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股票代码:03750.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定为每股263港元,首日股价高开12.55%至296港元,总市值达1.34万亿港元(约合1.24万亿元人民币),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
此次上市标志着宁德时代完成“A+H”双融资平台布局,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新能源产业龙头地位。此次IPO发行规模为1.18亿股,若超额配股权及发售量调整权全额行使,募资总额最高可达50亿美元(约合387亿港元),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及全球研发网络拓展。
宁德时代港股发行定价区间上限为263港元,与其5月8日A股收盘价基本持平,显示出公司对港股市场估值的信心。首日股价涨幅超16%,显著高于同期港股新股平均表现。A股方面,宁德时代(300750.SZ)今日收报263元,总市值1.16万亿元,A+H股总市值合计突破2.5万亿元,稳居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市值榜首。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被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全球“双碳”目标推进,公司匈牙利工厂等海外产能布局将进一步强化其供应链韧性。分析人士认为,A+H股双融资平台将为研发投入、资源并购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巩固其在动力电池、储能及新兴航空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材料创新到场景重构的全面突破
宁德时代的故事始于1999年,其创始团队创立了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
凭借技术突破与市场敏锐度,ATL迅速成为全球消费电子电池龙头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这一阶段的技术积累与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宁德时代后续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2011年创始团队二次创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瞄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成立初期,公司即与德国宝马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开启全球化布局序幕。
随着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上市,公司技术实力再次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焦点。这家连续八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榜首的企业,正以“多核宇宙”技术体系重塑行业边界,从材料创新到场景化应用,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护城河。
宁德时代全球首款规模化量产的钠离子电池“钠新电池”已进入量产倒计时。该电池通过“锯断不起火”技术、5C快充支持及-40℃低温环境90%能量保持率,直击新能源产业痛点。相较于传统锂电池,钠元素广泛分布于地壳和海水,成本降低超30%,且不受锂资源地缘政治波动影响。
据透露,钠新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搭载于“巧克力换电车型”,而配套的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已确定于2025年6月首发一汽解放重卡,实现“车电同寿”8年超长寿命。
宁德时代推出的“骁遥双核电池”以双核架构颠覆传统单一化学体系。该电池通过主能量区与增程能量区的协同,实现钠铁、铁铁、三元铁/双三元三种跨化学体系组合。
例如,“钠-铁”双核电池在-40℃环境下仍可续航700公里,彻底解决北方用户冬季焦虑;“铁-铁”双核电池支持12C超充,5分钟补能520公里;“双三元”双核电池则将纯电续航提升至1500公里,峰值功率超1兆瓦。其“故障切割+能量重构”机制更可在毫秒级切换能量区,为L4级自动驾驶提供安全冗余。
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12C峰值充电倍率实现“1秒补能2.5公里”。这款磷酸铁锂电池兼具800公里续航与1.3兆瓦充电功率,充电效率较第一代神行电池提升300%。其背后是自生成负极技术的突破,通过原子层级材料重构,使电池在低温、快充等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高循环寿命。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极氪001、小米SU7等车型,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全民超充时代”。在宁德时代宁德湖东工厂,1秒钟即可生产1个完整电芯,产品缺陷率仅十亿分之一。这得益于其基于人工智能、边缘云计算的数字化产线,以及超过2600个品质与安全控制因子。
例如,电芯导电片技术可防止断裂,铜铝复合极柱技术保证连接一致性,而热管理技术则使电池组在-30℃至60℃全温域稳定运行。目前,宁德时代已建成9座“零碳工厂”,核心运营零碳电力比例达74.51%。
宁德时代的技术优势正延伸至全产业链。其“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计划2025年建成1000座换电站,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光储充检一体化业务则通过储能系统与充电桩联动,实现电网削峰填谷。
此外,宁德时代与美国客户采用LRS模式(许可、授权和服务),帮助主机厂快速建成电池工厂,推动技术普惠。截至2025年,其专利及专利申请总数达4.3万项,研发投入累计超700亿元。
宁德时代的技术突破正加速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其钠离子电池量产将推动动力电池成本下降40%,而骁遥双核电池的“无限组合”架构则为航空、船舶、工程机械等跨界应用提供可能。据科睿唯安《2025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宁德时代专利被引用次数超3万次,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球锂电行业首位。
