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部长谈文旅热“温差”现象:消费升级引发市场分化,文旅市场大有可为|两会声音
创始人
2025-03-13 22:52:41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两会报道

最近两年,文化和旅游消费呈现出快速复苏且持续火热的发展态势,旅游数据不断刷新纪录。然而,在此过程中,却呈现出一种“冷热不均”的现象:热门路线、景区和场馆人潮涌动,一票难求;而另一些冷门景点却依旧冷清,游客寥寥,甚至部分旅游企业因经营困难陷入破产重整。这种 “冷热不均”现象为何会出现?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文旅热”中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感受有“温差”的现象作出回应。

他指出,“温差”现象背后是文旅消费升级导致的市场分化。“温差”实际上是一种压力,倒逼文化和旅游企业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孙业礼指出,消费不足是当下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强调,对于扩大消费,文化和旅游大有可为。

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热门、冷门景点真正的差距不是资源,而是体现在内容和运营上。热门景点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成为一种“情绪符号”和“社交货币”,例如西湖代表“诗意”,故宫代表“文化”,敦煌代表“信仰”;而冷门景点大多只是一个“地理位置”,停留在传统观光模式,缺乏文化IP和情绪价值的绑定。

“温差”倒逼文旅企业适应消费需求升级

“去年的文旅业延续了火热发展的势头。”孙业礼介绍称,去年文旅业整体人财两旺,既旺丁又旺财,既增收又增利。他举例称,去年一到小长假,著名的旅游景区,几乎所有人都在喊“我们这个地方好像来了1亿人”;著名的旅游景点、博物馆、大型演唱会都是一票难求;除此之外,像原来比较冷门的文化夜校、老年夜校都是一座难约。

数据显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约6%。在文旅部门审批备案的经营主体有31万家,同比增长了约4.7%。旅游方面,去年国内旅游规模达到了56亿人次,同比增长近15%;国内旅游花费5.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7%。入境旅游方面,去年入境旅游人次约1.32亿,花费接近1000亿美元。

从盈利的情况看,去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利润约1.3万亿元,营收利润率超过9%;A级旅游景区的门票收入、度假区接待收入、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都在10%以上。

不过,尽管整体行业表现亮眼,但不同地区和企业的感受存在明显差异。孙业礼也指出,文旅的热度不一定看数字,每个人、每个企业也都有不同的体感。他分析认为,这种“温差”现象背后是文旅消费升级导致的市场分化。

他指出:“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升级。简单来说,过去消费的是实物,现在主要消费的是服务,过去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价值,现在更看重产品的文化品质,看重它的审美价值、情绪价值。如果说过去是为了需要买单,现在主要是为心情买单,我花钱不只是因为我有需要,更主要的是因为我高兴、我热爱,这是一个变化的情况。”

从市场表现来看,凡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的情况,不断推出新产品、新设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企业,如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凤冠冰箱贴,以及云南的“旅居云南”项目,都取得了显著的盈利。

孙业礼进一步强调,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不断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他举例说明,一些结合文化、旅游和科技结合的新作品、新产品,如沉浸式体验、沉浸式演出和《哪吒2》等动漫电影,因其创新性和高质量而受到市场欢迎,实现了高额演出收入和票房。相反,如果跟不上人民群众这种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变化情况,不能主动去推出优质产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你的产品没有特点,又没有好的服务质量的话,那老百姓就不买单、不买账。

“文旅行业内的‘温差’实际上是一种压力,倒逼文化和旅游企业不断适应消费需求升级,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推动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各个地区和企业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孙业礼总价说。

霍虹屹认为,当下的文旅消费正在从“流量时代”进入“场景时代”。冷门景点并非没有价值,而是缺乏“内容包装”和“场景创新”。如果能找到一群对的用户,用一场对的体验,创造一种对的情绪共鸣,就能成为下一个“超级IP”。

扩大消费,文旅大有可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并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具体措施。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孙业礼表示,当下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消费不足。扩大消费,文化和旅游大有可为。

对于如何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孙业礼表示,已逐步明确了一些工作的着力点。文化和旅游消费群体多元、场景丰富、链条很长,可以说几乎没有增长的天花板,文化和旅游消费在扩大消费方面确实大有可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对于推动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应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首先,要加强规划引领,推动把文化和旅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衔接,从而从战略布局上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留出空间,在宏观政策上予以支持。同时,我们也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一城一策”“一地一策”,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政策支持。

