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亿!
格力电器去年卖的有点少。
321亿!
格力电器卖的少却赚得更多了。
111亿!
格力电器又开始壕气分红了,去年累计分红近168亿元,刚过古稀之年的董明珠大约能分3个亿。
有志不在年高,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过古稀者不在少数。
前不久,71岁董明珠开启其在格力电器董事长的第五个三年任期。不过,这次格力电器总裁终于换人了,这家白电巨头的管理层正式迈入“后董明珠时代”的过渡期。
值得一提的是,“铁娘子”董明珠人红是非多,往往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不,董明珠前不久的“海归派言论”又上了热搜,网友们议论纷纷。
“格力不招海归”,董大姐敢如此直言不讳,既是对格力价值观的一种坚持,也是相信国内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比国外归来的人才更懂得咱们国家的状况。
当然,留学经历也不等于立场问题,可能企业更看重的是文化认同,另外全球化与家国情怀本应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这次事件再次将格力的人才战略、研发实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
在白色家电赛道,真正的巨变往往都是无声的!
10年前,格力曾是国内家电一哥;10年后,美的才是当仁不让的霸主。而海尔智家一直在两者间穿插。白电三巨头,一家称霸一家追赶,另外一家还在多元化。
那么,“以旧换新”盛宴下,谁才是中国的“白电之王”呢?
01
超110亿元,后董明珠时代,格力又发大红包了。
前不久,格力电器发布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不过,得益于销售费用大降,其归母净利润反而同比增长了10.91%,录得321.85亿元。
2025年一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约416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约59亿元,同比增长26.29%。
格力电器经营业绩不仅实现了“开门红”,又双叒叕大额分红了。
格力电器宣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11.7亿元。再加上2024年中期已拟分红派现55.9亿元,格力电器去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近168亿元,简直“壕”气冲天!
与此同时,格力电器也完成了一轮权力更迭,71岁董明珠董明珠成功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开启其第五个三年任期,但却卸下了自2001年4月开始一直担任的总裁一职,由张伟接任。
50出头的“老将”张伟为格力电器新任总裁,标志着这家白电巨头的管理层正式迈入“后董明珠时代”的过渡期。
值得一提的是,当被问及管理层年轻化相关问题时,董明珠先来一段“用人不看年纪”的豪言,把“老骥伏枥,少年壮志”展现的淋漓尽致!
紧接着,董明珠就来了个大反转,直言“我们在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因为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这番言论一出,迅速在舆论场掀起波澜。
有网友觉得格力的顶尖技术关乎国安,他们保守用人策略也是情有可原滴。
海归派很优秀,但是格力电器有独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思考,除了专业技能外,还要考虑团队文化的适应性,而格力强调更多的可能是共同价值观吧,所以格力电器本身是没有“海归”基因的;
说实话中国的高校也有能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格力现在拥有的众多专利技术,也是国内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研发出来的,国内的月亮一样圆,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当然更多的网友认为,董明珠的言论伤害了人数庞大的海归群体,并担心可能影响“新海归”就业。更有网友要求董明珠就她的言论向海归群体道歉。
胡锡进这次也没有“偏袒”,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内生式创新”在成熟产业中能够发挥优势,在新兴领域或许更容易陷入“技术孤岛”。
总之,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没有错的,不论在哪里学来的知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们都可以像先辈们那样,创造出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专业技术。
毕竟,只有挑战过自己,才能去挑战世界。
敢说敢干,不计后果,这些都是董明珠的“人格魅力”!
这次,董大姐可能还是想用犀利的言论去“展示”格力,可方法似乎没用正确。
02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格力电器的辉煌,必有董明珠的勋章!
