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17年仍在路上,东莞银行被困在IPO里
创始人
2025-07-10 17:14:17
0

中止近三个月后,东莞银行的IPO终于恢复审核。最近,深交所官网披露的IPO信息显示,东莞银行因更新、提交了最新一版财务数据资料,IPO审核状态重新回到“已受理”。自2008年首次向证监会递交A股IPO申请,成为首批启动上市程序的城商行以来,17年间,多家城、农商行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东莞银行却始终停留在IPO路上。

结合近几年东莞银行的经营业绩变化,可以发现,这场IPO长跑,背后是东莞银行在区域竞争、治理能力、增长空间等多方面面临的后继乏力,如何穿越周期,实现盈利增长与区域竞争的突围,或许是该行推动IPO实现进展的关键之一。

内生增长乏力,频繁外部“补血”

尽管启动早,东莞银行的IPO仿佛被按下慢速键。2008年3月递交上市材料后,东莞银行直到2012年才进入IPO的“落实反馈意见”阶段,此时距递交申请材料已过去4年。紧接着,2014年,东莞银行被中止IPO审查,原因是未完成预披露。2019年,东莞银行再次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获得银保监局批复。四年后,全面注册制落地,东莞银行的IPO平移到深交所,如今还在审核阶段。

7月4日,IPO持续6年的顺德农商行,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终止IPO工作,而同为广东省本土银行的东莞银行,即便17年里IPO频频搁浅,也从未放弃角逐上市。东莞银行对IPO的执着,或与该行近几年的扩张速度和资本充足水平之间的矛盾有关。

IPO恢复受理后不久,7月7日,东莞银行又发布相关募集说明书,拟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发行30亿元金融债。该期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东莞银行的长期稳定性资金,扩大核心负债规模。今年5月,该行还发行了22亿元永续债。2022年-2024年间,为了补充资本,东莞银行一共发行了60亿元二级资本债(分两期)、20亿元永续债。

如此依赖外源渠道的“补血”,一个重要原因是该行高速扩张叠加内生增长乏力,导致资本充足水平吃紧。2016年-2023年,东莞银行的资产规模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总资产从2000亿元左右扩张至超6000亿元。高速扩张下,2021年-2023年各报告期末,东莞银行的核充率始终低于9%,资本充足水平告急。

另一边,东莞银行内生增长逐渐乏力也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2024年,该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依次为15.62%、6.06%、-8.1%,2024年更是出现负增长。不过,在2024年净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下,东莞银行的核充率还出现了回升,截至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1%,虽然仍低于11%的同期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但较上年末上升了44bps。

核充率大幅回升,一方面是东莞银行压缩了分红比例,为核心资本补充提供了支持。今年4月,东莞银行披露2024年度分红方案——每十股派发2.5元(含税)现金,共计派发5.85亿元。2022年和2023年分别是每10股派发3元(含税)、3.1元(含税),合计分红总额约为5.45亿元、7.26亿元。分红力度下降,为该行留存了一定的核心资本。

另一边,东莞银行还放缓了资产规模增速和风险资产扩张的速度。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总资产为672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7%;风险加权资产余额为4181.81亿元,较年初仅增长3.55%,作为对比,2023年该行的总资产增速为16.81%,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年内增速高达14.42%。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大幅放缓,且低于总资产增速,优化了资本充足率的分母项。

区域竞争压力增大,内控合规遭受拷问

当前,东莞银行的IPO还面临多道难关待闯。业绩下滑便是头道难关,2024年,东莞银行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的局面,到了2025年,这一下降趋势仍在延续。今年一季度,东莞银行实现营收20.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分别同比减少24.91%、43.52%。

自身经营承压的同时,东莞银行的区域竞争水平也有所下滑。东莞市地理位置优越,外向型经济活跃,孕育了众多金融机构,这让东莞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另一家东莞本土银行——东莞农商行早已在2021年上市港股,且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收、净利润表现,始终都压东莞银行一头。而东莞银行的竞争对手并不只是东莞农商行。

以存贷款业务为例,东莞农商行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常年稳居东莞地区首位,但东莞银行的存贷款市场份额排名并不稳定。2022年末,东莞银行存贷款市场占有率都位于东莞市同业金融机构的第2位,仅次于东莞农商行,2023年贷款市场占有率却下降到第3位。2024年,东莞银行的存贷款市占率有所提升,存款市占率为13.95%,贷款市占率为12.83%,但依然在区域同业金融机构中位列第2位和第3位。

