折旧费用相比现有规模会有大幅增长。如果项目不能如期达产,或者达产后无法达到预期盈利水平,公司将面临利润下滑的风险。
第四是技术竞争风险。
#3D打印金属粉体 行业发展迅猛,各家企业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如果有研粉材的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进程推进不够,就存在市场竞争地位下降甚至被淘汰的风险。
第五是安全生产风险,这在#金属粉体 生产中尤为突出。
项目涉及可燃粉尘的火灾和爆炸风险、高温熔融金属的烫伤风险、惰性气体泄漏的窒息风险。
最后是运营管理风险。
新设的山东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行业政策变化、经营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挑战。
写在最后
AM易道认为,当前#3D打印金属粉体 行业正处在一个微妙的转折点。
一方面,技术壁垒依然存在,随着有融资能力的材料企业大举扩产,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扩产、整合、并购将会是这个赛道未来几年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扩产意味着行业进入产能扩张新周期,相信随着其他粉体企业的类似扩产布局,金属粉末材料会继续降价,尤其对于部分常规金属粉体的价格来说。
从产业演进规律来看,扩产周期除了企业自身的战略考量,AM易道更关注材料的的真实市场导向和需求。
从目前的应用趋势来看,几个领域的材料需求增长明确。
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行业、模具制造、医疗这些传统优势领域稳步增长之外,正在向更大规模应用扩展。
轻量化、高强度材料需求,将推动高温钛、高强铝、铝锂合金粉末等高端材料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爆发式增长同样不可忽视,这背后对应的是电池壳体、电机零部件、散热系统等关键部件对特种金属粉体的大需求。
高导热铝合金粉末、铜粉、耐腐蚀不锈钢粉末,或将成为发展关键。
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电子产品的结构件正在从传统工艺向#3D打印 转变。
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对轻薄化、复杂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钛合金(不论iPhone未来如何选择)、铝合金、铝镁合金、镁合金等高端金属粉体在消费级市场的渗透率将继续提升。
这个市场的体量一旦启动,对材料的需求将远超目前量级。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认为,真正决定这轮扩产成败的,不是产能规模本身,而是能否准确把握这些新兴需求的爆发节奏。
那些提前在高增长细分领域布局相应材料体系的企业,将在未来几年享受到需求释放带来的红利。
laizi:AM易道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5年9月23-25日举办的第三届深圳eVTOL展和激光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大会(9月24日)
上一篇:黄仁勋,卖卖卖
下一篇:原创 房价倒数第一城都要建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