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朋友们纷纷夸我有远见又敢于尝试,我告诉他们,其实我最初赖以决策的依据是根本错误的,赚钱完全是运气。我这次微型商业冒险的决策依据是两边劳动力价格的差距,思路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劳动价值论”,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价值,价值决定价格,所以首先从劳动力价格差距来寻找商机。
但事实恰恰相反,我现在还经常穿的一件纯棉衬衫在英国的超市里只卖2英镑,折合人民币27元,类似的东西在北京恐怕至少得100多元。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劳动力资源富余的国家相互恶性竞争,竞相通过出口鼓励措施来试图向西方多卖东西,结果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在西方的价格非常低。这说明,在一个全球化的大市场中,寻找那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恐怕与发财的梦想南辕北辙。
为什么我侥幸挣到钱了呢?答案只有两个字:文化。我所卖的商品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它们在英国之所以会卖十几倍价钱,是因为它们散发着的中国风味与情调,而与生产成本无关。所谓价值之说,不过是学者建构的一个概念以利分析。文化塑造了我们的所有观念、偏好、认同,它赋予生活中的种种对象以意义,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这个概念本质上也是在其中产生的。
仔细分析一下我的销售情况就能进一步明白上述道理:来光顾我生意的人中,(每个人我都询问了他们的购买动机,这可能让我看起来不像商人,而更像搞社会调查的大学生)只有那些接触过中国文化的人才真正掏钱买东西,比如他们有亲戚、朋友或者房客是中国人,或者他们到过亚洲旅游。在不同的商品中,中国结卖得最好,剪纸其次,而漆器只卖掉一件。前二者是老外了解中国时最容易接触的东西,而漆器可能只有老北京才明白。作为首饰挂件,它们在英国人眼里并没有多少意义。对商品中蕴涵的文化价值,客户的认识、认同和偏好直接决定了一个东西是按照成本卖还是按照十倍利润卖。所以,推广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生产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对人有文化上的吸引力和亲近感,有利于我们逐渐摆脱卖苦力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这个东西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谁都可以用,但是很少有人主动地维护和升级。这样的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提供。中国政府承担起这个责任,在全球推销中国文化,为中国“价值”的全球实现创造基础,在我看来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
(全文完,发表于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