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紧急刹车!
功夫财经
2023-06-24 10:22:49
0

原标题:上海,紧急刹车!

作者:熊志

守住25%的底线——工业的重要性,再次被上海摆到了桌面。

最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其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

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占比为24.9%,2022年为24.5%。完成目标的提升比例不高,但退二进三,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普遍规律,上海为什么要走回头路?它是要把那些赶出去的工厂,再请回来吗?

其实不只是上海,深圳、杭州、香港等地,近几年纷纷表示,大力发展工业,重回制造业,脱虚向实,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悄然转向。

1

制造守住25%的底线,对上海来说不是一个新提法,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就明确提到了这一目标。此次老调重弹有两个背景:

第一,这一底线任务,在近两年被突破了;
第二,上海刚刚丢掉了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的工业增加值达1.13万亿,首次超过上海的1.08万亿,工业增加值跃居第一位。

放眼全球,那些国际大都市的经济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工业化、去工业化的阶段。发展越往后,第三产业的占比越高,传统制造业开始往周边,甚至海外迁移。

国内的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工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基本都跌破了30%,北京甚至只有16%左右。在这些城市的中心地带,基本看不到什么厂房,CBD才是产值的中心。

不过,退二进三、脱实向虚的产业趋势,在最近几年似乎有明显的刹车迹象。在上海之外,已经有很多城市,将原本逐渐收缩的制造业,又重新摆上了重要的位置。

比如,工业增加值赶超上海的深圳,去年喊出了“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口号。

商贸中心广州,也明确提出“制造业立市”;以数字经济、网红经济见长的杭州,在2021印发了《杭州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发力再工业化,要求严守工业用地规模底线……

还有香港,这个土地资源相当紧张的城市,这两年也宣布“再工业化”。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的发展思路,还写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当然不是国内城市的独特轨迹。自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实体经济的价值,就被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重估。

典型例子如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在之前奥巴马上台后,就开始着手推动制造业回归,这一趋势今天仍在持续。

2

退二进三是经济规律,为什么这些城市逆向发展?

原因很简单,无工不富,工业的重要性太强了,它的比例可以减少,但无限收缩会造成产业空心化的危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今天宣布“再工业化”的香港,在发展早期,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其二产占比一度超过30%,后面才逐渐下滑。

工业的价值,不仅是直接制造产品,提供创新动力,还在于能为服务业提供需求。制造业的基本盘在,与制造业相关的一些生产性服务业,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这样说可能很抽象,给大家举个具体的例子。

像国内的一些制造工厂,比如富士康,厂区的周边,聚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商店,餐馆、理发店等等,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如果工厂关门,这些商店当然也会跟着倒闭。

近两年,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受到冲击,一些制造业薄弱的城市,也受到了严重的拖累。

前段时间,一份有关地方债的“城投文件”,将西南某省会送上热搜,后文件被辟谣。该省会也是一个典型例子,二产占比32%,只有三产的一半。

这当然不是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而是基本的工业基础都不牢,地方经济、财政严重依赖卖地。

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卖地收入腰斩,从2019年的900多亿,减少到2022年的123亿,收入减少,地方债的偿债压力越来越大。

当然了,“再工业化”不是开倒车,对上海、深圳等地来说,以前清出去的低端制造,现在不会再请回来。就算请回来,在暴涨的土地、人力费用面前,那些企业也消化不了成本。

发达城市的“再工业化”,更多还是搞一些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

像上海的产业规划中,发展制造业的方向,除了电子信息、汽车等制造强项之外,还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都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门类。

3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到,“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这几年对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治理,基本符合这个大的脉络。

那么,像上海、深圳等城市,重新发力制造业,对其他城市有何启示?

