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企业 IPO 开闸在望:资本寒冬后的春潮将至?
创始人
2025-07-02 23:13:20
0

消费寒潮中的折戟与蛰伏

近日,一纸重磅政策为消费企业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曾因监管趋严、估值骤冷而折戟 IPO 的消费类企业们,如今嗅到了 " 春 " 的气息。

冬去春来

一份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在业界引发关注。文件明确提出 " 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等方式融资 "。

这是近年来首次由多部委联合发声力挺消费企业上市,被视作监管层释放出的积极信号。

政策出台当日,多家消费投资机构表示新政 " 振奋人心 ",不少投资人直言 " 终于看到了曙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股政策东风将有效提振投资者对消费板块的信心,为消费企业 IPO 创造更好的市场氛围。

更重要的是,它有望进一步畅通创投行业 " 募投退 " 大循环——过去在一级市场长期受困于退出难题的消费基金,仿佛看到了上岸的希望。

不难发现,从官方政策到市场反馈,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消费企业上市的窗口期来了。

如果将时间拉回到几年前,消费类公司的 IPO 之路可谓步履维艰。

2021-2023 年,不少食品饮料、消费类企业高喊上市口号,大多数都铩羽而归:有的因监管环境收紧被迫搁置,有的受制于业绩与估值泡沫自行偃旗息鼓,更有一些在排队多年后主动撤回申请,成为 IPO" 窗口期 " 关闭的注脚。

事实上,早在 2023 年年初业内就流传着主板 IPO 的 " 红绿灯 " 指导,消费行业一度被打上了红黄灯标识。据报道,彼时监管部门对 IPO 做了非正式窗口指导,其中 " 食品、家电、家具、服装鞋帽等传统大众消费类企业 " 以及 " 快消餐饮连锁业务 " 都被列为限制上市的类别。

换言之,很多消费品公司在上一轮审核中被默认为 " 红黄灯 " 企业,上市通道几近 " 关闭 "。虽然该指导意见未见正式文件,但随后 2023 年 8 月证监会表示,阶段性收紧 IPO 节奏,以平衡一级二级市场动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品牌想登陆 A 股难上加难,不少公司不得不另谋他路或暂缓上市计划。

监管趋严叠加市场低迷,直接导致消费赛道的融资与上市热情急转直下。

一级市场上,新消费项目的投资在 2022 年急剧降温——据统计,当年新消费领域融资事件共 760 起,总金额约 440 亿元人民币,较 2021 年的 800 多起、800 多亿元几乎 " 腰斩 "。资方兴趣降温,很多消费创业公司估值高位站不住脚,纷纷陷入增长瓶颈乃至被迫转型。

在二级市场,已经上市的消费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国民零食第一股 " 三只松鼠自 2019 年转至深交所后,2020-2023 年营收连续四年下滑,从 97.94 亿元降至 71.15 亿元,净利润也由上市当年的 4 亿元一度降至 1.3 亿元,业绩光环不再。虽然 2024 年三只松鼠营收重回百亿规模,但企业盈利乏力的阴影仍在。虽然这期间,其发展也受到企业自身以及行业变革的影响,但因上市公司被高度关注,其面临的压力也一直高居不下。

头部上市公司尚且烦恼,更遑论那些 IPO 折戟的新消费新兵们。

例如,认养一头牛——这家以创新养牛模式走红的乳企在 2022 年 7 月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却在 2024 年 2 月黯然撤回。上交所终止其 IPO 审核的原因是保荐券商中信证券突然撤销保荐。

据悉,监管层对认养一头牛的商业模式提出了质疑。尽管公司极力澄清模式合规,但种种疑问无疑令投资者却步,IPO 之梦就此折戟。

再如,喜茶(HEYTEA)——这家新茶饮独角兽在资本市场可谓 " 千呼万唤不出来 "。自 2021 年以来,喜茶多次被传将赴港 IPO,估值一度被吹至 1500 亿港元的天价。然而,每一次传闻最终都被公司官方否认:" 目前没有任何上市计划或动作 "。

业内人士分析称,喜茶虽坐拥一定规模和高估值,但仍未彻底跑通盈利模式,叠加新茶饮市场竞争白热化,管理层选择按兵不动亦在情理之中。一位接近喜茶的人士直言," 这个 IPO 不上也罢 ",盲目冲刺上市反而可能暴露经营短板,与其贸然敲钟不如稳扎稳打提升内功。

从坚果零食到新茶饮、从乳品到白酒," 消费赛道 " 在前两年集体遭遇了 IPO 冰封期。一级市场投资人纷纷感慨:" 投了项目没出口,大家都不敢投了。"

暖流涌动

如今,寒冬的坚冰正在消融。今年以来,消费行业的 IPO 动态频频登 " 上头条 "。最具标志意义的当属蜜雪冰城的上市成功。这家拥有 2 万多家门店的现制茶饮巨头,经过漫长等待终于在 2025 年 3 月 3 日登陆港交所主板,发行价 202.50 港元,首日开盘大涨近 30%,市值一度冲破 1000 亿港元。

蜜雪的成功上市,不仅使其成为今年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 IPO 之一,也向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消费龙头仍具备强大的资本号召力。

几乎与蜜雪冰城前后脚,另一家茶饮企业沪上阿姨也成功在港 IPO。据悉,沪上阿姨的发行亦受到投资者热捧,虽然相比蜜雪体量较小,但这些均表明资本市场对新消费赛道的兴趣正在回升。

