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冲击IPO后,绿茶餐厅终于圆了上市梦。
继奶茶、盲盒、功能饮料、零食奔向IPO后,港股又迎来一位“网红餐厅鼻祖”。
5月16日,绿茶集团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早盘平开,报7.19港元/股。上市首日截至午市,绿茶集团股价下跌5.56%,报6.79港元/股,市值为45.73亿港元。
据悉,本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绿茶集团拟全球发售1.68亿股(含老股出售5050.92万股),发行价为7.19港元/股,募资总额12.11亿港元。除去老股后,绿茶集团的募资总额约8.47亿港元,募资净额约7.46亿港元。
坐拥近500家门店,一年入账超38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绿茶集团是国内知名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于2008年在杭州开设第一家绿茶餐厅,并建立了全国餐厅网络。绿茶集团4月更新的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截至2025年4月14日,公司共有489家餐厅,覆盖国内21个省份、4个直辖市、两个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2022年末至2024年末,公司餐厅数由276家增至465家,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2024年,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餐厅数目排名第三、按收入计算排名第四。该报告表示,休闲中式餐厅的市场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2024年绿茶集团占据约0.7%的市场份额。
从业绩上看,近几年绿茶集团营收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23.75亿元、35.89亿元及38.38亿元,利润分别为1657.9万元、2.96亿元及3.5亿元。
从核心经营指标来看,绿茶集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接待总人数分别为3778.6万、5792.2万及6807.1万人,呈现增长态势;但人均消费走低,人均消费分别为62.9元、61.8元及56.2元。公司翻台率基本保持稳定,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81次/天、3.3次/天及3次/天。
时至今日,绿茶餐厅已经形成丰富的菜品。通过以杭帮菜及浙菜为基础的中式融合菜,他们每家餐厅通常提供50至80种菜品,主要包括招牌菜、前菜、汤羹、主菜、素菜、甜品及饮品,人均消费约为50-70元。除了“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等热销菜品,“招牌粉丝裹虾”“东坡仔排”“绿茶烤肉”“石锅鸡汤豆腐”等人气菜品,也深受顾客喜爱。
餐饮企业迎上市潮
最近半年左右,包括绿茶餐厅在内,小菜园、沪上阿姨、古茗、蜜雪冰城等已经成功在港上市。与此同时,老乡鸡、遇见小面等也正在朝着港股冲去。
2月12日,古茗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总市值超200亿港元。招股书显示,古茗是一家行业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国现制饮品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敲锣上市,开盘首日暴涨43%,总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蜜雪冰城成为了今年来港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发行),也是自2018年以来亚太餐饮服务类IPO中市值排名最高的公司。
4月17日,中国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CHA)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国内首个在美上市的茶饮企业。收盘时,霸王茶姬总市值达到59.54亿美元(约合434亿元人民币)。
接着时间来到5月,沪上阿姨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据沪上阿姨分配结果公告,沪上阿姨公开发售环节最终认购倍数达到3616.83倍,仅次于蜜雪冰城的5258倍,成为又一支人气茶饮新股。
在消费升级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餐饮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从单纯依赖流量扩张的“野蛮生长”阶段,逐步迈入以精细化运营为核心的“效率红利”时代。这一转变不仅源于消费者需求的迭代升级,更得益于技术创新与文化赋能的协同作用。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重塑餐饮行业的成本结构,而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入则为品牌赋予了更高的溢价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健康意识的觉醒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健康饮食与绿色餐饮已从小众需求演变为行业发展的新刚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餐饮市场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现已跃居世界第二大餐饮市场,成为全球餐饮行业关注的焦点。
锐观咨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曲线。从2020年的3.95万亿元起步,在经历疫情冲击与市场调整后,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到2024年已攀升至5.57万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0%。这一增速不仅跑赢了许多传统行业,更彰显了餐饮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发展潜力。分析师进一步预测,2025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4万亿元,持续保持向上发展的良好势头。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与稳定的增长预期,吸引着众多资本与创业者的目光,也促使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声明:本文综合参考自中国证券报、新商网、锐观网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入市需理智,理财需谨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