其实最大的启示在于,产业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从工业为支撑,到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对于现阶段的多数城市来说,工业仍然是绝对的基石。

第三产业占比高,和第三产业发达,是两个概念。有的地方以为,将低端制造强行清退出去,提高三产的占比,这就是经济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的体现,其实恰恰是一种误解。

在万亿城市中,就有不少传统工业强市,如苏州、佛山、东莞等,它们的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40%,甚至50%。地级市的身份,经济体量却位居前列。

它们的定位,就是为中心城市做产业配套,要它们调转航向,重点发展高大上的现代服务业,打造金融贸易中心,至少从现在来看,无疑相当不现实。

之前,网上曾流传着一个说法,“搞科技的看不起搞商贸的,搞商贸的看不起搞制造业的,搞制造业的看不起挖矿的”。透过这条城市鄙视链,制造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前段时间淄博全网爆红,事实上淄博本身就是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大量的发展资源,投入到烧烤、旅游相关的产业中,大家都在为淄博模式点赞,有没有想过,这种“all in”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

还是那句话,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各城市都要认清自己的发展阶段,连一线城市都在守卫制造业的底线了,那些工业化基础更差的中小城市,就不要嫌贫爱富,盲目脱实向虚,一味追求提升第三产业的占比了。

最后,还得说句题外话,这几年来,对一些制造工厂如富士康等,很多人觉得就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黑心工厂,嚷嚷着要把它们赶走。我们应该反过来想一想,在制造业产业链外迁之后,又该用什么产业来填补真空,养活那些失去工作的工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 引导企业将关注重点从“价格”转向“价值”,从“同行”转向“用户”,提升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带来的将...
“商业地王”重生记:“深呼吸大... 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好房子”建设成为各地部署房地产工作、提升住房品质的关键着力...
广期所对某客户采取强行平仓等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李子健 记者 何治民)上证报获悉,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7月24日发布...
美团召开外卖行业恳谈会 多名商...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缤璐)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美团日前在上海召开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
重庆真拼了:上半年重回“消费第... 随着上海经济数据的发布,上半年“消费第一城”的争夺战结果出炉:重庆凭借约40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过上海,...
打造场景化消费体验,鸣鸣很忙抢... 过去,城镇消费者买零食更多的是去“多而贵”的超市或“近而少”的小卖铺,不是担心自己钱包背刺,就是遇到...
公司快评︱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7月24日晚间,时空科技(SH605178,停牌)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控人宫...
原创 7... 写在文章前的声明:在本文之前的说明:本文中所列的投资信息,只是一个对基金资产净值进行排行的客观描述,...
马斯克:抱歉! “我为断网感到抱歉。”2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发帖道歉...
德易集团以科技赋能构建多元生态... 在金融科技与汽车服务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德易集团以前瞻性视野和持续的科技创新,成功构建了一个多元协...
天风证券:下调常熟银行目标价至...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杰近期对常熟银行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营收小幅向上,规模扩张提速》,下调常...
连续大涨后 多家商品交易所提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近期,焦煤、碳酸锂、多晶硅、玻璃、纯碱等多个品种连续大幅上涨,部分...
北交所上市公司广信科技大宗交易... 每经讯,2025年7月2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广信科技(920037,收盘价:75.31元)发生一笔大...
申通快递拟3.62亿收购菜鸟旗... 7月25日晚间,申通快递(002468)公告称,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公司全资...
原创 聚... 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兴食品”)拥有年产10000吨的现代化智能生态工厂,专注于食用菌深...
在任2年,建信基金副总裁宫永媛... 7月25日晚间,建信基金公告,公司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首席信息官宫永媛离任,原因为“股东另有工作安排...
指数周线五连阳,38只中证A5... 中证A500指数(000510.CSI)本周上涨2.05%,周线实现五连阳,截至7月25日收盘,报4...
金融活水润民企:破解融资困境的... 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等方面贡献卓越。但当前,融资困境却成了制约其...
国泰海通资管来了!行业首例券商...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7月25日,国泰海通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国泰...
罗定又一个新楼盘来了,位置在这... 关注罗定楼市的朋友请注意 罗定又一新楼盘来了 位置在哪里?快一起来看看 / 近日,云浮市罗定市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