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韩国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近日在韩国济州岛展开为期3天的协商。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日前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定于16日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时隔3周后再次会面。此次会谈能否形成韩美关税谈判的具体轮廓备受关注。
据彭博社报道,本次会谈此前已由低级别官员在14日启动,随后格里尔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于15日举行会晤,而16日安德根与格里尔举行会谈。
产业部新闻稿指出,双方就1日举行的局长级技术会议内容交换意见,并商议在下週举行第2次技术会议。安德根表示,虽然韩国目前是代理总统体制,相关部门仍紧密沟通,提出具体立场,持续向美方争取免除对等关税及针对特定品项的关税措施。根据韩联社报道。第2次技术会议中韩方将由产业部及相关部会组成代表团访美,就均衡贸易、非关税措施、经济安保、数位交易、原产地、商业考量等6领域与美方正式展开讨论。
特朗普(资料图)
据财联社报道,韩美两国4月24日在华盛顿举行“2+2”高级别贸易磋商。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以及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作为双方首席代表与会。崔相穆表示,双方就在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结束(7月8日)之前达成旨在撤销关税的“7月一揽子协议”(July Pakage)、以四大领域(关税和非关税、经济安全、投资合作、货币汇率政策)为主开展磋商形成共识。
在美韩“2+2”高级别贸易磋商结束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高级官员4月28日坦言:在6月3日韩总统大选前与美国达成协议近乎不可能,即使将时限放宽至7月初也是“困难重重”。据路透社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第一次官(副部长)朴成泽28日向该媒体表示,“从理论上讲,韩美两国不可能在5月底或6月初达成全面的贸易协议。”朴成泽补充道,“在最近的会谈中,我们向美方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政治情况。美国也明白,韩国的特殊政治状况可能成为谈判的限制因素。”
特朗普(资料图)
韩联社此前指出,美国对韩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25%)高于日本(24%)和欧盟(20%),将导致韩国在对美出口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韩德洙表示,全球关税战已成现实,当前经济形势极为严峻,政府必须全力以赴,克服当前的贸易危机。韩德洙指示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携手韩企就美方对等关税措施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积极与美方开展沟通协商,为汽车等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制定扶持政策。
多年来,韩国对美出口不断增长,2024年出口总额已达1278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更创下55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然而,这一成就并未为韩国赢得贸易上的优待,反而成为特朗普“秋后算账”的借口。特朗普高举“对等关税”大旗,本质上并非追求真正的贸易平衡,而是一次赤裸裸的经济霸凌。在他眼中,任何拥有顺差的国家,都是“薅美国羊毛”的掠夺者。而韩国,恰恰是他眼中“过于成功”的国家之一。芯片、电池、汽车、石化制品——这些韩国优势出口品类,正是美国产业政策重点“反制”的对象。
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资料图)
韩美关税博弈不仅是两个经济体的较量,更是全球化与单边主义的缩影。当"美国优先"成为贸易谈判的默认规则,当经济安全沦为战略遏制的遮羞布,每个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都需警惕成为下一个"入场券游戏"的玩家。这场25%关税倒计时的背后,是规则与强权的碰撞,更是小国外交在霸权阴影下的艰难求生。
此刻我们不禁要问:在"经济安全"大旗下,究竟谁在守护真正的自由贸易?而面对美国的"入场券"逻辑,国际社会又该如何守住公平贸易的底线?
下一篇:原创 现在做生意,到底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