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卸任了
创始人
2025-05-06 19:44:16
0

4月30日,范琨卸任了全部基金,理由是“休产假”。

休产假卸任全部基金?这事儿还真不常见。

以华夏基金的刘平为例,

2021年9月,也公告过休产假暂时离开,但当时是增聘别人共管,刘平并没有卸任。

工银瑞信也是同样操作,

2022年3-6月,赵蓓休产假时增聘谭冬寒共管,赵蓓也没有卸任。

而且这两位都是公告休产假后才增聘的共管基金经理,范琨则是提前半年就增聘了,公告休产假后直接卸任全部基金。

再看融通基金之前的操作,

2022年1-8月,何博休产假,当时的操作也是增聘共管基金经理,何博并未卸任。

另外,在范琨增聘后,机构资金也纷纷选择赎回。

融通内需驱动,机构持有份额从7.9亿份降至1.7亿份,机构净赎回77.9%。

融通成长30,机构持有份额从5.7亿份降至1.8亿份,机构净赎回67.4%。

融通慧心,机构资金选择全部赎回。

春江水暖鸭先知,范琨的这次卸任处处透露着“不一样”...

01

先回顾下范琨的操作,

以她管理时间比较长的“融通内需驱动”为例,任内基金涨了99.61%,同类前4%,跑赢“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78个百分点。

而且回撤控制的比较好,范琨任内基金最大回撤21.43%,约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的一半。

操作上,

范琨是化工研究员出身,周期背景,风格比较灵活,投资方法是“以价值投资为主,自下而上选股;辅以趋势投资,增加组合的弹性”。

她会做行业轮动。

2021年的化工行情、2022年的油运行情(交通运输)都把握住了,2022年下半年重仓出版(传媒)、电信运营商,吃到了2023年初的AI行情。之后,转向公用事业、黄金(有色金属),也在行情主线上。

所以看业绩,2021-2023年,“融通内需驱动”连续3年同类前20%。

也会择时。

2022年之前挺频繁的,基本上每个季度仓位都会又较大变化。2022年之后,择时周期拉长。

换手率也偏高,会做一些交易。

2023年上半年之前,“融通内需驱动”换手率最低542%,最高1121%。范琨交易挺频繁的,十大重仓股也经常换。

总的来说,

范琨是周期背景出身,擅长行业轮动,也会择时+做交易,把握住了过去几年的行情,收益比较高。也控制住了回撤,基金最大回撤约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一半左右。

02

和范琨收益、回撤、操作风格接近的基金经理都有谁呢?

我也筛选了下,主要是这些:

