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金融赋能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更是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5月16日,“创业投资与民营经济绽放女性力量”闭门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在欢迎致辞环节,沈志群会长指出,中国的创投行业在过去近30年时间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建发展过程。目前,中国创投行业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投市场,为支持创新创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高新产业发挥了重要的资本力量作用,正在进入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回顾我国的创投发展史,可以归结为三大动力,即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行业驱动,这是共同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沈志群说。
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是重要外部条件
首先,关于政策推动。去年以来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是政策推动力度最大的时期,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鼓励发展、积极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行动部署最集中的阶段。
从九年前的国务院“创投国十条”,到去年的国办“创投十七条”,再到今年初国办发布的一号文件。前不久,国家金管局将五大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直接股权投资试点从十八个城市扩大到所在省,再次增加了三家股份制银行试点,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发布了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的公告。
5月14日,科技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今年,号称“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即将推出,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和拓宽退出渠道的具体举措也将陆续出台。
“我认为,政策推动是基于中国国情创投发展的重要特色。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抓好落地落实落细,尽快产生政策效应。”沈志群说。
第二,关于市场拉动。今年春节前后,以 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和全国各地创投创新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为世人所瞩目。
沈志群认为,正如二十多年前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产业的兴盛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拉动了我国创业投资的创建和以数量规模扩张为特征的第一轮大发展。今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日新月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将拉动我国创业投资以高质量为目标的第二轮新发展,这一轮市场拉动的巨大潜力难以估量。
行业自身创新驱动是决定性因素
第三,关于行业驱动。要真正实现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创投行业自身的创新驱动是决定性因素。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投市场,但是在创投资本规模数量上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创投管理质量效益上差距更大。
沈志群指出,今天活动主题中提到民营经济,我国目前政府基金与国资创投占绝对比重的创投主体结构,为“资本寒冬”下的创投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是创投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希望所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民资创投,外资创投和个人创投(天使投资人)的发展。
我国创投行业需要解决的募投管退各个阶段的问题很多,其中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和壮大两支队伍: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投资人特别是机构投资人队伍。二是投得好、管得好、退得好的优秀管理人队伍。
“这是驱动我国创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确保创投政策推动和创投市场拉动发挥实际效应和效益的根本保障。在培育和壮大两支队伍中,如何发挥女性的独特作用,绽放女性的重要力量,是创投行业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任务,也是今天活动的主题。”他说。
近期,中美贸易会谈以出乎预料的速度和结果举世瞩目,引发热议,中美关税战的阶段性平息已成定局。但沈志群认为,中美科技战仍将继续,还可能愈演愈烈。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创业投资作为为科技创新量身定制的资本力量,任重道远,也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