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第五次IPO:A股与港股反复"横跳",净利2.06亿,IPO前突击大额分红1.6亿
搜狐财经
2023-06-21 18:51:34
0

原标题:燕之屋第五次IPO:A股与港股反复"横跳",净利2.06亿,IPO前突击大额分红1.6亿

编者按:资本市场正经历着不平凡的变革。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近年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显著,有力畅通了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从创业板开市到设立科创板,从试点注册制再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舞台。

随着招股书的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搜狐财经力求用专业的财经报道分析企业,帮投资者选优筛劣。

在这其中,谁将是资本市场的赢家?谁能圆梦IPO?搜狐财经《拆解IPO》栏目,聚焦计划在A股、港股、美股的上市的重点企业,从盈利能力、竞争态势、风险防范等多个角度,剖析企业价值。

本文为第145期。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岳家琛

刘嘉玲一句“吃燕窝,我只选燕之屋碗燕”的广告词,令多少人记住了这个品牌。

近日,燕之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港上市。

刘嘉玲曾称,自己的保养秘诀是“每天吃一碗燕之屋的碗燕”;一些广告中还写道,清朝皇帝因使用燕窝而长寿,慈禧太后靠燕窝滋补,年过六旬容颜依旧。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之下,燕之屋业绩逐年增长。

根据最新招股书,过去三年,燕之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01亿元、15.07亿元和1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3%。同期,燕之屋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72亿元和2.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2%。

从单从财务数据来看,燕之屋是一家相当赚钱的公司。然而,过去十二年间,燕之屋“四战”IPO均失败。

这样一家公司,为何屡屡折戟IPO?十二年间,在A股和港股之间“反复横跳”的燕之屋,业绩增长模式是否有所改变?

四次“折戟”IPO

燕之屋成立于1997年,招股书显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其全球市占率达4.1%,是全球零售额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燕之屋曾四度IPO,前后跨度长达12年之久,却始终未能等到上市。

2011年,燕之屋第一次申请在香港上市。

彼时,燕之屋正受“毒血燕”的负面舆情影响之下。有消费者购买并食用了燕之屋的“特级血燕”,出现了发烧、头痛、恶心等症状。经检测发现,公司生产的“特级血燕”燕窝被检测出亚硝酸钠超标,因此被驳回上市申请。

十年后,在2021年4月,燕之屋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材料,但因为六个月后招股书失效,未能完成上市进程。

2021年12月,燕之屋决定从港股转战回A,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但在2022年9月决定主动撤回申请。

2022年4月,燕之屋收到了证监会关于营销及食品安全等57个问题,但未作出相关回应。就在其上会前一晚,燕之屋决定临时撤回IPO申报材料。

两个月后,2022年11月,燕之屋又重启A股上市申请。

反复“横跳”之下,如今燕之屋决定再度回归港股。对于本次赴港上市,燕之屋解释称是因为A股审批程序的不确定性,同时,赴港上市可获得境外资本。

“碗燕”毛利率达61%

从产品划分来看,燕之屋的主要产品分为纯燕窝产品、燕窝+产品、+燕窝产品三类,营收结构较为单一。

招股书介绍称,纯燕窝产品是指干燕窝及以燕窝和水制成的产品;燕窝+产品是指是以燕窝为核心原料或成分,加入其他食材,其中燕窝投料比≥1%;+燕窝产品是指用燕窝及其提取物制造食品、饮料及护肤品等产品,其中燕窝投料比<1%。

燕之屋的五大燕窝品类包括:碗燕、鲜炖燕窝、冰糖燕窝、干燕窝及其他产品。

以2022年的销售收入来看,五大品类分别占比38.9%、28.1%、17.6%、10.1%和1.1%,燕窝产品合计占比100%。其中,“碗燕”系列为燕之屋贡献了最主要的营收,过去三年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3%、44%及38.9%。

不过,一个变化是,鲜炖燕窝品类快速崛起。过去四年,鲜炖燕窝收入分别为1.07亿元、3.21亿元、4.23亿元和4.85亿元,营收占比为11.3%、24.7%、28.1%和28.1%,持续增长。

