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复星医药、重仓保险投资,复星集团接连失策跌入深渊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2023-06-08 10:41:23
0

原标题:坚持复星医药、重仓保险投资,复星集团接连失策跌入深渊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见微知著。分析一个集团公司的发展状况,或许不能只看其业绩大盘的规模,而不看其营收结构方面存在的短板。甚至只看大盘,还会导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3月底,以大健康为主题的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国际”)及其附属公司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753.9亿元,同比增长8.7%。从千亿规模的营收来看,复星是名副其实的行业独角兽。不过,过去一年,复星国际个位数的增幅,以及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却将复星集团增长放缓的尴尬暴露无遗。

而深入分析复星每个业务板块的发展现状,或许能够看出问题所在,而通过其波澜不惊的财报,也足以看出外界对于复星缺钱、发展潜力不再的质疑之声,并非空穴来风。

净利润下滑,投资者正在丧失信心

该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深耕大健康产业,目前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复星生态系统的支柱板块,业务覆盖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药分销与零售、健康险与健康管理、健康消费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以来复星国际大手笔抛售资产,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净利润为5.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100.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94.7%。由此也导致投资者十分“恐慌”,甚至关于复星缺钱、发展下行的各种猜测与观点,也甚嚣尘上。

据观察,自2019年开始,复星国际在出售资产与减持套现方面动作频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外界将其视为缓解复星债务压力而不得不“割肉”,但是按照官方的理解,则是战略聚焦、“减肥瘦身”。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的掌门人郭广昌是投资界的大咖,经常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巴菲特”,而他白手起家的故事,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从郭广昌投资青岛啤酒并加仓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到投资百亿元打造三亚“亚特兰蒂斯”大型高端旅游地产项目,郭广昌一直在用个人的情怀与商业眼光,上演着投资界的神话故事。

数十年过去,复星也成为了一家资产横跨中国和海外的大型集团,划分出快乐(含旅游文化等)、智造(含矿业、制造等)、富足(含保险、资管等)、健康(含医药等)四大业务板块,剑指中国乃至全球一流,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复星系参股或者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就高达8500亿元、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在1800亿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复星旗下的复星医药集团。据复星官网介绍,复星医药的前身公司于1994年成立,并于四年后即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10年后,该公司更名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首批入选沪深300指数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之一,同年,复星医药的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研发中心。2012年,复星医药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截至2020报告期末,复星集团持有复星医药38.62%的权益。据了解,复星医药为复星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并在集团内占据极大的份量。

不过,去年9月初,复星医药披露了大股东复星高科技的减持计划。起因却与其不断扩张,并在疫情之初押注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等概念有关。彼时,因为复星医药被资本热捧,市值一度高达2000亿元。

不过,由于复必泰在内地市场迟迟未获批复而无法上市,而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的红利结束,其股价也接连下挫。如今的市值,也仅仅在550亿元左右徘徊。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复星医药自1998年落户上交所以来,复星高科技的首度减持。

而且,过去十年中,复星高科技曾六度增持复星医药,合计总金额约27亿元,可见复星医药在复星系中的地位之高。而此番押注失策,也让复星不得不割肉断腕,迅速止损。

由此,也让复星医药的定增对象被“套牢”,甚至让一些投资公司因此被牵连。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仓复星医药的基金多达354家,相较一季度末增加了238家。让投资者十分迷惑的是,自去年7月,复星医药一直处于各种利好消息中,所以在这次复星系的减持操作中,这类投资机构可谓“神不知鬼不觉”,就跟着复星跌入深渊。

除此以外,据媒体公开报道,2022年复星的资产退出动作颇大,包括系统性处置钢铁板块资产,转让永安保险部分股权,沽清或大幅减持青岛啤酒、招金矿业、中山公用等。据分析,复星频繁“变卖”资产,或许是其负债压力所致。据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复星国际现金、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达1005.6亿元;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3.2%。

只是,复星通过减持套现的方式来“减肥瘦身”,丢掉的却是投资者的信心。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对于其缓解债务压力帮助多大,也十分存疑。甚至有市场有观点认为,大幅减持复星医药或是复星集团乃至郭广昌最后悔的事。

增收不增利,投资保险成拖累

据分析,复星集团负债累累的原因,要归因于其大手笔投资保险业务,复星集团也因此备受外界质疑。据了解,复星集团曾大手笔布局国内外多家保险公司,但实际上却是“广而不精”。

在2022年,复星集团保险业务净亏损16亿元。复星国际对此解释道,保险业务的亏损,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导致保险公司持有的投资价格下跌,以及被投保的自然灾害损失影响;资管业务的损失,主要因为资本市场波动令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

直接拖累复星集团整体盈利水平。复星集团因为保险业务而带来的压力,通过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即可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公司非流动负债规模近几年小幅减少,但流动负债规模增长较快。与此同时,复星国际的非流动资产也出现了缩水。报表显示,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同比下滑大约166亿元,至4469.22亿元。这也意味着,其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都十分存疑。

而其净利润大幅下降94.7%,也归因于其健康、快乐、富足和智造四个业务板块净利润表现都不容乐观,数据显示,除了旅文在内的快乐板块实现同比增长外,其他业务利润悉数下滑。而且,除了保险业务巨额亏损外,同为富足板块的资管业务,2022年也亏损了19亿元。

与复星大额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大盘营收依然微增8.7%。由此也足以看出,增收不增利才是复星集团的真实情况,而多个板块同时下滑的境况,也显然会让复星集团焦虑不已。

手握好牌却难出牌,大肆扩张恐难“救场”

