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三年自救仍退市:引战万科无果,债务重组还在推进;黄其森不服输
搜狐财经
2023-06-05 20:01:36
0

原标题:泰禾三年自救仍退市:引战万科无果,债务重组还在推进;黄其森不服输

编者按:房地产圈的“退市潮”正在上演着,ST美置、ST泰禾、ST阳光城……这份名单还在不断被拉长。在1元“魔咒”和“戴帽”潮的多重夹击下,一大批昔日风光无限的“千亿房企”们无奈“自救”。

退市逼近,房企如何“护盘”,退市后又该何去何从?如何在风险与困境中完成“自救”?搜狐财经推出特别系列报道,聚焦房企退市潮、地产保卫战。本篇为第二期,聚焦ST泰禾(SZ:000732)

出品 | 搜狐地产&焦点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编辑 | 吴亚

泰禾集团的股价,最终被定格在每股0.43元,总市值10.7亿元。

6月5日,ST泰禾(000732.SZ)开市起便停牌,因为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被深交所终止上市,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由此,泰禾也成为了继*ST蓝光(600466.SH)和*ST嘉凯(000918.SZ)之后,第三家触发面值退市的房企。

自2020年出险后,有人说泰禾是地产界抗压能力的测试标本,但是三年自救以来,其并未活成出险房企的生存样本,至少从股市表现来看是如此。

实际上,黄其森今年以来仍在积极奔走,一边招募新高管,一边亲自带队调研北京、长三角、福州、厦门等城市项目,并告诫管理人员他常说的一句话“一手拿手枪,一手拿冲锋枪”,继续努力“自救”,他认为下沉一线才能看见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泰禾的颓势,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5月19日,是黄其森最近一次调研,他带着福州区域营销、设计、资金、人力等多个条线负责人,考察厦门院子和汀溪院子两个项目。就在调研期间,泰禾集团的股票以跌停报收,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1元,上市公司市值跌至不到18亿。

黄其森得知消息后称,泰禾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泰禾的股票却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从2020年债务违约到现在,“其实泰禾已经从最艰难的时刻走出来了”。

在调研现场,他勉励随行同事说,泰禾从来没有躺平,以后也决不会躺平,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泰禾一定要闯过去。

直至那一刻,黄其森依旧未认赌服输,那句百战归来仍是少年,依稀在耳边。

回顾其发展的浮浮沉沉,从偏重于福州一隅的一家地方性房企,一路崛起成为一家全国性房企,2010年借壳上市,2013年销售上百亿,2017年跨千亿,直至2020年出险,再到如今退市,有过风光,如今正处低谷期。

三年引战与债务重组

三年前,是泰禾进入低谷的开始。

2019年年底,泰禾的内刊《泰克会》如期更新,这是其出险前出的最后一期,封面标题“海上生明月”个字,异常醒目,意思是历经一次次挑战并成功穿越周期的公司,才是真正实力过硬、底蕴深厚的企业。

在这一期内刊上,黄其森写了一篇“敢想、敢干,敢坚持”的文章,文中提及:“中国人做事大多三分钟热情,太浮躁,都想赚快钱。其实如果我们把时间放长一些,坚持下去,回报一点都不差。”

当时距离地产“三道红线”推出,还有8个月时间,但泰禾已经更改策略,由快速扩张改为适度收缩,投资踩刹车,暂停拿地,甩卖资产,抓销售、促回款保卫现金流,被泰禾称之为以退为进、蓄力待发。

彼时的泰禾,已经陷入舆论压力,但黄其森认为泰禾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困难,所谓的“危险时刻”并不存在,都是因为外界了解得不够真实全面。

但在进入2020后年,在本身遭遇现金流压力之下,再叠加疫情的冲击,“17泰禾MTN001”于当年7月正式违约,泰禾成为最早暴雷、出险的房企之一,而开启地产降负债、降杠杆的 “三道红线”一个月后才正式推出。

从正式出险,再到如今退市,将近三年时间里,泰禾经历债务重组、引战、保交付、诉讼缠身、黄其森被带走协助调查等诸多事件,泰禾被列为被执行人超过30次,被执行总金额超198亿,黄其森也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

当中,引战与债务重组最为引人关注,厦门国贸、厦门建发、中铁建、保利等,都曾于2020年与泰禾有过接触,但因泰禾债务规模庞大,最终选择放弃。也有一些企业试图收购其优质项目,但泰禾希望整体解决问题,合作也未达成。

万科曾是最被寄予厚望的“白马骑士”,2020年7月计划以24亿接盘泰禾19.9%股权,成为泰禾第二大股东,但能否最终达成,取决于泰禾达成全面债务重组方案,以及万科完成尽职调查等先决条件。

但是三年过去,泰禾依旧未能引战成功。5月29日,万科回应称,相关交易的先决条件尚未达成;泰禾近期也表示,股份转让相关先决条件能否满足,存在不确定性。

债务重组方面,泰禾也一直未给出整体解决方案,三年以来更多是项目层面的债务展期,从2020年与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东方资产、长城资产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达成债务重组协议;2022年,泰禾签署的债务重组协议,涉及的借款本金为177.11亿元。

直到现在,泰禾还在推动债务重组,今年5月份,北京大兴泰禾中央广场项目与五矿信托达成和解;北京公馆项目也和金融机构初步达成复销意向。

早出险、早退市

泰禾正式违约前,曾多出甩卖资产自救。

从超级大买家到超级大卖家,黄其森曾打过一个比方,做企业就像开车,不能一味地踩油门、追求速度与激情,也要懂得什么时候减速过弯、踩刹车,安全驾驶才是老司机。有时候,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那一刻,黄其森福建人身上“爱拼才会赢”的特质,显露的很明显,当时泰禾虽转让了不少项目,但还保留有约5000亿货值,即使不再拿地也足够未来几年发展所需。尤其是上海区域的千亿货值,亟待释放,成为了其促回款之战中的一个侧影。