全球化布局与技术革新双轮驱动
宁德时代的技术优势已从单一电池性能延伸至全场景能源解决方案。最新发布的骁遥双核电池通过“钠-铁”“铁-铁”“三元铁/双三元”三种跨化学体系组合,实现续航、低温性能与超充能力的极致平衡。
例如“钠-铁双核”电池可在-40℃环境下续航700公里,而“铁-铁双核”电池支持12C超充,5分钟补能520公里。此外,钠新电池量产在即,能量密度达175Wh/kg,成本较锂电池降低30%,2025年12月将首发于乘用车领域,而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已确定于6月量产,实现-40℃一键启动与8年超长寿命。
在固态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其“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9分钟快充600公里,预计2025年底搭载于红旗、蔚来旗舰车型。与此同时,公司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已实现12C峰值充电倍率,1秒补能2.5公里,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全民超充时代”。
宁德时代的全球化战略正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其匈牙利工厂一期模组线将于2025年投产,电芯产能将于下半年释放,二期项目已获审批并启动建设。此外,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均在推进中。
在欧洲市场,宁德时代2025年1-2月市占率达43%,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较第二名高出13个百分点。公司通过LRS模式(许可、授权和服务)与美国客户合作,帮助主机厂快速建成电池工厂,推动技术普惠。例如,其钠离子电池技术已与福特、戴姆勒等车企达成联合开发协议,未来将覆盖北美、欧洲及东南亚市场。
宁德时代正从“电池供应商”向“能源服务商”转型。其“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计划2025年建成1000座换电站,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并与蔚来合作打造全球最大乘用车换电网络。
在重卡领域,公司推出的骐骥换电通过标准化换电块与全场景底盘换电技术,实现“电气同价”,单公里运营成本较燃油车降低0.62元。根据规划,宁德时代将在2030年前建成“八横十纵”全国换电绿网,覆盖80%干线运力。
此外,宁德时代与山东省东营市合作建设零碳产业园,依托40GWh锂电池绿色智造基地,形成全链条绿色产业集群。公司还与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合作,推动零碳方案在化工、油田等高耗能领域落地,打造产业新能源化的创新实践。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7.9%,储能电池市占率达36.5%,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随着全球“双碳”目标推进,动力电池需求将持续增长。宁德时代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将同比增长38.8%,而储能市场在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领域的带动下,增速可能更快。
公司计划将此次港股IPO募资的90%投向匈牙利工厂建设,进一步扩大欧洲本土化产能。同时,宁德时代正加速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
多家车企祝贺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宁德时代此次上市吸引了全球资本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超过20家车企通过官方渠道发文祝贺,彰显宁德时代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其中阿维塔表示全系搭载宁德时代电池,深化“N PLUS”合作模式,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极狐与宁德时代共启超充新时代,加速驶向绿色未来;iCAR:祝贺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强调其“实力够硬,电力够劲”;福特中国:与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特有劲、特快充、特安全”的插电混合动力SUV。
同时,长安汽车表示与宁德时代携手并肩,共探动力电池前沿科技,共担中国智造大旗;深蓝汽车表示与宁德时代“宁”聚新力量,携手共谱新华章;极石汽车表示与宁德时代共赴更远疆域,满电新出发;岚图汽车表示与宁德时代共筑高端电动出行新范式,迈向智能未来新时代等等。
针对车企的祝贺,宁德时代在官方渠道回应:“携手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您的时代’!”这一表态体现了宁德时代与产业链伙伴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心。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升级的标志性事件。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化布局能力。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八年排名第一的企业,宁德时代与全球主流车企的紧密合作,将加速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迭代与普及,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进一步巩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其与车企的深度合作,不仅体现在电池供应层面,更延伸至技术研发、联合创新等领域。例如,宁德时代与多家车企合作开发超充技术、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
此次多家车企集体祝贺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的认可,更是全球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随着宁德时代全球化布局的深入,其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推动全球能源革命迈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