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打了四十多天,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就传导至白宫。紧接着,中美在日内瓦的谈判就传出消息: 美国在加征关税上做出了超出预期的重大调整,取消了大部分已加征关税。
可就在美国示好的同时,南巴西总统卢拉“碰巧”到访北京,并且高调签下合作协议,巴西此举难道是为了抢美国订单?美国这场迟到的善意,又能否挽回中方的态度?
日内瓦的“和风”:谈出来的“意外”让步
日内瓦会会谈后,中方用了三个词——“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还说双方有了共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甚至同意搞个后续磋商机制。这话听着就挺有分量。
美那头儿也挺配合, 财政部长贝森特给谈判点了个赞,说进展“实质性”,还顺道谢了瑞士东道主。贸易代表格里尔更是放眼未来,指望新协议能帮美国削减那高达1.2万亿美元的全球贸易逆差。
种种迹象摆明了,华盛顿这回是真想踩踩刹车,让中美贸易多少恢复点元气,起码别让货船都堵在海上。
谈判桌下的细节很快就传了出来:双方在关税上动真格了。美国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中国也对等地撤了自己的反制措施。 美国还同意,另外24%的对等关税,先停90天,中国同样跟进。
这一减一停,手笔可不小,比特朗普之前放话的65%降税底线狠多了,明摆着是美国在这场掰手腕里,主动松了大力气。
虽然还有些关税壁垒没拆干净,但这总归是给紧绷的全球贸易体系松了口气。毕竟,这场号称“21世纪以来最凶的经济博弈”,哪怕只闹腾了四十几天,也把世界贸易搅得够呛。
特朗普的“两难”
特朗普政府做出如此大的调整,答案简单:内外压力都顶不住了。 先说外头,美国跟日本谈了两轮,啥也没谈成,日本前高官石破茂甚至撂下狠话,拿万亿美债当筹码,警告美国别逼太紧。
欧盟那27个兄弟虽然嘴上答应买几百亿美国货,但也扭头就跟中国达成了共识,摆明了不想选边站。 放眼望去,除了印度等少数几个,真没多少经济体跟美国签什么关税豁免协议。特朗普那套“美国优先”的单边大棒,好像越来越抡不动了。
再看家里头,那更是热闹。 三位前总统、前财长,还有十几个州的州长,一个接一个地喊话白宫,让他们赶紧跟中国握手言和。
零售业的巨头们更是三天两头找特朗普“喝咖啡”,话说得特直白:中美再谈不拢,美国市场就得准备过苦日子了。这不仅把美国消费市场的底裤给掀了,也反过来证明了美国经济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有多依赖。这后院都快烧到眉毛了,能不急吗?
巴西的“算盘”
就在中美谈判透出点曙光,大家以为可以喘口气的时候,一架来自南美的专机,悄没声儿地降落在了北京。 飞机上坐的是谁?巴西总统卢拉,还有他身后浩浩荡荡的近两百号商界大佬。
这可是卢拉第六次当总统后访问中国,不仅说明巴西对华政策稳得很,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奔着更多贸易协议来的。巴西能源部长西尔韦拉之前就说过,特朗普瞎折腾关税战,对巴西来说反倒是“机会”。
这话可不是白说的,就在四月中旬,中国短短三天就从巴西火速扫了至少四十船、差不多240万吨大豆,要知道,以前中国饭碗里的大豆,美国可是主要供应商。 这回尝到甜头的巴西,门儿清,赶在中美彻底“重归于好”之前,得多捞点实在的订单。
卢拉团队这次的胃口不小,合作清单上的项项都是硬菜。传统农产品和矿产自然少不了,比如多卖大豆、牛肉、铁矿石给中国,巴西还想签长期供货合同,顺便让中国对巴西肉类再多开点绿灯。
新能源和绿色经济这块,巴西更是盯得紧。 他们国家大概七成的锂矿都卖给了中国,好几家中国车企琢磨着在巴西扩大投资建厂,风电、光伏这些清洁能源合作也是热门。中国已经掺和了巴西阿苏港的天然气发电项目,往后在可再生能源上,指不定还要加码。
合作的“深意”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巴西还想在半导体上跟中国拉拉手,希望中国半导体企业能过去投资,帮他们建自己的芯片厂,好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这还不算完,中国企业还可能参与巴西的5G网络建设、智慧城市项目,甚至是在“新工业计划”里修路架桥,比如那个传了很久的跨亚马孙铁路项目。
想想看,巴西前总统罗塞夫现在可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行长,中巴两国估计还要在这个框架下搞更多融资合作,一起琢磨怎么推进“去美元化”。 这盘棋,下得可真够大的。
中巴这你来我往的深度合作,对美国的影响可不止一点半点。首先,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后花园”地位,怕是要松动了。 巴西明说了,不在中美之间站队,还要推本币结算,少用美元,这对美国在拉美的经济话语权,是个不小的挑战。
其次,美国费老大劲搞的“对华科技封锁”,可能要打折扣了。巴西对中国半导体技术那么上心,还想在5G、人工智能这些前沿科技上合作,这不是明摆着给美国的封锁网开了个口子吗?
再有,全球供应链重组这盘大棋,也受影响了。 美国天天喊着“友岸外包”,可巴西这种资源大国要是还那么依赖中国市场,这“友岸”的圈子还能画多大?万一中巴在锂、稀土这些关键矿产上再搞点大动作,美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压力,恐怕又要上一个台阶。
迟到的“善意”
所以说,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摩擦里这番让步,可能真有点晚了。当中美还在那儿为恢复点贸易常态磨嘴皮皮的时候,其他国家早就看明白了风向,闷声发大财,积极拓展跟中国的合作。
前脚加拿大刚从中国那儿拿了几百万桶原油订单,后脚阿联酋就签了数千亿的液化天然气大单,现在巴西总统卢拉更是亲自带队上门“抢生意”。
这已经不光是“截胡”美国订单那么简单了,背后反映的是全球经贸合作格局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
这对华盛顿来说,信号再清楚不过了:中国的合作伙伴从来就不缺,单边施压、搞市场壁垒,只会把订单拱手让人,说不定接盘的还是自己以前的“铁哥们”。
世界经济这盘大棋,棋子的位置和能量都在悄悄变,已经不是哪个国家想凭一己之力就能说了算的时代了。 未来的贸易格局,想轻易回到过去?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