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重启收购实控人资产,阳光诺和转型加速,能否获新增长点存疑丨并购一线
创始人
2025-05-13 21:52:24
0

5月12日,阳光诺和(688621.SH)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江苏朗研生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研生命”)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构成关联交易。阳光诺和股票于周二复牌,低开低走,收盘跌3.63%,最新总市值49.62亿元。

这一关联交易的买卖双方拥有同一控股股东和同一实控人——利虔。往前追溯,2020年1月之前,阳光诺和的控股股东是朗研生命,2017年至2019年,上市公司的第一大客户也是朗研生命。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阳光诺和与朗研生命在一定程度上“解绑”,但仍关系密切。

早在2022年,阳光诺和就公告过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的交易预案,2023年披露了溢价收购的交易报告书(草案),但在遭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后,阳光诺和没有给出回复,随即主动撤回了重组申请。

时隔近两年时间,阳光诺和重启收购案,整合目的已经发生改变,而如今的朗研生命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都已大不如前。

重启收购,加速转型

在医药产业链中,本次交易双方占位不同,阳光诺和专注于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是一家CRO企业,而朗研生命的主业是高端化学药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对外提供药品生产服务。

2023年披露的交易报告书中,阳光诺和收购朗研生命,有两大目的:一是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可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向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领域延伸,构建“CRO+CDMO”一体化服务平台;二是利于减少上市公司关联交易。

最新披露的收购交易预案中,阳光诺和指出三大交易目的,相同之处是减少关联交易,另外还有协同上下游,促进公司自研产品落地,建立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及拓展医药工业板块业务,实现“CRO+医药工业”的产业布局。

对比来看,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阳光诺和在重塑身份,从医药研发服务者转型为研发驱动的制药企业。

两年前的收购,是为了延长公司的服务链条,本质仍是“卖水人”角色,这也是CXO领域内企业最常选择的一条纵深扩张路线;当前的收购,是为增加制药业务板块,在这之前,阳光诺和已经开始自己推进新药研发管线,并布局了中药、宠物药领域,以期探索一条横向扩张路径。

毕竟,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和寒意经久不散,在CXO领域掘金的难度急剧攀升。

从阳光诺和财报来看,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仅15.70%,为历年最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98%,为首次出现年度下滑。进入2025年,阳光诺和全面倒退,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8.49%至2.3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9.34%至0.30亿元。

为了转型谋增长,公司还加大了研发投入,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其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9.02%、7.32%。

但需要指出的是,阳光诺和的转型落子有着“大而全”的特点,暂不论对中药、宠物药的布局,就新药研发管线来说,就覆盖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重要治疗领域,而制药企业成功的前提是专注。目前公司内部在研项目累计已超430项,并逐步取得注册批件。

从阳光诺和此前与艺妙神州就CD19 CAR-T药物ZM001达成的合作来看,双方约定在药品成功获批上市后按比例分配收益。阳光诺和或许更倾向于管线合作,而非传统意义上药物研发的“从0到1”。

回看本次收购案,虽然阳光诺和为其赋予了新的意义,但也改变不了“新瓶装旧酒”的事实。而且相较于两年前,收购标的也正在增长困境中挣扎。

实控人的资产可能要“打折”了

关于前次收购,阳光诺和未能回复上交所问询函,并在2023年8月主动撤回了收购朗研生命100%股份的交易重组申请,彼时,公司将终止收购归因于市场环境较重组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

而结合前后两次收购公告中披露的数据,朗研生命的业绩在2023年“大变脸”,营收、利润全部大幅下滑。

根据前次交易报告书披露的数据可知,朗研生命2021年、2022年经审计的营收分别为5.10亿元、6.1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213.35万元、8130.75万元。当时,交易方的业绩承诺是标的公司在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9500万元、1.25亿元和1.58亿元。

但据最新披露的交易预案,2023年、2024年,朗研生命未经审计的营收为4.65亿元、4.3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671.03万元、5388.46万元。其中,标的公司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约24.65%、54.85%。虽然阳光诺和此次未披露扣非后利润数据,但朗研生命无法完成盈利指标承诺的可能性非常大。

朗研生命未经审计财务数据(图源自阳光诺和5月12日交易预案公告)

