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管委会在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帮我们对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海河产业基金、海泰资本等多家专业投资机构,为企业注入‘强心针’,还让我们完善发展战略,使向‘新’而行的蓝图更清晰。”在滨海高新区近日召开的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鹏钛存储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天洋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对于硬科技企业来说,发展早期的研发创新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需要资本坚持耐心扶持。目光聚焦高新区,如今耐心资本正在瞄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陪新质生产力爬坡过坎,为科技企业成长撑起一片天。
如今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让高性能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的需求激增。深耕存储领域20多年的鹏钛存储抢抓了先机。“信创产业是高新区的首位度产业,中国信创的两大CPU平台——海光生态和飞腾生态都诞生于此。专注于研发高性能企业级主控芯片的我们看好高新区的各项优势,在此落户也给鹏钛提供了融入核心信创平台的战略机遇。”丁天洋表示,目前企业已在天开华苑园选址,并在高新区引荐下,和京津冀基金成功对接顺利完成融资,将在此打造自主可控的企业级PCIe主控芯片研发和制造基地,积极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主控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力争在企业级主控芯片领域取得更多“0的突破”。
近年来,高新区积极链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吸引和壮大耐心资本,使其敢投、愿投、长投,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迪说:“去年此时,高新区创投社区应势而生。经过一年的发展,已与34家投资、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服务企业,全方位打通金融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关键环节,并发挥‘招、落、投、服’联动优势,打造高新区特色产业集群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高地。”他介绍,目前高新区已设立13只基金,总规模超240亿元,完成了对中科曙光、梦金园、青禾晶元、众泰材料、恒宇医疗等40余个重点项目的投资。
丁天洋口中的京津冀基金,指的是京津冀三省市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共同设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投资总监田方告诉记者:“我们的投资方向既有重大战略项目,也有专精特新项目,这些均与高新区诸多入驻企业契合。当然还有像鹏钛存储这样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项目。鹏钛存储的很多上下游企业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包括中科曙光、浪潮、安擎等。我们此次投资鹏钛存储7000万元,加速其在高新区设立子公司。目前基金与高新区合作,力争通过投资招引推动更多龙头企业落户。”
作为国有资本,丁天洋提到的海泰资本同样以高新区主导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科技投资除了关注不断涌现的科创成果、科创人才、匹配资金和市场规模,更要有耐心,做陪伴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海泰资本总经理李超介绍,“我们持续加大创投基金数量,服务于高新区‘两谷三室’科研成果孵化转化,不断吸引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助力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同时,S基金作为私募股权类资产的流动性解决工具近年来炙手可热。近日科勒资本和海泰资本携手,在高新区落地了本市首只国资参与的S基金。科勒资本投资总监韩思盈表示,期待和高新区深化招商合作,并在盘活区域存量资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做出新尝试,助力高新区和天津建设更完善的私募股权生态系统。
吴迪表示,高新区将持续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并以政策加持打造股权投资集聚新高地,还将继续做强做优创投社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并壮大更多企业与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