从销售渠道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燕之屋线下销售网络由89家自营门店及225名线下经销商组成,这些经销商涵盖615家经销商门店。

不过,虽然经销商门店远多于自营门店,但实现的收入却并不多。过去三年,燕之屋来自于经销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2.3%、34.8%及28.5%。

此外,近年来,燕之屋开始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销售以扩大线上销售规模。

过去三年,燕之屋通过线上渠道销售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5.5%、51%及54.2%。

事实上,燕之屋在线上渠道正受到小仙炖的冲击。打开淘宝的小仙炖的官方店铺页面,显示该店铺粉丝数为194.8万,而燕之屋店铺的粉丝数为169.2万。

在这一背景下,燕之屋在线上平台选择“以价换量”的策略抢占市场。

招股书显示,以鲜炖燕窝为例,销售均价由2018年的134.55元/瓶降至2022年的54.00元/瓶;销售数量由2018年的7.34万瓶增至2022年的894.16万瓶。

燕之屋在招股书解释称,由于线上平台对鲜炖燕窝、冰糖燕窝进行促销,产品销售价格相应降低。

从盈利能力来看,燕窝行业的毛利率普遍较高。2022年,燕之屋碗燕和鲜炖燕窝的毛利率分别为57%和46%。

不过相比之下,小仙炖的综合毛利率则高达70%。而燕之屋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7%、48.2%及50.8%。

燕窝产品毛利率高企,主要由于其成本较低。

根据招股书,燕之屋的主营产品碗燕的定价高达1268元/盒(非活动价),平均一碗的价格近170元,但其成本仅在70元/碗上下。

过去三年,“碗燕”均价从163元/碗增长到174元/碗。去年,“碗燕”累计卖了 386.8 万碗,毛利率达到61%。

招股书显示,燕之屋售价最高的一款产品名为“飞天款”,每碗180克,每碗单价598元。

配料表显示,“碗燕”产品的配方主要为纯净水、冰糖、燕窝,其中,食用燕窝投料量不低于2.5g/碗,唾液酸含量124mg。

据此计算,一碗“碗燕”中,燕窝含量仅有2.3%左右,97.7%为冰糖和水。

而在不到四成得成本重,包装材料却占据了“大头”。据招股书,燕之屋的包装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碗、玻璃瓶、纸板及金属包装材料。过去三年,材料成本分别占燕之屋总成本的76.7%、79.3%及77.3%。

三年广告费超8亿

然而,燕之屋净利率却不高。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燕之屋净利率分别为9.5%、11.4%和11.9%。

从财报数据来看,高企的销售费用蚕食了燕之屋的利润。

燕之屋的业绩增长高度依赖于“重营销”的策略。过去三年,燕之屋销售费用分别为3.18亿元、4亿元、5.04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24.44%、26.54%及29.13%。呈现持续攀升态势。

其中,过去三年,燕之屋广告宣传费为2.36亿元、2.69亿元、3.26亿元,分别占销售费用的74.3%、67.4%及64.8%。据此计算,三年广告费累计超8亿元。

此前,刘嘉玲、林志玲分别为燕之屋代言;2021年初,燕之屋还冠名《鲁豫有约一日行》《爱的小屋》《智者见智》等综艺节目;2022年,燕之屋签下赵丽颖作为品牌代言人。

与大额销售费用相对应的是极低的研发费用。过去三年,燕之屋研发费用分别是0.18亿元、0.19亿元、0.24亿元。

截至2022年底,燕之屋共有1792名员工;其中,销售人员达622人,研发人员仅46人。

这意味着,燕之屋从产品上并无较宽的护城河,其收入上升依赖于高额广告宣传费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燕之屋的存货规模较高,报告期内存货分别为 2.77 亿、2.79、2.7 亿。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及成品,其中原材料为主要组成部分。

IPO前突击大额分红1.6亿,实控人三年分得1.9亿

燕之屋IPO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原因为何?燕之屋缺钱吗?答案是否定的。

截至 2022 年末,燕之屋共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3.51 亿元。

最新的招股书中,燕之屋的募集资金用途包括用于研发、巩固和扩大销售网络、加强品牌营销和推广、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运营资金和其他用途。

