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原财经
周大福的泪,老铺不懂。
奢侈品祛魅,黄金血脉觉醒的第一个受益者——老铺黄金。
“性价比、保值率高出天际”,“一千多一克,谁买谁怨种”……在冷热两极的评价中,老铺黄金一路狂奔。
曾经热衷梵克雅宝和卡地亚的贵妇们,纷纷移情别恋,11万的金龙香囊吊坠,20万的金鸳鸯,40万的玫瑰花窗项链......通通抢购一空。一个消费满6万赠送的3层首饰盒,就构成了不少人氪金的理由。
中高产的消费热情让老铺成为黄金界独树一帜的顶流。
从2024年6月上市至今,公司股价涨幅超400%,对应市值大涨500亿港元,也让老板徐高明的身家半年多时间就涨了21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1亿元)。
01金饰中的异类
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金条及金币消费量为282.721吨,同比增长27.14%。但与之相对的是,黄金首饰消费如坠冰窟。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金饰消费总量同比下降12%至459吨,中国市场金饰需求同比下降23%降至373吨。金价一年飙涨40次,很多传统金店却过得不容易。
比如金店领军者周大福财报显示,三季度其内地营业额同比下降19.4%,半年内关闭200多家门店。老凤祥三季报也显示,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5.28%、14.2%。周生生、周大生等传统金店,业绩和股价也在跌跌不休。
然而有一个小众品牌却在其他金店纷纷关店的当下,加速拓展市场。它打破了黄金克重定价的规律,“一口价”逻辑把黄金的客单价卖到了一千到两千,卖出了同行4倍的毛利。闷声赚大钱,碾压所有竞争对手,风头甚至让一众国际顶尖奢侈品眼红。
它就是“黄金界的爱马仕”——老铺黄金。
▲图源:老铺黄金官微 “老铺点钻”系列
早上6、7点,在北京的SKP、广州的太古汇、深圳的万象城等高端商场的店门口,贵妇们早早排起了长队,只等着9点第一个冲进去拿号。
“见过排队买面包的,没见过排队买黄金的。”
“只要商场一有活动,啥啥都抢没了,不早点来就得等着预订。”
数据也验证了老铺黄金的“火爆”。据老铺黄金披露,2024年上半年其营收、净利润分别为35.20亿元和5.8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48.3%和198.8%。
2022年和2023年,在中国所有黄金珠宝品牌中,老铺黄金单店收入排名第一。2023年老铺黄金创下“32家店年营收32亿元”的神话;有投资人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老铺黄金当年消费100万元的客户有500位。
不得不说“SKP贵妇们”的消费力着实惊人。
它的镇店之宝,一尊8000多克的佛像,售价高达1000万元,是店内最贵的黄金单品。
此外,老铺黄金门店员工称,在品牌历史上,价格只有上涨没有下调过。
同样是卖黄金饰品,为什么成立仅8年的老铺黄金这么能赚钱?
02老铺炼金路
尽管名字叫“老铺”,但老铺黄金在业内却是个“后生仔”,始创于2009年,公司正式成立于2016年,至今,年8岁有余。
老铺黄金的幕后操盘手徐高明也不是什么高人,而是科员辞职创业,由畜牧水产业转行而来。
相比奢侈珠宝“一颗恒久远”的钻石叙事,老铺所处的金器赛道主打一个金价公开透明,说白了大家就是“金子的搬运工”,赚个工费而已。
但老铺的管理层却明确“要和梵克雅宝一样高端定位”。
作为黄金“奢侈品”,老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定价足够贵。当然,你能走进老铺,自然也默认了它的高溢价。
老铺有个三不原则:不卖硬金K金,专做古法足金;不按克卖,按一口价;不做加盟,只做直营。
古法黄金这条正确赛道,是老铺黄金能够赚钱的关键。
何为古法黄金?即用失腊、搂胎、锤揲、花丝、錾刻、镶嵌、修金等非遗古法,让黄金呈现出哑光质感的工艺。在各类公开资料中,它多次提到了它的“中国宫廷古法制金工艺”,产品形态比同行的镶嵌产品更精致。
具体到产品上,真正支撑起老铺黄金暴利的有两大类,分别是足金黄金产品和足金镶嵌(钻石或宝石)产品。
老铺的古法黄金饰品很贵,基本万元起步,绝对值得一个「黄金刺客」的称号。
▲图源:老铺黄金天猫旗舰店截图
周大福们玩不转的钻石镶嵌的款式更贵,一条老铺黄金大号25.9克金的玫瑰花窗项链,定价能达到39200元,即使这样,消费者依然热情高涨。可谓“汝之砒霜,吾之蜜糖”。
由于足金镶嵌产品的设计和工艺复杂,毛利率基本维持在45%左右,这也为老铺迎来丰厚的收益。据悉2021-2023年,老铺黄金的足金镶嵌产品收入分别为6.03亿元、6.30亿元、17.81亿元;总营收分别为12.65亿元、12.94亿元、31.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8.6%。
