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8日讯(记者 李丹萍)记者关注到,今日,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上,该公司多位首席走到台前,向市场和行业释出最新思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FICC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展望2025年全年,中国经济会波动复苏,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下,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社零增速有望超过过去两年增长中枢;制造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基建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强;地产基本面仍面临压力;尽管关税扰动已经有所显现,但在“抢出口”和“抢转口”支撑下,出口或仍具韧性。
从宏观政策来看,明明指出,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提高特别国债规模、提高赤字率、增加专项债额度等方式,在消费和社保、新基建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进一步发力。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仍存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持续发力。
展望全球大类资产,A股的股债性价比显示股票相对债券的估值水平依旧占优;利率债方面,国债收益率仍有下降空间,曲线预计先陡后平;汇率方面,利空和利多因素维持平衡,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或呈现震荡偏强,整体位于7.0-7.35区间。
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表示,展望下半年经济表现,关税扰动仍是影响经济运行的主线,抢出口现象可能使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先“价”后“量”,物价端率先反映下行压力,但对GDP的影响可能较为滞后,全年GDP有望实现5%增长,经济或呈现“生产偏强、投资回升、消费稳健、出口仍具韧性”的特点。货币与金融方面,预计货币政策将阶段性进入观察期,8月份之后可能会有下一轮货币宽松,社融增速将继续由政府债发行节奏主导,年中或为高点,预计全年增速约为8.1%左右。
“展望未来一年,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牛市。从2025年四季度开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和政策周期上预计再次同步,财政和货币同时扩张,港股和A股市场将望迎来指数牛市,风格上也会发生2021年以来的重大切换,从持续4年的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的趋势性行情。”中信证券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裘翔认为。
配置上,建议聚焦三个长期趋势:一是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二是欧洲重建自主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三是中国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的政策趋势。
其指出,这三个趋势背后,蕴含了行业选择方向上的三个变化,一是自主可控从国产化率提升过渡到前沿原创技术能力提升;二是中欧贸易从货物出口为主过渡到货物贸易和技术合作并重;三是内需从渠道和客单价驱动的物量消费逻辑过渡到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驱动的服务消费逻辑。从策略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策略选择应是重塑港A配比,进一步提升港股配置;其次是回归核心资产,聚焦新兴行业以及传统行业的龙头公司;接着才是考虑行业选择的问题,“我们建议聚焦上述三个不受贸易战影响的长期趋势;最后才是择时问题,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可能是指数牛市的关键入局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