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下一步将从金融、财税各个方面争取更多的支持,加快把短板和弱项补齐。

此外,要加快培育新的业态。“这些年文化和旅游领域不断涌现出像低空观光、海洋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的业态。对这些新的业态,我们将采取包容审慎的理念,逐步地完善服务引导管理的政策,为新业态的竞相迸发创造一个好的条件,特别是要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企业与科技的结合,使科技这个最大的变量能够为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加速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惊喜。”孙业礼指出。

他还指出,要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任何一个支柱产业都要有实体经济,要有一批优秀的企业作为支撑。优秀企业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的市场秩序。“这些年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说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大家反映强烈的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特别是强迫购物,损害游客的旅游体验,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恶化当地的营商环境,也损害地方的形象。看到这些案例以后,感到令人气愤,但是又屡打不止、屡禁不绝。”

他透露,今年文旅部将准备采取专项行动对此进行治理。一方面,加大打击惩治的力度,同时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标准引领;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诚信文化,争取多管齐下铲除这样的顽瘴痼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农信改革升级 本报吕梁讯 近年来,石楼联社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考核激励,每日动态监测业务数据并制定次日营销计划,形成“...
佳兆业集团:预期2024年度取... 观点网讯:3月24日,佳兆业集团发布盈利警告,预计本年度亏损不超过人民币300亿元,较上一年度亏损净...
远洋服务变阵|年报风云⑥ 文/乐居财经 徐酒眠‍‍‍ “2025年我们对第三方拓展定位为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预期实现1个亿的合...
香港2月出口货值同比升15.4... 香港3月25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5日公布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据,2025年2月香...
泰豪科技拟购买江西泰豪军工集团...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4日讯 泰豪科技(600590.SH)今日盘后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
​A股分拆上市,新案例! 【导读】诺力股份拟分拆控股子公司中鼎智能至港交所主板上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闻言 3月25日晚间, ...
力拓集团CEO石道成:全球锂年... 来源/21能闻(nengwen-21) 作者/曹恩惠 白杨 编辑/骆一帆 孙晨阳 图源/21能闻 力...
CoreWeave:AI算力新... 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中,一家名为CoreWeave的新兴公司悄然崛起,正在挑战传统云计算巨头的地位。...
2024年全球风险投资格局-对... 报告由摩根大通发布,分析了全球风险投资格局及其对软件与安全领域的影响,涵盖投资趋势、重点领域、并购活...
“不到1个月,外卖订单蹭蹭往上... “在其他平台卖200单的利润,京东只要40单就能做到!”北京一家烧烤店老板感叹,在加入京东外卖后,门...
最高可贷5000万元!金融助企... 记者24日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在原有小微企业基...
晨光股份2024年净利14亿减... 挖贝网3月25日,晨光股份[603899]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42.28亿元,...
3月25日ETF晚报丨三大指数... 一、ETF行业快讯1.三大指数涨跌互现,煤炭板块ETF涨幅居前 今日,三大指数涨跌互现,上证综指较前...
爱科赛博涨3.40%,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3月25日,爱科赛博涨3.40%,成交额1.02亿元,换手率4.30%,...
海尔智家副总裁宋玉军要让用户“... AWE2025圆满闭幕,作为一年一度的家电、智能家居及消费电子盛会,千余家参展企业汇聚上海,共同见证...
买房,可7天无理由退订? 买房,都可以7天无理由退订了?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落实购房订金保护期...
毕节房产评估哪家好 这是(tel15828298733)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毕节这座充满潜力的城市,房产市场...
仅3天!人气高标“筹码”已换2... 财联社3月25日讯(编辑 梓隆),今日(3月25日),市场热股邵阳液压盘中巨震,截至收盘,其全天成交...
招行生命线零售业务不良率上升,... 3月25日,招商银行(600036)披露了2024年财报,而截至当日A股收盘,该行股价今年以来的涨幅...
兢强科技:经营性现金大幅流出仍... 近期,铜陵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兢强科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北交所IPO上市,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