格力电器创立于1991年,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制冷器及家电生产商之一。董明珠2001年4月开始担任格力电器总裁,2006年10月开始担任格力电器副董事长,2012年5月开始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一职,为格力也算是“肝脑涂地”了。
目前,格力电器拥有着全球最大的空调研发中心,16个研究院、152个研究所、1411个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电机与控制)。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累计申请专利12.9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09万件;累计发明专利授权2.59万件,是唯一一家连续九年进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的家电企业。
2012年至今,格力电器实现营收约20667亿元,实现净利润累计约2646.5亿元;过去十年,格力电器为国家贡献了上千亿的税收;近5年,格力电器平均每年股票分红超145亿元。
格力实打实的业绩摆在那里,换个人未必有她做得好。
不过,格力的总营收在2018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紧接着2019年达到2005亿元,但2020年下降14.97%至1705亿元;此后业绩在2023年达到顶峰,营收2050亿,同比增长7.8%;去年营收又再次跌破2000亿,同比下降7.31%;虽说2025年季度业绩取得开门红,但谈年营收还为时尚早。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电器一直具备较强盈利能力,2021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64亿元、245.07亿元、290.17亿元、321.85亿元,同比增长4.01%、6.26%、18.41%、10.91%。2024年为321.85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持续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格力电器的经营现金流大幅向好,净流入金额为110.01亿元,同比增长约4.74倍。
截至今年3月末,格力电器合同负债182.48亿元,预示着还有增长空间。
已年过古稀的董明珠,目前仍是格力电器增长的“领路大哥”。
精神足够年轻,这或许也是董明珠能继续留守董事会的理由之一。
2020年,董明珠开始大力推行渠道改革,在线上发力直播带货、亲自上阵,在线下推进门店模式改革,推动专卖店向体验店转型,以提供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全国统一配送的服务。
在渠道变革推进的过程中,格力经历了经销出走、超级网红王自如、孟羽童的来去,股价从每股40多元涨到每股50多元,又一度跌到每股20多元,如今重新涨回每股40多元。
截止4月29日收盘,格力电器跌0.6%报46.27元/股,总市值2592亿元。
多年来,董明珠执掌下的格力一直在尝试多元化发展,但最为外界熟知的仍然是其空调主业。
格力曾是空调界的王者,但近年来市场地位动摇,连续四年入选世界500强后,却在2023年跌出榜单,又连续二年落选。
目前格力的变革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一,经销商体系改革难度。现有经销商网络体系庞杂,彻底改革需要较长周期;其二,多元化战略成效待验。董明珠主推的“健康家”品牌正面临认知度如何快速提升、依托IP的多元化能否打开市场的双重考验。
03
格力电器称,2024年,公司中央空调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一。
有趣的是,这一说法与另一家白电巨头美的集团出入很大。
美的集团在年报中称,公司“在家用空调、干衣机、台式泛微波、台式电烤箱、电磁炉、电暖器、电风扇、电热水壶、空气炸锅9个品类,美的系产品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一”。
至于谁是白电巨头的“老大”,美的早已毋庸置疑。但谁是“空调老大”,格力却表示不服,海尔智家心早跑到国外市场去了。
要说10年前,格力是国内“家电一哥”,可能有争议,但“空调大哥”相信就没有人反对了;但10年后,美的才是当仁不让的霸主。
仅就空调业务的营收而言,格力和美的在2022年全年的差距就达到了157.76亿元。
2023年,美的集团2023年暖通空调业务的收入为1611.11亿元,同比增长了6.95%;格力电器同期空调业务收入为1512亿元,同比增长12.13%,占总营收比为74.14%。双方仅针对空调业务的营收差距缩小到了99.11亿元。
但占比七成营收的空调业务,是格力的绝对核心业务;而美的集团,早已发展成为家电市场巨无霸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白电三巨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了。
财报显示,202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900亿元,同比增长-7.31%;归母净利润321.8亿元,同比增长10.91%。
财报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实现营收2860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12.92%。
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4091亿元,同比增长9.47%;实现净利润385.4亿元,同比增长14.29%。
可以看出,格力营收最低,但净利润惊人;海尔智家净利最低,营收却是美的的70%。美的摊子最大,营收最多,赚钱能力也在变强。
市值方面,格力2592亿、海尔智家2349亿、美的5687亿元,美的白电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格力想在空调领域重现辉煌,就必须得先与美的争的“头破血流”;海尔更像是家里“外出打工”的老二,虽没老大有名,却已走出了自己的路。
这场“三国杀”估计还要持续很久,你更看好哪家呢?
大型峰会回顾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