两年前,阳光诺和还给出了高估值。截至评估基准日2022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100%股权的评估值为16.11亿元,较标的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母公司口径)账面值为 5.66亿元的净资产账面值,评估增值10.45亿元,增幅达184.49%。

2022年是朗研生命的收入高光时刻,如今倒退的营收规模,恐怕难以支撑如此高的溢价。而且,阳光诺和重启收购,若能成功,是否会得到一块确定增长的资产也不一定。至于朗研生命2024年收入下降、利润增长的原因,还有待交易报告书披露更详细的信息。

朗研生命的主要产品包含高端化学药品制剂和原料药两种类型,从过往资料来看,2021年、2022年,公司的制剂业务板块收入占比为69.40%、91.09%,是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公司的制剂产品主要有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蚓激酶肠溶胶囊、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恩替卡韦片等。

朗研生命主要制剂产品(图源自阳光诺和5月12日交易预案公告)

阳光诺和在本次交易预案公告中也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部分药品竞争日益激烈,终端招标采购价格逐渐下降,朗研生命产品未来可能面临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从而对朗研生命产品销售和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在此之外,上海证券交易所曾就前次阳光诺和收购朗研生命发出问询函,其中就包括交易目的及协同效应、标的公司生产经营资质、标的公司主要产品、原料药收入下滑等多重疑问,这也会成为阳光诺和重启收购后需要直面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曹晟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观战台:拜仁恶战切尔西+丁丁反... 欢迎收看2025-26赛季第8期观战台,本文将为您囊括北京时间9月17日至9月19日期间世界足坛重要...
增量险资叠加无风险利率下行,红... 9月16日,招商基金旗下中证红利ETF(515080)将迎来三季度分红权益登记。根据此前分红公告,本...
贺博生:9.16黄金暴涨持续破... 做投资就像打一场战役,一定要在战役开始前定好策略,不仅要在战场上有优势的时候要怎么扩大优势,趁胜追击...
刚刚,金价又创历史新高!美联储...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国际金价持续走高。今日(9月16日)亚洲早盘,现货黄金一度升至每盎司3689美元...
东南亚电商进入“快车道”,中国... 过去十年,中国电商的飞速发展,几乎改写了全球零售版图。 从双11、618等全民大促,到直播带货的消费...
基金代销:蚂蚁、招行断层式领先...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Top100名单(以权益类基金...
和林微纳:9月15日融资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9月15日,和林微纳(688661)融资买入1176.49万元,融资偿还1295.92...
基金忠言|华商基金廿载接力,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9月15日讯(记者 祁和忠)在国内中型基金公司中,华商基金近20年来坚持...
明略科技CEO吴明辉即将出席2... 全球大模型技术加速演进,行业应用逐步走向纵深。面对通用大模型在专有数据、行业know how等方面的...
12年来首次被单独“约谈”,小... 文 | 镜象娱乐,作者 | 栗子酒 2019年5月,刚开始推进商业化不久的小红书,遇到了一个“门槛...
港股IPO募资额 超过前两年总...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燕青)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火爆。根据Wind统计,截至9月14日,今年共...
原创 帮... 各位老铁,今天大宗商品这盘面看得人眼睛发亮——原油、黄金、铜仨兄弟齐刷刷往上冲,尤其是金价,直接捅破...
张家界15岁智力残疾女孩被火车... 4月6日,张家界永定区宋家湾村15岁智力残障女孩宋某某,在焦柳线铁轨被火车撞击致死。9月15日下午,...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这些成都...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第24次向社会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四川17家企...
未来门窗幕墙「独角兽盲盒」入选... 当建筑门窗幕墙行业进入“创新竞速”时代,谁能成为撬动未来的 “独角兽”?经过一个多月的企业申报、初步...
毛利率承压下潮宏基冲刺港股上市... 近日,内地最大的时尚珠宝品牌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潮宏基”)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
国金证券:A股第三轮重估渐近给... 【国金证券:A股第三轮重估渐近,给出投资建议与方向】9月16日消息,国金证券称,9月初A股曾小幅调整...
青海银行新任董事长行长亮相,去... 华夏时报记者 李明会 北京报道 青海银行 李明会/摄影 近日,青海银行多位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获批,与...
今年四季度会再迎来一轮“924... 记者 田进 8月出口同比增长4.8%,单月出口已连续6个月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