在去年A股的招股书中,燕之屋计划募资10.19亿元,其中4.53亿元用于生态产业园建设、1.64亿元用于研发、2.13 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和品牌推广,1.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燕之屋的主要股东以个人为主。其创始人、董事长黄健、副董事长郑文滨、总经理李有泉及黄健控制的实体厦门双丹马作为一致行动人,为燕之屋控股股东。

燕之屋创始人黄健曾是一名80后高中数学老师,随着出海经商掀起热潮,黄健辞掉教师工作,成立了厦门市双丹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创立燕之屋品牌。

此外,金燕腾飞有限合伙及郑文滨的配偶薛凤英亦被视为控股股东。上述控股股东共拥有燕之屋41.4%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燕之屋在本次IPO前突击大额分红。2023年3月,燕之屋分红1.6亿元,占上年度净利润得77.67%。

燕之屋还在2020 年至2022年间分别向股东分红1.2亿元、1 亿元、8000万元,分红总额占过去三年净利润总额的比重高达59.8%。

据计算,2020年以来,燕之屋累计分红总额高达 4.6 亿元。控股股东共分得1.9亿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本周初开盘,国际黄金价格走高,受益于美元走软,同时投资者在8月1日美国关税最后期限前关注贸易进展的消...
北向资金大幅抢筹4股 今日(7月21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收盘上涨个股超4000只,其中收盘股价涨停的有130只...
洋河股份换帅尘埃落定,顾宇成百...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关帅康】洋河股份换帅尘埃落定。 7月21日,经洋河股份临时股东大会投票选举,...
外资狂买54亿!沪指四连阳创新... 来源:倪卫涛 沪指3534点,三年半新高!四连阳看着挺热闹,但问问身边炒股的,十个里有八个会说“赚了...
买房被骗别认栽!三步操作让开发... 买房是人生大事,最怕被销售“画大饼”忽悠:说好的学区房没了、地铁口飞了、赠送面积缩水……眼看几十万、...
股票行情快报:美硕科技(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21日收盘,美硕科技(301295)报收于25.32元,上涨2.47...
洋河新董事长顾宇上任,从政务背... 在前任董事长离职半个多月后,洋河股份新任董事长终于落定。 7月21日,洋河股份发布关于选举公司董事、...
纯债基金上周收益率欠佳,债基久... 上周,债市继续呈现震荡走势,纯债基金表现并不理想。与此同时,银行间债市杠杆率出现下降,这被业内看作是...
东方精工:与乐聚机器人签署《战... 每经AI快讯,东方精工(SZ 002611,收盘价:13.59元)7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东方精工...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如何抵...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如何抵扣? 解答: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抵扣需根据业务模式(直租或回租...
深南电A:公司南山热电厂处于正... 证券日报网讯 深南电A7月2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南山热电厂作为深圳市前海片区的重要调...
深圳真金白银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 中新网深圳7月21日电 (索有为 王晨)民营企业数量与市值均位列全国城市第一的深圳,着力促进民营经济...
中证AAA商业银行债指数报15... 金融界7月21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AAA商业银行债指数 (AAA商业银行债,931869)...
恒生电子大宗交易成交397.2... 恒生电子7月21日大宗交易平台出现一笔成交,成交量12.00万股,成交金额397.20万元,大宗交易...
郭良金任中国稀土董事长 松果财经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国稀土(000831)发生工商变更,杨国安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
追高买入还是逃顶成功?多只基金... 界面新闻记者 | 杜萌 二季度,港股新消费板块涨幅显著。6月12日,泡泡玛特(9992.HK)股价...
中原(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在...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文图】7月21日,郑州市委、市政府联合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在郑州龙子湖...
美股异动丨聪链集团盘前涨超10... 来源:格隆汇APP 聪链集团(ICG.US)盘前涨10.53%,报2.94美元。消息面上,因美国监管...
原创 难... 中美双方在经过长达两天的高层会谈之后,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双方也与12日当天发布了联合声明,进程...
CPT Markets外汇黄金... 7月21日亚洲早盘,现货黄金价格小幅攀升至3356.55美元/盎司,较前日上涨0.17%,在美元走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