在北京门店里,张楚楚拿起一条畅销款金刚杵吊坠,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入手了。她说金刚杵在佛教中是一种足够坚硬的物质,能够击破一切魔障。
张楚楚还看中了点钻葫芦,寓意福禄双收,有金有钻还谐音“有进有赚”;蝴蝶则谐音“福叠”,福气叠满;三元金豆荚寓意收获满满、多子多福,每一款都自带好彩头。
“神秘玄学寓意+华美技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铺黄金至少是一件保值的奢侈品”。
老铺黄金风格上主打一个“书香门第有文化”的感觉,装修风格采用中式书房设计加大量的黑色元素,浓浓的“中式老钱风”。甚至偷师LV设有专属茶室,有博主在小红书晒出了自己在老铺黄金茶室喝茶的照片,“金器茶具,泡出的茶更香了”。
除了常规的饰品,老铺“小黑屋”里还有供人放在家里把玩欣赏的“文玩系列”“收藏系列”,精美的金龙金凤、万年如意、麦穗貔貅、清竹金笔、黄金核桃,明代“凤冠霞帔坠子”为原型的金龙香囊、取型于清代惠逸公的逸公壶,35万元的黄金首饰盒,68万元的越王宝剑,让你想把博物馆文物买回家的冲动成为现实。
▲图源:小红书
被邀请进这个小黑屋,氪金门槛大概是十几万元,更重要的是,感觉上「你和外面那些顾客从此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老铺黄金的定价模式和传统黄金品牌不同。
打破传统黄金饰品“克重数*当日金价+加工费”标价的方式,直接按件卖,一口价模式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老铺黄金还有几个特点,会绝版、折扣清晰且少,此外还学习奢侈品一年差不多涨价2-3次。
为了维持高端人设,在选址上,老铺基本对标国际一线大牌,专门挑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贵的地方开,且坪效惊人;现有门店极少,目前的30余家全部直营。
事实证明,用奢侈品的方式卖黄金非常成功,老铺黄金的整体毛利率能够稳定在40%以上,远高于老凤祥的10%,也比周大福周生生高出不少,妥妥的大赢家。
03神坛之外
卖克价破千的黄金,老铺黄金成功被推上了神坛,但神坛之外的老铺,并不能高枕无忧。
其一,随着古法金热度不断增加,这个小众市场早已经是一片红海。
我国黄金产业链中游企业集中度低,以中小企业为主,未形成强势大代工商。中小加工厂,在黄金饰品的工艺上缺乏品牌和商标保护。
各大黄金品牌都在加速加入古法黄金赛道跑马圈地,比如周大福推出类似的“传承系列”,欲分一杯羹。现实中还有水贝这种万物皆可平替的神奇存在。任何一个黄金款式,在水贝几乎都能加工制作,古法金的护城河难以真正筑成,一路下滑的市占率就是证明。
社交媒体上有人发出了老铺黄金产品原版和水贝平替的对比图,称虽然细看工艺有差异,但价格上的差异更大。
其二,老铺黄金的净利润虽然大幅增长,但现金流吃紧,恐怕只是纸面富贵。
拿2023年数据来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流净额呈现负值,从之前的1亿元、1.5亿元,下降到-2920万元。这主要是由于存货和应收账款显著增加导致其现金流入减少。表明老铺黄金的收账能力在减弱,影响了其自生造血能力和盈利质量。
其三,老铺黄金主打高净值人群的高端定位,采用自营的重资产模式,虽有助于把控产品质量和维护品牌价值,缺点也同样明显。
高额的前期投入和持续的资金需求使得扩展门店的速度受到限制,“小而美”虽好,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都无法与周大福等品牌竞争。老铺有部分贵价产品仅供线下门店,甚至仅供消费能力最顶尖的客户,进一步堆高了存货。
此外,自营门店还必须承担租金上涨的风险,这在商业繁华区尤为常见。
第四,老铺黄金被业内诟病的还有重营销轻研发,四成产品为外包这一条。
事实上老铺黄金标榜的古法手工工艺壁垒并没有想象中高,2023年其研发费用率低至0.4%,对比来看,研发费用不及营销费用的一个零头。
而錾刻、花丝等高势能产品的灵魂其实在于“手艺”,此等高难度的工作,非功底深厚的工匠难以驾驭,需磨炼10年以上。这部分人既不能短时间批量培养,市场上又没有现成的,就造成了供给侧受限问题。
基于此,其新产品设计也趋于简单化,还喊了外包来凑数,埋下了质量隐忧。
有人在社交平台爆料,老铺外包的镶嵌产品,频频出现掉钻、变形等质量问题。
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指出,老铺黄金在品牌运作上领先于不少中国品牌,但与国际奢侈品牌之间仍相距甚远,任何产品都不存在绝对不可替代性,相对不可替代的是品牌价值。
如今的老铺黄金站在了奢侈品和黄金的十字路口,是否能诞生属于中国的奢侈品品牌,还要接受品牌持久性、产品创新性和差异化等方方面面的检验。
参考资料:
[1]《月薪几万,买得起老铺黄金?》有意思报告
[2]《老铺黄金离Tiffany,还差一个奥黛丽·赫本》表里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