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佳昕 何旺岚 唐栋国
赵文荣 王亦琛 闻天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基金运营模式优化、利益绑定、考核机制重塑、权益基金扩容等举措,勾勒出公募基金行业的改革蓝图。相较跟踪基准的超额能力是改革的长期价值导向,但目前主动权益基金合同基准主要为沪深300及中证800指数,变更基准或持仓回归预计是其必然选择;我们按2024年年报持仓和基准估测,主动权益基金较基准显著低配金融板块、超配电子和基础化工等行业。结合我们构建的多维分类标签及核心池显示,换手率处在5-10倍、持仓股票和行业相对均衡分散、管理规模处于5-50亿之间、中小市值风格、价值均衡风格的主动权益基金更容易跑赢合同基准,风格漂移产品在胜率或超额幅度上均表现较差;主动权益综合核心池和独立型核心池值得关注。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基金运营模式优化、利益绑定、考核机制重塑、权益基金扩容等举措,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
新规推行浮动管理费率机制,将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挂钩,倒逼基金公司提升投研能力;提高高管、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及锁定期以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凸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提出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基金经理的薪酬与中长期业绩直接挂钩,促使投资行为更趋稳健。
▍主动权益基金合同基准主要为沪深300及中证800指数,指数增强基金在基准指数分布上则更均衡。
主动权益型基金中,有超50%数量的产品以沪深300为核心基准、15%采用中证800指数;指数增强型基金虽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为主(合计占比60%),但基准选择更趋多元化,广泛涵盖国证2000、科创板等。主动权益型基金因较基准存在较大偏离,其超额波动较大;指数增强型基金在跟踪误差约束之下追求的超额收益则更加稳健。变更基准或持仓回归预计是主动权益基金的必然选择,“主动类增强”或成为其主要产品形态。
▍具备哪些特征的主动权益基金更容易跑赢基准指数?
我们对主动权益基金构建了多维刻画标签,涵盖组合特征、管理属性、持仓风格等,分析显示:根据逐年业绩数据,2018年初以来换手率处在5-10倍、持仓股票和行业相对均衡分散、管理规模处于5-50亿之间、中小市值风格、价值均衡风格的主动权益基金更容易跑赢合同基准,风格漂移产品在胜率或超额幅度上均表现较差。2018年以来,我们构建的主动权益综合核心池和独立型核心池在战胜基准上更具优势,具备较高的关注价值。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回归基准的场景假设下,金融板块或明显收益。
以2024年基金年报持仓为基础,我们测算基金持仓与基准指数的偏离度,将基准持仓与基金持仓间的规模差值作为回归金额。金融板块回归金额达2649亿元,占该板块自由流通市值的4.6%,显著高于其他行业;此外,煤炭、石油石化、电力及公用事业等周期类高股息板块同样具有关注价值。
▍风险提示:
1)市场中相关政策发生变动;2)基金市场环境发生变化;3)历史数据不能表征将来;4)市场出现波动较大等异象。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5月13日发布的《基金策略聚焦20250513—战胜基准的主动权益基金基因解码 》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