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理财公司自购含权产品,招银理财相关人员称“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创始人
2024-11-20 02:53:28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

银行理财公司再次入场,自购旗下理财产品

近日,一些头部梯队理财公司宣布自购旗下“含权类”理财产品。其中,招银理财发布海报表示,公司以自营资金购买“招银理财价值精选系列产品”,同时该系列产品净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费。

自9月24日行情以来,权益市场转暖,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布局也发生了改变,多家理财公司将“含权”产品摆到重要位置。

业内认为,此时理财公司自购理财产品,尤其是含权类产品,一方面有利于提振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公司对未来权益市场持续看好的信号。

理财公司自购旗下产品

近日,招银理财发布海报表示,与客户风险共担、信心共享,公司以自营资金购买旗下“招银理财价值精选系列产品”。不仅如此,招银理财高管、投资经理及员工亦购买了该系列产品。

其中在宣传海报上,一款代码为“102805”的理财产品是“招银理财招智价值精选一年持有”的混合类理财计划,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风险,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为A3(稳健型)、A4(进取型)、A5(激进型)的客户购买。

从资产投向来看,该产品理财资金不低于60%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不低于20%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其中,0%—40%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0%—20%投资于股指期货等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

招银理财方面还表示,“招银理财价值精选系列产品”净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费。具体而言,以“102805”的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管理费为0.4%/年,当产品净值低于1元时,管理人将从下一个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直至产品累计净值高于1元时,管理人从下一个自然日起恢复收取理财计划固定投资管理费。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该产品已成立216天,但近期收益波动较大,近6个月收益率为-3.66%。部分投资者表现出对产品收益率的担忧,但也有投资者表示相信产品管理人。

“购买了该投资经理的另外一款产品,收益率很好。”11月18日,一名投资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所以相信管理人有实力,需要大家多点时间和耐心。

根据上述投资者介绍,《华夏时报》记者找到了该管理人的另外一款产品,这款产品为R5风险权益类,大于40%投资股票等权益资产,成立1年173天,累积收益率30.49%。

对于自购理财产品,11月19日,招银理财相关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实际上,自2022年以来,招银理财已多次宣布自购含权类产品。举例而言,2023年底,该机构公众号曾发布一篇文章,表示以自有资金投资旗下股票型理财产品,金额为1000万元。

“理财子公司自购主要是向投资者传递信心,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购获取一定的资金收益。”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把管理人、高管、投资经理的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做深度捆绑,叠加产品不赚钱就没有管理费,跟基金经理自购名下管理的产品是类似的举动。实际上是理财公司在向投资者传递信息,当前时点是潜在低点。理财公司对未来投资回报有充分信心。

为市场传递投资信心

理财公司购买自家理财产品并非新鲜事。

早在2022年上半年,受权益市场波动影响,理财公司就曾掀起一次自购潮,此时光大理财、南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分别运用约2亿元、5亿元、6.5亿元、10亿元、5亿元自有资金投资了旗下理财产品。2022年12月,杭银理财也表示将投入近1亿元自有资金认购旗下的添益系列理财产品。

从自购产品类型来看,多数理财公司自购产品为“含权类”,但也有部分理财公司资金投向一些固收类产品。

同时,多家理财公司公告信息中,都涉及投资者信心相关表述。例如,2023年底,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渤银理财先后官宣自购,投入1000万元、3000万元、3亿元资金购买自家旗下的理财产品。

此时,兴银理财指出自购是为了“提振市场和客户信心”,渤银理财则解释称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

杨海平曾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自购行为能够使理财公司在投资者沟通中更有说服力,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可以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

11月19日,一名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期,理财收益率都比较一般,有些员工自掏腰包购买产品,也是对产品的支持。

但对于是否被理财公司自购的产品会更加稳健,更适合入手的问题,业内专家认为,投资者还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考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建...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国内经济总体表现良好。数量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
股市必读:科大讯飞中报 - 第...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科大讯飞(002230)报收于52.22元,上涨2.43%,换手率4....
险资下半年偏好揭晓,权益布局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年内,险资在市场上的表现愈发活跃,下半年将有哪些投资侧重?8月2...
买入!买入!葛卫东、冯柳、杨东... 【导读】多家知名私募2025年二季度末持仓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随着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逐步披露...
严禁信用卡资金炒股,呵护普通投... ▲银行此次重申严禁信用卡资金炒股,是基于历史教训的前瞻防范。图/IC photo 近日,随着A股市场...
以太坊最新动态:巨额资金流动重... BOSS Wallet 8月24日讯,今日以太坊(ETH)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链上出现多笔千万级美...
A股银行中报业绩观察:中期分红... 每经记者:宋钦章 张益铭 截至记者发稿,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七家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包括1...
AI时代如何甄别软件公司?美国... AI浪潮既是机遇也是雷区,投资者急需一个更可靠的罗盘来导航。 当前,AI正深刻改变着软件行业的投资逻...
并购国家级“小巨人”,又一A股... “通过此次交易,公司将实现战略转型,切入机器视觉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8月22日举行的狮头股份...
年仅24岁,江苏首富儿子任55... 红星资本局8月24日消息,*ST松发(603268.SH)8月22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陈汉...
重庆建工上半年亏损扩大,计提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 8月24日晚间,重庆建工(600939)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下周A股解禁市值超9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下周A股市场将有37只股票面临解禁,合计解禁数量为50.68亿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
A股步入“慢牛”新周期?投资主... 财联社8月24日讯(编辑 若宇)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 中信证券:此轮行情并不...
麦加芯彩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 本报讯 (记者张文湘)8月22日,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加芯彩”)发布...
金力永磁:银海新材项目获批,2... 来源:问董秘 投资者提问: 能介绍一下,公司在稀土回收领域的布局情况。 董秘回答(金力永磁SZ300...
韩国设超100万亿韩元基金发展... 来源:IT之家 【韩国设立超 100 万亿韩元基金发展 AI 产业等:未来五年是“最后黄金期”】韩国...
市场呼唤多元化ETF市商生态 【导读】头部基金公司酝酿新探索,市场呼唤多元化ETF市商生态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陈墨 全市场ET...
镍释放量超标上千倍,沙金首饰莫... 只要严控质量标准,价格亲民的沙金类首饰完全可以既有颜又安全,在饰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央视曝光沙...
原创 特... 全球贸易变局,数据比言辞更具说服力。2025年8月,WTO最新报告显示,仅半年时间,中美贸易摩擦已导...
天风证券:给予平安银行增持评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杰近期对平安银行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零售贷款质量大幅改善,营收增速出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