市场份额排名的变化,也折射出东莞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亟待改善的现状,尤其是负债端。东莞银行的负债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便是存款,2024年,该行存款增速出现大幅下滑,截至年末,该行存款余额为4384.24亿元,较年初增长仅4.77%(2023年为15.09%)。此外,该行的存款定期化明显,年末余额为2693.95亿元,占总存款的60.21%。

存款增速放缓的同时,东莞银行加大了市场资金的融入力度,同期末,市场融入资金余额为1576.66 亿元,较年初增长20.67%,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上升到25.06%。一方面,市场融入资金的成本率相对更高,另一方面,存款定期化加重了存款的成本负担,这导致东莞银行2024年的利息支出高达129.41亿元,同比上升7.26%,进一步压缩了净利息收入。

在内控领域,东莞银行的合规问题也愈发突出。根据最新一版招股说明书,2022年至 2024期间,东莞银行一共受到行政处罚14 宗,合计罚款金额高达1175.53万元,其中有4宗发生在2024年。进入2025年,东莞银行又在同一日连收两张罚单,违规行为涉及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大额关联授信风险管控不到位等,合计罚款金额110万元。在强监管背景下,内控制度不完善,合规问题多发,也会影响东莞银行的市场预期。

2024年,东莞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由上一年的12.07%大幅下滑至9.47%,资本回报水平的走低向市场传递着危险信号,叠加内控合规、区域竞争力、盈利水平等多重压力,东莞银行的IPO还有多久才能看到曙光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固态电池浪潮席卷A股:技术突破点燃新能源赛道,产业链迎价值重塑 2025年8月29日,A股市场的新...
2025中国民企500强揭晓:... 在近期于辽宁沈阳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全国工商联揭晓了“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此次排名...
双焦:8月先扬后抑,价格区间震... 【8月双焦盘面先涨后震荡,价格下行空间有限】8月,双焦盘面创出阶段新高后震荡走弱。交易所01合约限仓...
远达环保上半年营收超18亿元 ... 正在重大资产重组中的远达环保8月29日晚间公布2025年半年报,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6...
梅花创投吴世春:AI不再卖工具... AI会像水、电、煤气一样成为基础设施。 在当前一级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无疑是为数不多能点燃...
阿里巴巴集团季度收入增长1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年6月份季度财报。 在淘宝闪购快速增长...
新华保险半年报揭秘:鸿鹄基金收... 在国有大型保险机构阵营中,新华保险以其鲜明的权益投资特色,始终吸引着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日,随着该公司...
全球最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正更多... 新西兰的NZ Super Fund是全球最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目前,该基金正加大对欧洲股票的投资。该...
原创 银... 近些年,国内老百姓存钱的热情在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存钱的重要性。资料显示:2025年上半...
重做AI,重估阿里 阿里的AI战略始终围绕其商业生态展开,重兵布局AI,加速技术前瞻性布局,是平衡短期变现与长期竞争力的...
吴清: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证监会主席吴清 文/王兆寰 8月29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对外发布消息称,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
邮储银行:信用卡结存卡量3,8... 又到了半年报公布的时间 锁定“银数观卡”微信公众号 第一时间 get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情况 回复“邮...
贵金属板块8月29日涨2.41... 证券之星消息,8月29日贵金属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41%,中金黄金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85...
AI权力榜洗牌:梁文锋、任正非... 智东西 编译 | 陈骏达 编辑 | 李水青 智东西8月29日报道,昨晚,《时代》杂志发布了2025年...
阿里巴巴美股大涨12% 8月29日,阿里巴巴美股大涨12%,截至发稿,报134.449美元/股,总市值3206.11亿美元。...
9退30进,美妆IPO风向变了 来源:界面新闻 文|青眼 中国美妆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化浪潮。据青眼不完全统计,截至目...
创新药企迎来“收获季”,对外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截至8月29日,国内药企2025年中报披露进入尾声,总的来看创新药企业...
巴菲特谈好生意的核心 作者 | 廖斌 来源 | 内容整理自1991年巴菲特致股东信 01 1991年的世界 海湾战争与华尔...
和顺农商银行:架“金融鹊桥”铺... 当七夕的星河跨越天际,牛郎织女以鹊桥相会,和顺农商银行与客户之间也架起了一座名为“信贷支持”的永恒桥...
并购、孵化、协同,安踏多品牌的... 安踏进一步巩固了龙头地位。 在充满压力的市场环境下,安踏上半年仍实现了14.3%的双位数的增长,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