有业内人士曾提出,泰禾的这个调整,使其面对下一次市场起伏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更加平稳穿越周期的实力。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快速扩张带来的债务压力和后遗症。

2017年是房企规模竞速的一年,“碧恒万”销售规模突破5000 亿元,17家房企销售突破千亿,泰禾便是其中之一,销售额实现千亿元,同比增长了152%,从2017 年的“17城30院”到2018年的“22城44院”,这匹黑马在全国长驱猛进。

伴随着规模扩张,其债务也在叠加,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泰禾短期债务为 320亿,整体有息负债为1042.3亿。也就是在这一年,泰禾感知到提速扩张的副作用,开始停止拿地、清退部分项目做调整,但为时已晚。

泰禾成为最早出险的房企之一,如今更是成为继蓝光发展和嘉凯城之后A股第三家退市的房企,成为了早出险、早退市的典型房企之一。

不服输的黄其森

围绕自救展开的系列动作,在泰禾内部被称为“二次创业”。三年以来,泰禾似乎一直给予外界一个积极的态度,黄其森身上那股“爱拼才会赢”劲儿,也似乎没有减少。

2021年7月,《泰客会》时隔一年半复刊后,封面标题是“一切都在慢慢办好”,注释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卷首语则是百战归来再出发。

此后,泰禾的内刊再无更新过,黄其森在其中写道:“当下的泰禾,正处在从泥潭沼泽奋力抽身的过程当中,上山的路虽然难,但我们对于产品的信心和执着是泰禾触底反弹的底气。”

彼时,正值民营房企大面积出险,黄其森认为一些地产企业接连出现债务问题,很多企业来不及反应就被拖入泥潭。可以看到,早调整,要比晚调整好,早做准备,就有翻盘的可能。

当时的他,或许没想到,早出险会迎来早退市。

从2020年7月正式出险,再到如今退市,将近三年时间里,泰禾经历债务重组、引战、保交付、诉讼缠身、黄其森被带走协助调查等诸多事件,泰禾被列为被执行人超过30次,被执行总金额超198亿,黄其森也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

但他依旧奔走在自救的路上,在5月19日福州的那次调研现场,他勉励随行同事说,泰禾从来没有躺平,以后也决不会躺平,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泰禾一定要闯过去。

但股市给出了一个无情的结果,股票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触及深交所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6月5日被终止上市。股价从2018年的500多亿跌至退市前夕的10.7亿元。

如今,泰禾正走在“二次创业”的路上,与金融机构商谈,推进债务重组,千方百计从不同渠道应对到期债务还款资金的归集。截至2023年4月底,其已逾期的借款本金为582.03亿;同时,对外担保中实质性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余额为54.16亿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1亿股股份完成司法拍卖过户... 扬子晚报网5月17日讯(记者 范晓林 薄云峰)国内主要玉米油生产企业——西王食品5月16日公告称,公...
原创 消... 钱包里藏着武功秘籍?大家快来挖! 江湖很大,钱袋子很小,但据说,钱袋子里藏着秘密,一种能让江湖动起来...
投顾观市:急涨必回落是正常现象... 5月16日,和讯投顾投机大拿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近期的市场下跌属于正常现象,之所以说正常,是因为下...
阿里锚定AI重新创业 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2025年以来,AI被DeepSeek按下加速键。作为最早投入A...
原创 黄... 近期,黄金价格经历了剧烈波动,从每克830元跌至760元,揭示了此轮市场行情的复杂性。其核心驱动力源...
“联链通”平台融资5000万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张延 张诗洋 石颖颖 曾经的茶叶企业,大多面临3个月的回款周期,存...
N375炭黑产品定价咨询优化市... 随着全球炭黑市场的不断扩大,N375炭黑产品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墨等行业的材料,其定价策...
汽车股涨停!下周A股热点会是谁... 在关税战缓和的利好消息推动下,本周A股市场士气有所提振,但整体走势呈现冲高受阻、板块轮动的局面。16...
一舱难求!国际货代公司咨询量暴... 这两天,外贸物流迎来美国线出货高峰,国际货代公司的咨询量出现暴增。 位于广东深圳的盐田港正紧急调整...
元朗食品:锚定百年航向,品牌突... 上世纪 90 年代,进口零食凭新奇口味、多样营销和成熟供应链强势进入中国市场。 元朗的突围之路,始于...
北京奇案:帅哥一大早去剃光头,... 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角色一旦遭遇失恋,或是被坏情绪笼罩,便会走进理发店,要求把...
福建三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 证券代码:000632 证券简称:三木集团 公告编号:2025-41 福建三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延...
村镇银行加速“退场” 5月16日,江门农商银行公告称,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江门农商银行将以吸收合并改建分支机构的方式吸收合...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庞华玮 广州报道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
每周股票复盘:招商银行(600... 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招商银行(600036)报收于44.27元,较上周的43.48元上涨1...
挖掘入境消费潜力,港股消费ET... 本周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1.4%,中证消费50指数上涨0.5%。 全国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
外贸企业重启美国市场供应:订单... 央视网消息:在中美关税政策这两天最新调整之后,上海、江西等地的多家外贸企业重启美国市场供应,迅速恢复...
“天团”护航上市 宁德时代“王... 记者 老盈盈 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赴港上市计划,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025年5月12日,宁德时...
外贸产品拓内销提速增量,多地加... 引子 好产品到哪里都有市场!自商务部4月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以来,至5月初,已累计达成采购意向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