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健林说中了!2025年楼市变局已至,这4个信号或将超乎预料
创始人
2025-04-27 11:13:00
0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个话题:房价还会不会涨?直接说结论——别抱幻想了,2024年的楼市,不仅不会涨,很可能还会让人大跌眼镜。你可能不知道,王健林早在五年前就“预判了未来”。他曾表示,全球没有任何国家的房地产可以持续繁荣超过50年,中国已经到了“高原反应”期。

这话是不是很直白——房地产不是永动机,20年差不多就到头了。从1998年房改到2021年楼市见顶,整整20多年,是不是刚刚好?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种种楼市现象,几乎都在印证一个趋势:调整已经不是“短期阵痛”,而是“系统性拐点”。换句话说,过去买啥都涨的时代,结束了。

信号一:新房卖不动,二手房更惨

如果你最近去看房,是不是发现开发商比你还着急?不瞒你说,惠州已经有楼盘直接五折卖房,这不是开玩笑,是开发商实在扛不住库存和资金压力了。而二手房市场更别提,即使在魔都上海,想卖房?房东不降个几十万,根本没人理你。

现在买房的人少了,不是大家不想买,是真买不起了。疫情之后,很多家庭收入缩水、还债压力山大,原本的买房计划只能往后拖。再加上“房住不炒”的基调越来越坚决,投资客大撤退。连炒房的人都不来了,还指望房价暴涨?真没戏了。

从数据来看,今年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持续下滑。以广州为例,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3万套,但成交量却寥寥无几。很多房东为了尽快出手,只能不断降价。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让房价很难有上涨的动力。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育率的下降,未来住房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房价想要上涨,难度可想而知。

信号二:烂尾楼风险扩大,谁还敢接盘期房

现实比想象更残酷。很多地方新房卖不动,开发商资金链绷紧,最后房子建到一半烂尾了,购房者欲哭无泪。你可以自己想一下,现在谁还敢轻松签下期房合同?没信心的背后,是太多真实案例在打击信任。买房最怕什么?怕付了钱拿不到房,怕买的是麻烦不是资产。如果期房都没人敢买了,那开发商的日子只会更难,房价往下掉就是迟早的事。

烂尾楼问题不仅影响了购房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信誉。一些购房者为了买一套房子,掏空了多年的积蓄,甚至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结果房子烂尾了,钱没了,房也没了。这种打击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

而且烂尾楼问题的存在,也让很多人对房地产市场失去了信心。他们担心自己买的房子也会成为烂尾楼,所以不敢轻易出手。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房价越跌,购房者越不敢买,开发商的资金压力越大,烂尾楼的风险也就越高。

信号三:泡沫太大,怎么可能不破

说实话,我们的房价收入比早就失衡了。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15以上,有的甚至20;一线城市更夸张,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有的家庭不吃不喝要干40年才能买套房!你觉得这合理吗?说到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拿来压垮年轻人的。如果房价和收入持续脱节,结果只有一个:泡沫破裂、价格回归。

房价泡沫的存在,让房地产市场充满了风险。一旦泡沫破裂,房价可能会大幅下跌,给购房者和开发商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房价泡沫还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会对上下游产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因此,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来抑制房价泡沫的膨胀,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信号四:政策调控持续,市场预期改变

除了以上三个信号,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在影响着楼市的走向,那就是政策调控。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同时,政府也在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增加住房供应,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

政策调控的持续发力,改变了市场的预期。过去,很多人认为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所以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但现在,随着政策调控的不断加强,人们开始意识到房价不可能一直上涨,房地产市场也存在风险。这种预期的改变,让购房者变得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跟风买房。同时,也让开发商更加谨慎,不敢轻易拿地开发。

那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很多人问:“是不是应该赶紧抄底买房?”我们的建议很简单:别着急,不要被“抄底”的话术带节奏。这轮楼市调整,还没到底。更何况,刚需买房更应该关注稳定性和居住质量,而不是幻想房价能涨回来。还有人说:“我家里有好几套房,要不要先卖一套?”如果你真是多套房持有者,那确实要警觉了——早做准备,才不会被动挨打。

王健林提前五年就转型,轻资产、降杠杆,今天看来,是不是非常明智?这背后不是运气,是认清周期、果断行动。你我也一样,面对2025年的楼市,我们不恐慌,但也不能盲目乐观。看清趋势、做好准备,这才是应对变化的最好方式。你怎么看现在的房价?你还打算买房吗?欢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抢装红利下,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 其去年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月25日晚,阳光电源同...
六盘水高新区税务分局即将全面上... 近日,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分局举办“纳税人参与度积分制”小程序推介会,通过政策解读、功能演示...
百亿A股,业绩“大变脸”! 【导读】百亿市值通化东宝,业绩大“变脸” 中国基金报记者 安曼 4月27日晚间,主营胰岛素产品的 通...
商务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
2025年首季净利润增长53%... 4月27日晚,锡业股份(000960.SZ)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这场招商大会... 昨天(26日),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开幕。新兴产业及新政策是外商普遍关注的焦点。外资企业代表表示...
兴源环境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 雷达财经 文|杨洋 编|李亦辉 4月27日,兴源环境(300266)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长和港口...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就长和港口交易事回答了记者提问。 有记者问: 据《华尔街日报》4月16日...
大模型爆改“智慧家”,AI A...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冯羽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早晨7点,你从智...
宝安制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从广受喜爱的北鼎养生壶到亚马逊办公家具类目销量前三的西昊人体工学椅,再到连续6年稳居全球运动相机市场...
刘强东:这家店再免佣金一年,未... 京东外卖再传大消息。 4月27日,有消息称,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朋友圈发布动态,公开支持一家餐饮商...
中介告诉我房东肯降价了,但我又... 1 上周末,一位接待过叶女士的中介给她打电话“报喜”,说她之前很喜欢的那套房子降价了,问她有没有时间...
传Manus母公司完成7500... 报道称Manus母公司获得Benchmark领投融资,估值飙升至5亿美元 据证券时报,Manus的...
马斯克的平衡:削减政府预算16... 【川马闹西风】第132期,20250427,ph 昨天,看到有媒体对马斯克担任DOGE部长近100天...
全球经济体系重塑 如何把握投资... 作者 胡群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用好...
“固收+”基金凭实力“圈粉” ... 本报记者 王宁 今年以来,“固收+”基金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和认可,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凭借“固收+”基金实...
徽商银行:六年回A未果,内部现... 日前,作为第二家赴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徽商银行披露了2024年财报。虽然在2024年,徽商银行的资产...
美国政策“反复横跳”让黄金坐上... 这周,黄金走出了“过山车”行情,几乎每天都会上一两个热搜。先是在北京时间22日,国际金价一度突破每盎...
好博窗控IPO:信披或有出入遗... 本文授权来自《中国民商》 作者:尹 燃 编辑:蒋希音 2023年6月27日,系统门窗控制装置及整体方...
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6部门最新... 今天(27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一、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