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控股鼎成肽源切入细胞治疗赛道,东北制药将开启“烧钱模式”?
创始人
2024-11-08 17:53:43
0

11月7日,东北制药股价再次涨停。继11月5日晚间披露公司拟以1.87亿元现金形式收购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鼎成肽源”)70%股权后,东北制药股价已连续2个交易日开盘封停,截至11月7日收盘股价为6.14元/股。东北制药拟借控股鼎成肽源快速切入肿瘤细胞治疗赛道,而鼎成肽源未有产品获批上市,进展最快的两款产品临床试验获批在即,东北制药很快将开启“烧钱”模式?

借收购快速切入热门领域

早在8月6日,东北制药就曾发布公告披露有上述收购动作,彼时仅为股权收购框架性协议,并未披露收购价格。

被东北制药相中的鼎成肽源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实体肿瘤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及转化的研发型企业,专业从事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临床转化。

细胞治疗领域是当前热门赛道。IQVIA研报显示,过去5年中总计3285项临床试验启动,评估细胞和基因疗法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作用。在2023年,631项临床试验启动。其中生物医药公司启动的临床试验占比64%。产业界启动的临床试验的数量在过去10年中大幅度提升,同比2013年提高276%,与5年前相比提高34%,并在2023年达到新高。今年我国细胞疗法发展势头强劲,第一季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CDE)共有44款细胞疗法取得临床试验申报进展,整体申报/获批数量同比增长近20%。

东北制药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冯晓在回复投资者时曾提及,在细胞治疗上,公司必须寻找机会,去发现标的,选中鼎成肽源也是经多年考察精心挑选。

作为这一赛道里的研究型企业,鼎成肽源针对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脑胶质瘤,开发了靶向KRAS突变、EGFRvIII、AFP和Claudin18.2等靶点的TCR-T、TCR蛋白药和创新型CAR-T等10余款细胞治疗产品。从鼎成肽源官网披露的细胞治疗产品研发进展来看,所有在研产品均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仅有TCR-T细胞药物DCTY1102和CAR-T细胞产品DCTY0801申报了临床试验,尚未获批。

今年7月30日,香雪制药TCR-T细胞药物被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引发香雪制药股价3个月暴涨3倍,足可见该领域研发关注度之高。而鼎成肽源自主研发的DCTY1102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已于今年5月23日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CDE)受理。从全球研发进度来看,阿斯利康收购的Neogene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NT-112产品管线是全球首款获得临床试验许可的靶向KRAS G12D的TCR-T细胞药物。鼎成肽源的DCTY1102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国内第一款进入一期临床研究的靶向KRAS G12D的TCR-T细胞药物。

鼎成肽源另一款拟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CAR-T细胞产品DCTY0801注射液,于去年5月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孤儿药资格认证,该产品正在进行中美两地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的药物可在美国享受上市申请快速通道、上市后7年研发独占期以及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对药物上市或在全球推广极具价值。

东北制药正在向生物制药企业转型。8月6日东北制药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显示,冯晓表示,若从零开始建立团队并实现技术能力,至少需要多花费3-5年的时间。通过收购鼎成肽源70%股权,公司掌握了细胞治疗领域的特异性核心技术,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互补,快速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为公司培育新的业务和盈利增长点。

东北制药准备好了吗?

鼎成肽源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资产为6585.15万元,负债合计4.18亿元。2023年、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0.33万元、15.39万元,亏损额分别为1.27亿元、5335.39万元。

由于鼎成肽源在研项目均未进入临床,其披露的2023年、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并不算高,分别为9430.97万元、3453.23万元。一旦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尤其是向三期临床试验推进,将开启“烧钱”模式。此外,从已上市CAR-T细胞疗法定价来看,细胞疗法目前尚属于“天价药”,未来产品上市后的商业化策略也有诸多挑战,东北制药准备好了吗?