复星一面在瘦身减持,另一面却并没有减缓扩张的步伐。例如,据报道,去年10月,复星系旗下A股上市实体豫园股份公告,与蚂蚁集团联合拿下上海黄浦区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16宗地块,作价129.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块被当地人誉为“四大地王”之一,就在外滩及黄浦江附近,与上海市核心地标豫园、城隍庙紧邻,甚至被媒体称为“王炸”项目。为此,复星集团也是蓄势已久,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甚至堪称复星发展史上的最大手笔。

只不过,房地产项目向来就是盘子大了难消化,该地块的开发难度,也让一般开发商敬而远之。据了解,彼时黄浦区还要求通过这块地,未来在地价之外至少获取264亿元的税收。

而反观复星集团当前的发展情况及现金流处境,也不得不令人担忧,复星集团是否能让该地块真正发挥价值。

与此同时,因为新冠疫苗概念股元气大伤的复星医药,也于2022年11月底,通过控股子公司及孙公司,收购欧洲创新药合作研发生产组织(CDMO)公司Cenexi的全部股权。

除此以外,2022年末的复星旗下时尚板块、拥有著名高级时装品牌Lanvin的复朗集团通过SPAC登陆纽交所。不过由于目前这个时尚集团尚未盈利,投资者并不看好,交易首日收跌22.93%。

实际上,复星集团的资产很多,其激进的布局也可谓此起彼伏。时至2023年,随着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复星集团似乎更为激进,甚至在主业以外的矿业方面投资加码。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中,复星集团旗下海南矿业公告,拟斥资1.18亿美元、即约合人民币8亿元,通过入股一家英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拿到一处非洲马里锂矿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氢氧化锂、碳酸锂等制品一路下跌,甚至截至4月中上旬,氢氧化锂吨价距离最高点的60万元已经近乎腰斩。因此,也有投资者不免担心,这是复星集团抄底进入,还是步医药股的后尘?

通过复星国际的投资布局足以看出,目前复星似乎还是一种遍地撒网、重点培养的投资逻辑。而其在负债压力山大、经营层面增收不增利同时,却越发变得激进,似乎是其发展焦虑所致。

结语

作为千亿元营收规模、超500亿元市值的独角兽企业,复星集团无疑手握一张好牌。不过,原本押注大健康赛道的复星集团,近年却将其触角伸向了保险、资管、房产、等领域。

虽然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之下,复星集团通过减持套现等方式减少在核心业务以外业务的投入,试图减肥瘦身,但是系列举动并没有被资本市场解读为积极信号。相反,因为复星集团大幅减持其原本重仓的复星医药等,从而让投资者对复星大盘也逐渐丧失了信心。

因此,复星国际的股价也随之“跌跌不休”,而其未来之命运,能够依靠其继续扩张的激进策略获得改变,尚未可知。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复星再次出现投资战略的决策失误,恐怕会给复星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可承受之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早在15年前,美国就意识到了稀土的重要性,更察觉到了对中国稀土供应依赖的“风险”,但是,15年过去了...
海外网红营销:如何打造适合东南... 当越来越多品牌把目光投向东南亚,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你投的红人在数据上看起来不错,却始终跑不出真正...
原创 是... 最近国际经贸圈里最炸锅的事儿,就得数咱们中国干的这票大的——7 月 1 号起,直接对 30 个国家加...
险企治理大变革!监事会加速“谢... 又一险企加入撤销监事会大军!7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家保...
商战最朴素的方式?外卖平台订单... 7月5日晚,阿里、美团分别发放外卖平台大额优惠券,不少网友晒出“战果”。网络截图显示,很多人都抢到了...
新加坡华侨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微软总部雷德蒙德园区内,一封内部邮件再次掀起波澜。这家科技巨头宣布启动年内第二轮大规模重组,约九千个...
房地产:2025美国最佳城市 Resonance与Ipsos联合发布的《2025年美国最佳城市报告》,通过Place Power™...
新消费,“河南象”何以引领新风... 新消费,“河南象”何以引领新风潮 ——国内经济专家纵论新消费领域“河南现象” 近段以来,胖东来、蜜雪...
千瓜2025上半年热门行业数据... 简报主要分析了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的热门行业数据。通过大量图表和数据,展示了不同行业的热度、趋...
美预告将确定多国关税税率 本报驻美国、日本特约记者 萧 达 潘小多 ●本报记者 李迅典 ●韩 雯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政府7...
湖北多地出招进一步激活楼市:购...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通讯员 盛婷 近期,湖北房地产市场迎来一系列政策调整,孝感、荆门等地纷纷出台楼市...
在小红书上卖虚拟资料,手把手的... 一、项目概述 在小红书上销售虚拟资料是一个低门槛、高利润的创业项目。虚拟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书、PP...
特斯拉、英伟达机器人背后的“卖...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陈伊凡 编辑|苗正卿 头图|AI生成 “具身智能,还处于乱世。” 这是与Cy...
突遭留置!新里程董事长被立案调... 7月6日晚间,新里程(深市代码:002219)公告称,公司收到董事长林杨林家属的通知,林杨林被太原市...
价格大涨!“黄金平替”卖爆了 今年以来, 白银价格一路上涨, 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 6月国际现货白银价格 一度飙...
亚玛顿2025年7月4日涨停分... 2025年7月4日,亚玛顿(sz002623)触及涨停,涨停价20.77元,涨幅10.01%,总市值...
原创 李... 中国经济再次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独立经济学者:李途纯 当今世界正上演着一场高科技的激烈较量。面对...
天永智能:控股股东拟以1.97... 天永智能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茗嘉投资通知,因自身资金需求和上市公司资金需要,茗嘉投资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