(1)董辰

董辰曾是长江证券煤炭首席,周期背景出身,投资方法是“基于公司质量、景气度、成长空间等做性价比选择”。

他将股票分为两类:金融周期类,自上而下,先看宏观和行业的机会,再选股票;非金融周期类,则是自下而上做个股挖掘。

会择时,在管理规模不大的2020年和2021年也做交易,因为重仓有色(黄金+上游资源)把握住了长线行情,表现比范琨还要更好一些。

(2)杨金金

杨金金也有周期背景,研究员期间覆盖了家电、机械、有色、化工、农业等多个行业。

也会择时和做交易,2021年交易做的好,还是当时的“画线派”基金经理。

之后,持仓转向了“公用事业+黄金”,也抗住了市场的回调。“交银趋势优先”2021年以来涨了67.27%,最大回撤22.37%。

(3)胡中原

胡中原擅长大类资产配置,投资方法是“择时+行业轮动”,以赚行业β收益为主,对个股α收益没有明显追求,自上而下做行业景气度投资。

对于成熟行业,关注所处的周期位置、估值水平,越跌越买,买在长周期的底部。对于新兴成长行业,关注行业成长空间,右侧择机介入。

2020-2021年上半年,重仓医药、食品饮料、电子、新能源。

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逐步把仓位转到新能源上。

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重仓方向又换成了机场、航空、旅游等后疫情品种。

2023年后,大仓位买AI,仓位基本集中在通信、传媒、电子上。

过去几年的几轮大行情,胡中原都有参与。

也会择时。

2021年下半年到2023年,股票仓位保持在40%+位置,低仓位熬过了熊市。2024年1季度大幅加仓,而且是加仓AI,又吃到一波行情。

所以看净值走势,胡中原表现其实也比范琨好一些。

(4)刘旭

刘旭就比较简单了,择时幅度不大,换手率也不高,纯纯的价值投资,不考虑宏观,也不考虑行业,就是自下而上,基于企业长期价值做研究和投资,长期持有。

看投资方法,两人的相似度不高,但业绩相似度还是比较高的,都走出了稳定向上的净值曲线。

原因是刘旭也做行业轮动,选的行业跟上了市场节奏。

2018-2020年重仓食品饮料,吃到了一波大行情。

2020年下半年后,重仓机械设备,没错过大制造行情。

2022年重仓电信运营商,2023年下半年后加仓家电,也抓住了行情。

(5)徐亦达

徐亦达的投资目标是找到高性价比的行业,追求高赔率的基础上去优化胜率。

擅长行业轮动,2022年底重仓计算机、电子,吃到了2023年上半年的AI行情。

之后转向保险+黄金,也有不错表现,也有一定的择时操作。

所以,看净值曲线,和“融通内需驱动”蛮接近的。

(6)高楠

还有高楠,他也是行业轮动+交易+择时的高手,但因为中途跳槽没有被筛选出来。

左侧操作,布局基本面改善+业绩爆发的机会,挖掘具备预期差的个股。2018年底布局猪周期,2019-2020年的核心资产牛市中布局消费、医药、科技,2021年有布局新能源,抓住了几波大行情。

2023年12月在永赢基金复出后,先轻仓躲过了2024年初的下跌,等行情企稳后又快速加仓,没过错反弹行情。

看业绩表现,高楠职业生涯曲线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有非常明显的超额收益。

最后说下,

我们新建了“粉丝群”“投顾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入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右下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代主席 广西日报消息,7月3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广西人民会堂举行。会议决定任...
海南自由贸易港板块7月3日跌0... 证券之星消息,7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2%,ST智知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雷军:等不及小米YU7可选小鹏... ► 文 观察者网 潘昱辰 7月2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直播中表示,小米YU7排队确实比较多,如果用...
美上市公司正加速构建比特币储备... 财联社7月3日讯(编辑 周子意)美国上市公司正在迅速建立比特币储备,购买的比特币数量已经连续第三个季...
中国跨境电商掘金俄罗斯市场:合... 2025年,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800亿美元大关,但浙江卖家李老板的遭遇仍为行业敲响警钟——因未办...
2018-2020年基金投资:... 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中,志海俱乐部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 2018 至 2020...
锦江酒店即将开启港股IPO,或... A+H股两地上市的策略,或者也从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其未来战略的走向。 2025年,越来越多的内地消费企...
继续停牌!上纬新材控制权“神秘... 7月3日盘后,上纬新材(688585)公告,此前因公司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
东湖高新:参与出资设立东高前沿... 人民财讯7月3日电,东湖高新(600133)7月3日晚间公告,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湖北夏创...
中金、华泰、中信、招银国际4家... 财联社7月3日讯(记者 陈俊兰)2025年,港股IPO开局便迎来开门红,随着上半年收官,港股IPO更...
10万现金门槛!央行出手严管贵...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的通知...
多股涨停!A股强势板块,全线爆... 今日,A股稳步上攻,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等纷纷创出阶段性新高。成交进一步下滑至...
拟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盘中暴... 7月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不过,截至发稿,上证指数飘绿。 盘面上,海洋经济概念股走高,深海科...
有望突破50亿!郎酒“河南速度... 6月26日,郎酒河南郑州市场推介座谈会上,郎酒销售公司河南区域负责人透露,2024年,郎酒在河南的营...
2025最新版!【小红书全球购... 想在亿万流量的小红书全球购分一杯羹?美妆品牌们注意了!入驻不是填个表那么简单,稍有不慎,钱花了、时间...
虹软科技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 7月3日,虹软科技大宗交易成交198.18万股,成交额8010.51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38.61...
声声相通 | 调研特辑:高品质... 汲取特区创新动能 赋能副中心产业跃升 潞城镇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科长 郭超 解码创新引擎,驱动产业跃升之...
国内Agent赛道最大融资为什... 文:王智远 | ID:Z201440 昨天有条融资新闻,不知道你有没有刷到。 企业级 AI Agen...
深度揭秘小米家电:9年毛利率增...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李保铭 仅有12年家电从业历史的小米,竟然成为一众家电大厂...
金价站上3300美元/盎司,有... 图源:图虫创意 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催生了黄金回收市场的火热。 近日,有浙江温州的消费者将持有的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