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催婚!日本“单身税”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 关注
创始人
2025-07-08 16:55:56
0

作者:凯风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人口危机最严峻的国家,出手了。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向所有人征收每年2400日元-12000日元(约120元-600元)税费,用于补贴育儿家庭。

这一政策在日本民间被戏称为“单身税”,日本官方对此极力否认,表示面向所有群体征收,而非单身人士。

就此而言,与其说是“单身税”,不如说是“全民生育税”。

不过,这笔税费与医疗保险深度捆绑,具有强制性,且收入越高缴的越多,无论本国国民还是外国人,都避无可避。

更关键的是, 无论有没有孩子都要出钱,而最终受益的只有育儿家庭,这与“单身税”或“丁克税”、“无孩税”有了一定重合

虽然并非传统“单身税”,但“单身税”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在历史上“国家级催婚”层出不穷。

古希腊、罗马曾对超过婚龄的单身男士征收“单身税”,有地方超过30岁的未婚男性,或被剥夺选举权。

即使到了近现代,“单身税”仍然不绝于书。

苏联曾专门征收“未婚、独身和少子女公民税”,后调整为面向已婚无子女人士征收,即“无孩税”,直到1992年才正式取消。

近年来,韩国关于开征“单身税”的讨论不绝于耳,一项调查甚至得到21%的认可,其中50多岁受访者赞成比例最高为26%。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应该对富有的单身汉课以重税,让这批人比其他人更加快乐是不公平的。”

这是作家的讽刺之语,但未必不是未来很多地方的政策共识。

刺激生育,日本为何急了?

作为“少子化+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总人口连续14年下降,去年出生人口跌破70万人,再创新低。

过去10多年来,日本总人口从1.28亿一路下降到1.238亿。

如果不计外国人,日本国民人数已萎缩到1.2亿,去年一年就减少近90万人。

对此,日本官方发出“国难当头”的预警,马斯克同样发出“日本将不复存在”的警示。

生育率世界垫底,老龄化率全球第一,单身群体比例世界最高……说的都是日本。

我们所熟悉的超单身社会、低欲望社会、躺平主义都发轫于此。

“不结婚,不生育,不买房”的“三不主义”,也是在这里诞生的。

过去几年,日本的结婚人数创下历史新低,而单身家庭比例则创新历史新高。

2023年,日本结婚登记数不足50万对,创下了194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媒体称之为“结婚冰河期”。

与此同时,日本“独居家庭”占比达38%,成为最普遍的家庭构成,在首都东京52%的家庭只有一个人。

研究预测,到2035年日本15岁以上人口中,半数都将是单身群体。1/3男性、1/5女性可能永远不会结婚。

“日本消失”之说的盛行,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

如果连恋爱都不谈,谈何结婚?如果连婚都不结,遑论生娃?如果连娃都不生,人口何以保持?

连续发钱30年,日本为何拯救不了生育?

早在1994年,经济泡沫破裂之初,日本就意识到人口危机之于经济的负反馈效应,开始大举刺激生育。

30多年来,日本相关预算投入合计超66万亿日元(约3万亿人民币),当前每年的投入约为3万亿日元(约1500亿人民币)。

如今的日本,堪称“生育友好型社会”,从生育到上学,各类补贴可谓源源不断。

生娃,有50万日元(约2.5万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0-3岁儿童,每年享受12-18万日元的持续性育儿补贴。

从幼儿园到初高中,基本享受免费教育,就连私立学校也有补贴。

针对3孩及以上家庭入读公立大学,学费全免,甚至包括学费极其高昂的医科专业。

补贴之外,日本生育政策并无任何限制,生不生、生几个完全取决于个人;而经过“失去的30年”洗礼之后,房价也并非高不可攀。

即使如此,日本低生育形势,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扭转。

这背后的症结,社会早已有了共识:

刺激生育远比限制生育更为困难,生育具有巨大的代际惯性,政策只能对冲下滑的速度,而难以逆转。

究其原因,生育下滑是全球性现象,既有观念文化进步的因素,也有家庭原子化的症结,但也不乏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企带来的压力。

对于日本来说,经济发达、社会保障健全、观念进步、个体思维盛行只是大多数地方都存在的外在因素。

停滞的30年、增长预期不复存在、阶层固化、全球最“卷”、中流跌落等问题,则是更隐蔽的“避孕药”。

这意味着,单纯的财政补贴,或单纯的“单身税”之类的惩罚无济于事,刺激生育是一套系统工程。

但是,任何事情,做总比不做好,早做比晚做好,有刺激比没刺激好,以时间换空间,这是务实之举。

当然,最根本的,在于打破“通缩经济”和“低欲望社会”的循环。

联系入群 | 加微信:Damian0601

版权声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金,突传消息! 黄金,突然飙涨! 8月29日晚间,伦敦金现向上拉升,迅速突破3430美元/盎司关口,触及3440美元...
华泰证券上半年净利涨逾四成,公... 8月29日盘后,华泰证券正式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根据公告,上半年华泰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62.1...
德国通胀出人意料加速 超出欧洲...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德国8月份通胀上升速度超出预期,突破2%,为欧元区主要经济体一系列喜忧参半的物价...
又一家千亿规模公募,更换董事长 又一家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公募基金公司更换董事长。 8月30日,兴银基金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任命黄德良...
险资“掘金图”浮出水面!二季度... 财联社8月30日讯(记者 高萍)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披露,险资二季度重仓流通股变动情况新鲜出炉。根据W...
根据最新消息金投鼎新私募基金从... 近期,金投鼎新私募基金疑似崩盘消息在市场上引发了广泛关注,部分受害者至今尚未得到妥善处理。面对这一突...
港股消费IPO狂潮:资本盛宴下... 2025年的港股市场,正上演一场消费企业的"集体狂欢"。从蜜雪冰城首日市值破千亿创港股纪录,到海天味...
顾高臣:金融是ESG建设的“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顾高臣。资料图 东方证券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顾高臣在以“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
中美贸易,大消息!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与美国政府部门相关官员以及工商界代表举行会谈会见。 当地时间8月...
即时零售和AI同为“历史性机会...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外卖大战中的最后一方——阿里财报终于姗姗来迟,...
贝康医疗:经营质量持续优化,打... 在生育支持政策密集落地的时代机遇下,继多款核心产品相继获批、打破进口垄断后,国内辅助生殖领域龙头企业...
2025中国民企500强榜单揭... 近日,全国工商联在辽宁省沈阳市揭晓了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这一年度企业实...
暑期出境游微信支付境外消费涨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夏林 今年,微信生态在境外愈发火热。随着跨境游在暑期迎来新一轮升温,全球商家正...
龙湖上半年营收587.5亿,同... 8月29日,龙湖集团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龙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8...
丢失A股“股王”宝座后,贵州茅... 茅台集团拟增持30亿元至33亿元贵州茅台股份。 公告称,本次增持主要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和未来发...
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浦发银行以“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为主线,深入推进“数智化”战略,资产...
华为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研... 8月29日,华为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官网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
原创 最...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全新画卷在各省份的经济数据中徐徐展开。高质量发展,正如同精密的刻刀,...
美上诉法院裁定美政府大部分全球...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获悉,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