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与质量双领跑!伊利最新交出的财报,再次展现了乳业龙头穿越周期的韧性与引领行业向上的信心。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经营规模与经营质量双领跑。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逆势双增,业绩企稳向好。
在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下,伊利全品类矩阵组合发力,全面实现行业领跑,均衡发展优势也愈加凸显。2024年,基本盘液体乳规模优势持续扩大,稳居行业第一;第二增长曲线奶粉业务持续逆势增长,整体销量稳居中国市场第一。
而作为既有优势业务,在冷饮行业整体增长承压的背景下,伊利冷饮业务仍实现营收、市占率“双第一”,连续30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报告期,伊利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7.21亿元,线上、线下营收均位居行业第一。其中,巧乐兹、冰工厂、伊利牧场等品牌稳居细分品类第一。
这一成绩的背后,有伊利主动调整的显著成效,也有伊利围绕市场“真需求”,持续加码发力产品、消费场景、渠道等多元创新的成果。
产品创新方面,在优质技术资源的加持下,2024年,伊利推出的巧乐兹六重巧巧等冰淇淋以全新美味体验赢得市场,成为最具“破亿”潜力的冷饮新明星单品;“甄稀”活菌冰淇淋、“伊利牧场”低糖软芯可可雪糕等新品,持续引领市场健康消费新风向。2025年,伊利聚焦健康美味和丰富口感,持续加码创新,陆续推出了巧乐兹焦糖烤栗口味冰淇淋、绮炫黑巧拿铁味等多款新品,收获市场广泛好评。
同时,伊利正以多元创新深度融入消费者生活。洞察到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追逐与分享欲的需求,伊利绮炫炫玲珑以其独特的一口食“迷你化”创新,创造了全新的工作放松、聚会分享的食用新场景,引领冰淇淋休闲零食化消费潮流。紧抓日益增长的冰品冰饮消费需求,今年伊利冰工厂上新含满冰块的冰杯,可与多种饮料搭配,调制后饮用。冰杯带来的强社交属性,也在吸引着大量年轻人。
此外,伊利还通过开展跨界联名、跨界营销,不断拓宽消费边界,更多的贴近消费者生活。继去年与长隆联名共创新品后,近期伊利高端冰淇淋品牌须尽欢又携手敦煌研究院,推出须尽欢“桃杏不知春”冰淇淋,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舌尖美味和独特的文化韵味。通过现代创意与食品科技融合,在“国韵风骨”气质的加持下,伊利冷饮正以全新的形式走进大众的生活。
除了传统渠道及营销方式外,伊利冰品在会员店也实现战略性突破。精准洞察会员消费需求场景,近期,伊利与高端会员制仓储商店山姆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联合共创的“生牛乳绿豆雪糕”已实现量产,并进驻到山姆售卖,这不仅为伊利冰品在会员系统实现规模化增长打开了空间,也为2025年冷饮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线下渠道突进的同时,在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下,伊利线上渠道也在迅猛发展。据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显示,2024年,伊利冷饮线上营收行业第一。
作为伊利海外业务的主要品类,2024年,Cremo、Joyday等冷饮业务营收增长13%。其中,Cremo冰淇淋近三年销售额持续高增长,一跃成为泰国增速最快的冰淇淋品牌,已跻身泰国冰淇淋市场前三。
从行业来看,经历2024年的下蹲蓄势后,冷饮市场长期向上的空间仍然巨大。据权威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逐年上涨,预计到2028年,这一市场销售额规模将突破700亿元。
在此背景下,已然轻装上阵的伊利冷饮,依托品质的绝对领先优势,以及在技术、产品、营销、渠道等多维创新的全面发力,将开启新一轮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