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再创纪录:产品数量破千只 年内净申购额超万亿元
创始人
2024-12-08 06:09:21
0

ETF发展再创纪录。今年以来,新成立的ETF接近150只,推动ETF产品总数突破1000只;随着更多资金的持续涌入,年内ETF净申购额突破万亿元。从业内最新发展态势看,无论是头部公司还是中小公司均全力以赴,从具体打法来看,头部基金公司侧重补齐产品线,多家中小基金公司则在时隔多年后再度上报ETF。

ETF发展再创纪录。今年以来,新成立的ETF接近150只,推动ETF产品总数突破1000只;随着更多资金的持续涌入,年内ETF净申购额突破万亿元。从业内最新发展态势看,无论是头部公司还是中小公司均全力以赴,从具体打法来看,头部基金公司侧重补齐产品线,多家中小基金公司则在时隔多年后再度上报ETF。

强势吸金 年内净申购额超万亿元

ETF已成为资金重要配置工具。从资金流向看,据Choice测算,今年以来,截至12月5日,ETF净申购额达到1.05万亿元,这是ETF年度净申购额首次超过万亿元。

从具体的ETF类型看,股票型ETF成为“吸金”主力。据统计,今年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为9241.94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申购额为1756.28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净申购额都超过500亿元。

从ETF产品规模看,百亿级ETF批量涌现。截至12月5日,66只ETF规模突破百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规模均超过千亿元。

从ETF持有人结构来看,机构持有人占比大幅提升。据招商证券统计,今年上半年,ETF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的比例明显增加,从去年底的不足60%上升至70.78%。在前十大持有人中,汇金公司和保险类投资者的占比最高,其中汇金公司增持比例最高,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核心指数ETF的青睐。

“我国资本市场在不断成熟,包括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逐步提升。与此同时,阿尔法收益越来越难获取,投资者赚取的收益更多来自资产配置。在这样的环境下,ETF产品凭借其资产透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的优势,吸引了各类投资者参与,不少股票投资者转化为ETF投资人。”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赵云阳表示。

密集布局 产品数量突破千只

从产品情况看,ETF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吸引基金公司积极布局。

截至12月6日,ETF数量达到1023只,其中年内成立了146只。后续ETF阵营有望继续扩容,Choice数据显示,当前有13只ETF正在发行,4只ETF即将发行。

从打法来看,头部基金公司重在补齐产品线,打造更全的ETF货架。以易方达基金为例,旗下ETF产品线几乎囊括了所有宽基指数,还积极布局不同的行业主题ETF。例如,易方达基金今年上报了18只ETF,既有易方达中证A50ETF、易方达创业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200ETF等宽基ETF,也包括易方达中证光伏产业ETF、易方达国证新能源电池ETF等行业主题ETF。

部分头部基金公司还在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例如,华安基金旗下ETF还涵盖了境内A股及债券、港股,同时也覆盖美国、法国、日本、德国等市场。

从最新发展态势看,在头部基金公司鏖战ETF之际,中小基金公司亦不惧竞争积极入局。时隔多年,今年多家中小基金公司开始上报ETF新品,主要布局核心宽基ETF。以中金基金为例,公司在2021年、2022年各成立了1只ETF,2只ETF最新规模合计不足3亿元。今年11月以来,中金基金相继上报了中金沪深300ETF、中金中证A500ETF。

类似的还有兴业基金,时隔4年多时间,公司再次上报ETF新品。今年11月以来,兴业基金上报了兴业中证A500ETF、兴业上证180ETF。

空间广阔 未来或达10万亿元

今年9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出,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资产类别,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指导意见发布后,ETF扩容速度明显加快。大量ETF上报并快速获批。例如,仅11月29日,就有7只创业板50ETF、6只上证180ETF集中获批。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ETF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阔。“国内资产管理工具化时代已经来临,ETF规模将加速增长。”华安基金总经理许之彦判断,国内ETF规模到2035年将达8万亿元至10万亿元,增长空间超过3倍。

赵云阳也持有类似看法,在他看来,ETF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预计未来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规模进一步向宽基ETF集中。美国的标普500ETF、全美ETF等宽基ETF规模在万亿美元级别,国内的宽基ETF从2023年开始增速显著加快,但体量还较小,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二是产品创新空间巨大。例如运用期权的下跌保护、备兑增强等策略ETF,透明模式的主动ETF等,近年来在海外发展迅速,是新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是重要的细分科技布局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等技术的突破,细分科技方向的ETF将有巨大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特索道:高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 【三特索道:高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公司合并第一大股东】财联社9月19日电,三特索道(002159...
204.51亿元!山西省成功发... 9月18日,山西省财政厅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成功发行今年第八批政府债券204.51亿元,期限包...
原创 十... 9月18日,知名连锁餐饮品牌“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因突发心梗,在昆明同仁医院病逝,年仅40岁。这一消息...
行业调改路径分化,90后CEO...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黄兴利 北京报道 当中国零售业告别跑马圈地式扩张,全面...
博时基金这十年:一位掌舵者的远...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今晚吃基) 文 | 基哥 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正式卸任了。 这位在博...
利率超2%!部分银行在售大额存... 在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进入“1%时代”的背景下,年利率(下同)超过2%的大额存单正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武大通报图书馆事件调查复核情况 网页截图↑ 近期,肖某瑫与杨某媛的矛盾纠纷引发社会关注。武汉大学组建调查复核专家组,实事求是、依法依...
鑫诺特材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详解... 来源:亚财动态 在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领域,宝鸡鑫诺特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诺特材”)凭借二十余...
轩竹生物通过港股上市聆讯,已有...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9月15日,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下称“轩竹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
年内已有99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曹卫新 今年以来,定增市场持续升温。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9月19...
(活力中国调研行)强技术、拓市... 中新社江苏连云港9月20日电 题:强技术、拓市场  中小民企身段灵活忙“出海” 中新社记者 邓敏 谷...
临潭依托融资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 临潭依托融资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近年来,临潭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健...
“旧的出不去,新的进不来”?各...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与国家补贴措施为消费增长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然而,在这股消费热潮中,大件家...
银行中期分红阵营扩容!17家A...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见习记者 林佳茹 北京报道 近期,A股上市银行中...
原创 中... 春寒料峭,数字勾勒中国外贸新图景 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春日,海关总署发布厅内人声鼎沸,气氛凝重。当屏幕上...
鲁渝协作升级:以消费帮扶带动农... 记者 种昂 2025年9月19日,2025鲁渝协作促消费首场对接会在济南拉开帷幕,首场重庆茗茶专场展...
星巴克的月饼,年年难卖年年卖 ▲这是灵兽第1681篇原创文章 无论包装得多么精美,概念炒得多么新颖,月饼的本质还是月饼。 作者/晴...
美股新高!美联储新任理事预计继... 9月1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并创收盘新高,道指收涨0.37%,纳指收涨0.72%,标普500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