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提到,俄罗斯在欧盟于2025年3月实施的转运禁令后,试图通过将其在北极地区开发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路线改道至国内水域,但这一举措揭示了其能源战略中的潜在问题。报告指出,尽管俄罗斯宣称其核心项目“北极LNG-2”在面对外国制裁和资产被冻结的问题时依然在稳步推进,但这种表面上的进展实际上掩盖了其能源体系中正逐渐显现的脆弱性。
CREA分析指出,虽然俄罗斯保持了亚马尔LNG物流链的基本框架,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体系却变得越来越脆弱,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西方国家的基础设施。CREA解释道:“俄罗斯保持了亚马尔LNG出口的表面结构,但它的物流功能和有效性已经大不如前。”即便货物仍然从亚马尔半岛出口至欧洲,物流链的重构隐藏了更为深层的压力。
欧盟所实施的制裁,核心目的是削弱俄罗斯利用欧洲港口和基础设施与亚洲进行贸易的能力,而不完全切断其LNG进口渠道。通过限制欧盟水域内的船对船(STS)转运以及船对岸再转船的操作,欧盟实际上切断了俄罗斯与关键LNG转运枢纽(如比利时的泽布吕赫港和法国的蒙图瓦-德布列塔尼港)之间的联系。这些港口原本使俄罗斯能够在不违反欧盟制裁的情况下,将来自北极的天然气重新分配给亚洲的高价买家。
作为应对措施,俄罗斯决定将所有的LNG转运活动集中在摩尔曼斯克港口。CREA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到5月期间,俄罗斯所有的LNG转运都发生在其国内水域,标志着地理上的巨大变化。但CREA同时指出,“2025年前五个月,转运总量同比下降了46%”,这表明俄罗斯国内设施的运作效率远不如欧洲的基础设施。
尽管STS转运的下降幅度较小,仅为8%,但这一变化凸显了进入欧盟港口所具备的优势。此前,依靠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的便捷性以及政治方面的准入,俄罗斯能够非常顺利地将LNG运输至亚洲市场。相比之下,摩尔曼斯克港口的运输面临着较长的路线、较高的成本以及气候和物流方面的诸多限制。
目前,俄罗斯重新组织后的物流体系依赖于15艘Arc-7级LNG运输船,这些船只具备破冰能力,是北极地区出口天然气所必需的。CREA指出,尽管其中有14艘仍在运行,但这些船只的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俄罗斯,而是分散在七国集团(G7)国家的多个实体手中,包括来自希腊、日本、英国和新加坡的公司。
更为关键的是,CREA还指出,所有的Arc-7船只都由来自制裁国的供应商提供保险服务,例如英国、日本和巴哈马。这种安排显示出俄罗斯能源自主性所面临的巨大制约:尽管它能够决定LNG的运输路线和目的地,但它仍然严重依赖西方国家控制的金融、法律和技术体系。
当LNG运送到摩尔曼斯克后,接下来的转运工作将交由常规的LNG运输船完成,而这些船只并不具备北极运输条件。根据Equasis的海事数据,2025年1月到5月间,有15艘常规LNG运输船参与了摩尔曼斯克的转运工作,其中12艘由实施制裁的国家的公司所有,且同样受到制裁国的保险控制。
CREA在报告中总结道,尽管该物流体系能够正常运行,但它的脆弱性却非常明显。报告指出:“从亚马尔到亚洲的LNG运输完全依赖于双船队,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嵌入了西方控制的金融和法律体系。”因此,如果没有西方公司拥有的船只,俄罗斯在将亚马尔的天然气输送到亚洲市场时将面临严重的局限性。
在俄罗斯试图绕过欧洲的监管和制裁过程中,它无意中暴露了其能源出口模式与试图规避的司法管辖区之间的深刻联系。
“北极LNG-2”项目仍在推进
尽管面临外国资产被冻结和持续的西方制裁压力,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在6月27日表示,俄罗斯的旗舰项目“北极LNG-2”仍在按计划推进。诺瓦克指出:“尽管资产被冻结,‘北极LNG-2’项目依然在进行,相关工作持续推进,包括首条生产线的投产。”
该项目由俄罗斯天然气巨头诺瓦泰克(Novatek)主导,是俄罗斯扩大液化天然气(LNG)全球市场份额的核心计划之一。“北极LNG-2”位于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格达半岛,目标是在三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产能达到1980万吨。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西方对该项目实施了严厉制裁。2023年底,美国在扩展能源制裁时将“北极LNG-2”列入黑名单,紧接着欧盟也采取了类似的制裁措施。虽然法国的道达尔能源和日本的三井物产等国际合作伙伴已经退出或暂停了对项目的支持,俄罗斯依然坚持利用国内力量及与“友好国家”的合作,继续推进该项目。
尽管俄罗斯官方坚称首条生产线将按计划推进,但行业分析师警告称,制裁可能会推迟“北极LNG-2”的全面实施,并限制俄罗斯向亚洲主要市场的LNG出口能力。物流和供应链的挑战也使得该项目后续阶段的开发进展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