不仅如此,A 股市场的风向也在变化。今年全面注册制落地后,监管层对消费企业的上市态度明显转暖。在上述六部委新政发布前,已有多家消费类公司启动新的上市计划:休闲零食龙头三只松鼠于今年 5 月正式向港交所递表,谋求 "A+H" 两地上市;连锁水果零售商百果园则于 2023 年初赴港上市,成为 " 水果零售连锁第一股 ",其此前 A 股上市计划一度中止后转战港股并如愿敲钟。

资本市场的温度计最能说明问题。港交所 CEO 陈翊庭近日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目前港股排队 IPO 的企业超过 160 家,5 月份单月就有 40 多家递表,创下近年新高。而在这些后备军中,消费领域公司占据了相当比例,覆盖餐饮连锁、潮流玩具、服饰零售等诸多行业。

一级市场投资人同样闻风而动。多家 VC/PE 机构重新将目光投向消费赛道。一位资深投资人坦言,新政出台后感觉 " 整个人都精神了 ",前两年因为退出无望而放弃消费投资的基金,现在又开始认真研究起新的消费项目。

一名创投机构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增强了大家在该赛道投资的信心," 如果符合条件的优质消费企业真能通过发行上市,那将极大优化创投生态的活水循环 "。另一位投资人则预期,在金融支持下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优秀的消费企业可能通过并购做大,这也为创投提供了更多并购退出机会。

那么,消费企业的上市闸门会就此全面打开吗?业内人士普遍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可以肯定的是,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将大大缓解消费企业的上市难题。但要真正掀起 IPO 热潮,企业自身仍需过硬的实力。

首先,监管层虽释放 " 善意 ",但对企业质量的要求并未降低。一位投行人士指出,消费企业在 A 股上市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很多新消费公司尚处于成长期,盈利基础薄弱,如何满足国内交易所对于盈利和合规的要求是现实门槛。

其次,对企业自身而言,练好内功更是重中之重。回顾过去几年,一些新消费明星倒在 IPO 门外,表面看是大环境不济,深层次原因还是自身经营不达标。如果消费企业不能摆脱对烧钱换增长的路径依赖,上市后股价和市值也难以支撑。反之,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财务健康度高的公司,将最有望乘上这一波 IPO 东风。

在扩大内需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消费板块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从政策鼓励到资本追捧,一系列积极变化预示着消费企业的资本春潮正在路上。当然,春江水暖还需时间验证:监管精细化、企业自我进化,两者相辅相成方能真正催生消费行业的新一轮 IPO 浪潮。

但无论如何,曾难以叩开的大门如今正缓缓开启。对于蛰伏已久的中国消费品牌和背后的投资人而言,晨曦已现,接下来就看谁能率先迎风破浪、敲响锣声。

来源:36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家有儿女》夏雨扮演者近照曝光... 近日,有网友偶遇《家有儿女》夏雨的扮演者尤浩然与友人一起逛街,两人有说有笑看着十分悠闲。 照片中的...
*ST奥维:吴伟辞去公司副总裁... 每经AI快讯,*ST奥维(SZ 002231,收盘价:3.21元)7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奥维通信股...
投行业务大比拼!合并效应显现?... 谁主沉浮? 随着6月落幕,上半年IPO受理情况出炉。证券公司如何把握新一轮的政策周期,受到市场关注。...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受关注 信... 本报记者 方凌晨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动态吸引着市场的目光。7月1日,信达澳亚基金旗下浮动费率基金...
淘宝闪购宣布500亿补贴,将在... 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500亿平台补贴。 具体来说,将在消费者端发放大额红包...
关税突发!刚刚,特朗普宣布:达... 【导读】美国跟越南敲定了贸易协议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关税大消息来了! 北京时间7月2日晚间,美国...
消失的县城手机一条街 文丨镜相工作室 阮怡玲 编辑丨卢枕 这可能是徐雪峰卖手机以来生意最惨淡的一个六月。 六月本应该是...
原创 【... 各位朋友好,我是帮主郑重。今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但有些板块却逆势走强,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作为...
股市必读:华电国际(60002... 截至2025年7月2日收盘,华电国际(600027)报收于5.57元,上涨1.09%,换手率0.77...
128家医药公司股东、高管减持... 比一般股东减持更需关注的,是控股股东、高管尤其是实控人的减持 文| 《财经》记者 凌馨 编辑 | 王...
700亿到账!马斯克再创融资神... 编译 | 王涵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7月2日消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昨...
德国机械制造业呼吁美欧尽快化解... 当地时间7月2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联合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德国机械和设备制造业实际新订单...
全球媒体聚焦|美媒:美国将在“... “美国倡导化石燃料经济,而中国将成为低碳经济的领导者”。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负责人 ...
原创 火... 在低利率环境与资本市场波动交织的当下,信托产品正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配置的 “新宠”。 6月30日,海信...
原创 不...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靠卖狗粮、猫粮,站在A股上市公司乖宝宠物背后的聊城富豪秦华积攒起1...
时尚消费 | 年轻人都在为什么...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
雷军直播15大核心要点:小米Y... 电车界7月2日消息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刚刚进行了直播,就小米YU7的背后进行了揭秘。核心要点如下: ...
翰宇药业与碳云智肽签署双协议 ... 7月1日,翰宇药业与深圳碳云智肽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碳云智肽”)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和《创新药C...
投资人忙疯了…… 【导读】2025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洞察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我们的投资人都忙疯了……”...
中船应急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 雷达财经 文|杨洋 编|李亦辉 7月2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