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区块链金融应用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51页
《区块链金融应用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研究报告》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发布,对区块链金融应用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旨在为产业各方提供风险管理参考,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稳健发展。
1. 风险概述:区块链金融应用安全风险涵盖技术性与非技术性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扩散性等特征。这些风险会损害数据安全、降低用户信任度、破坏金融生态并增加金融机构合规成本。因此,防范风险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保障数据安全、维护用户信任、保护金融生态系统以及减轻金融机构成本压力。
2. 风险分类:从技术开发、金融业务、法律合规三个维度进行风险分类。技术开发安全风险包括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合约层、应用层和跨链安全问题;金融业务安全风险涉及信贷风控、欺诈洗钱、大宗商品仓单交易等方面的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包含跨境法律风险和数据泄露风险。
3. 风险分级:依据多维评估、动态评估、分级管理、提质增效的原则,从影响范围、技术难度、攻击后果、应对措施等要素出发,将风险分为一至四级。不同层级风险有着不同的定义、影响程度和防护难度,且在新技术应用、安全事件发生、防护措施升级等情况下需重新定级。
4. 风险管理与防范建议:一是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化底层技术,参与开源社区建设;二是重视安全审计,涵盖技术、金融业务和法律合规层面;三是提升运营安全保障能力,平衡安全性和易用性,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四是加强用户身份认证和交易监控,从技术、金融业务和法律合规层面共同发力。
5. 总结:对区块链金融应用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分级,能助力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风险、满足合规要求。通过上述研究和建议,有助于提升区块链金融应用的安全性,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