“上不封顶”,是东北制药拟对收购后的鼎成肽源研发投入的态度。冯晓今年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收购成功完成后,将安排充足的科研和转化费用。投资者关系记录中,冯晓也提及,基于鼎成肽源成熟的研发团队和研发管线以及可期待的未来,是本次收购的前提,公司有资金实力支持生物药研发。对鼎成肽源研发费用的投入,不会设定具体数字,会与市场研发进度相匹配,公司将全力支持新业务板块的研发。并购后,公司会根据实际需求和研发进展,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去考虑再融资规划。海外方面,正在积极寻求BD(海外授权)机会,希望与大公司合作开发。

东北制药于2018年开始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引入战略投资者方大集团之后,东北制药变得“不差钱”,业绩也有了快速回升。2022年、2023年,东北制药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5亿元、3.59亿元,增幅分别为253.69%、2.34%,营收规模均超8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营收分别微降5.37%、4.22%。混改后的东北制药手中有钱,在创新研发的投入上更为大胆。

除了拟收购鼎成肽源外,东北制药还启动实施抗体药、ADC抗体偶联药物、CAR-T、TCR-T等前沿生物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项目。

但创新研发同质化竞争严重,而且创新研发投入高、周期长、失败风险高,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大规模投入也加大了企业的创新研发风险。对于东北制药而言,借收购快速切入细胞治疗赛道,并在其他创新药领域加大研发,能否成功向生物制药转型,还有待时间观察。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穆祥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铝国际融资净买入持续升温,8... 在资本市场动态中,中铝国际(股票代码:601068)近日融资交易活动引人注目。据最新数据显示,8月2...
铜牛信息上半年实现营收1.05... 本报讯 (记者向炎涛)8月26日,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牛信息”)发布2025年...
寒武纪业绩炸裂!上半年营收增超... 【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26日,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10只基金被指“风格漂移” 华... 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记者 冯方)公募基金“风格漂移”的现象依旧存在。近日,第三方基金评价机构济...
揭秘涨停 | 多只业绩增长股涨... 今日(8月26日),A股市场收盘共92股涨停,剔除掉21只ST板块个股后71股涨停,28股封板未遂,...
股价站上千元后首度回调,寒武纪...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史冰倩 见习记者 郑棋文 实习生 姜天一】在股价站稳1000元后,8月26日,寒...
原创 中... 在大众的认知里,财富理应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安心,就好比咱们辛苦打拼攒下的积蓄,一般都会选择存在自...
中美AI竞争决胜于电力! 当英国《金融时报》以近乎颤抖的笔触写下前所未有的惊叹——中国,即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力王国”,...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助力经济社会...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行研究。会议指出,发展体育...
机构席位买入634.67万 北... 每经讯,2025年8月2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荣亿精密(873223,收盘价:16.06元)登上龙虎榜...
国家能源局:户用光伏每年可为农... 【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
京东换个“姿势”再战社区团购,... 文 | 鲸商,作者 | 潇杰 社区团购战火重燃,新一轮的市场卡位战悄然开启。 近日,有消息称京东拼...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HK)发布公告,因相关工作调整,刘铁祥先生向公司请辞副董事长、董事、本...
原创 马... 《Her》是曾经上映的一部电影,讲述了有血有肉的人类和一堆代码构成的人工智能之间的爱情。 最近, ...
大基金概念板块8月26日涨0%... 证券之星消息,8月26日大基金概念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0%,士兰微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86...
我们培养100家受世界人民尊重...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 蒋丰 “S.T.M.翔蓝首席经营顾问”“中山大学客座研究员”“广...
《海尔兄弟》续集2027年上线...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海尔兄弟》续集创作发布会上揭晓《海尔兄弟》续集上线时间确定:...
全球长债警报拉响!政治风暴冲击... 法国总理发起的一场信任投票,正引发该国资产的“股债双杀”,也成为全球长债风暴的又一缩影。 据媒体最新...
豫园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骤降94.... 中国网财经8月26日讯 8月25日,豫园股份(600655.SH)发布2025年半年报,当期公司实现...
一家核聚变公司半年内完成亿元融... 作者|吴华秀 编辑|彭孝秋 硬氪获悉,中科清能已完成数轮融资,投资方涵盖国家级产业资本及战略资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