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年装企活动营销,无不让从装饰行业从业者们惊叹。总体效果越来越差,人员、团队越来越疲倦,客户对千篇一律的活动模式也越来越麻木。
就2021年的大环境而言,疫情常态化、客户消费恐慌心理持续发酵、行业“内卷”、精装房进入存量房市场等现象都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大多装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虽说家装活动营销效果越来越不如从前,但归根结底还在于活动的方式和执行操作没有新意。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必要的活动是阶段性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业绩的必要手段,尤其是每年新年一过的第一场开门红活动,是关系到装企抢占市场、提升员工信心和状态的重要事务。
许多装企可能在春节前10多天就开始放假了,过完春节也就到了迎战新一年市场的重要时刻。
所以,无论是从打好开春“第一仗”的重要性,还是从时间上而言,现在正好是进行活动准备的时刻!
那么如何做好开年的第一场活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下分析:
为什么活动营销效果越来越差?
主要是装企11个月的工作中,有10个月在做活动营销,几乎月月、周周都在搞家装活动,严重缺乏对活动营销的年度规划。
在此建议装企活动全员爆破营销控制在3-4场即可,时间周期在20天左右,其他时间必须重视常规营销规划和店面营销管理工作。
把常规营销和活动营销相结合进行,因为常规营销是蓄客,活动营销是爆破转化。
既然通过活动营销未能实现产值突破,那我们应该重新定义活动营销模式。
90%装企跳不出“价格战”的陷阱,降价、打折、送礼是目前装企活动营销常有的手段,对活动策划内容缺失、没有新颖的活动主题卖点作为支撑,对产品价值没有全方位塑造,最终导致客户没兴趣、员工没动力、传播没有策略,活动效果非常有限。
如何备战开年的第一场活动?
收心
2月刚过完年,大部分员工状态还停留在春节的欢乐的氛围中,不利于各项目工作落实。
各装企公司在年前需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动员会议,安排布置详尽工作,比如客户拜年及关系互动、组织开年特训工作等让全员收心。
盘点
即将经历为期半个月的春节,各部门需第一时间盘点存量资源,联络已签未开工客户,在1月份尽最大的限度实现开工转合同,客服人员及全员要做到一对一短信和电话跟踪回访新老客户。
盘点老客户资源,整理老客户资料,准备年后特产礼品,随时跟老客户联络感情。
同时盘点户外广告资源情况,查看广告物料是否存在陈旧、破损,做到及时更换更新和维护等等。
联络
节后做好重点客户及相关联单位的拜访联络工作,尤其是客户联络,节后组织全员分工拜年等工作,沟通感情,争取回头客。
在春节前后可从老家带特产礼品,组织节后拜年,进一步巩固新老客户的关系,做常规营销的蓄客准备。
审视
各装企应该重新审视办公室综合情况,含:
卫生,组织全员除旧迎新,迎新开门许下2022年的愿望,以更好全新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展厅灯光,检查办公室灯光是否完好。
绿植,春节后,部分绿植受到冰冻,需进行及时补充和布置。
店面人气,积极沟通客户,增强办公室人气。
产品供应链梳理,把产品进行梳理,规划好2022年引流产品、赋能产品等,把握客户占便宜心理,做爆品让客户省钱,促成更多签单。
准备
积极准备策划好活动营销主题,建议1月份之前开展活动策划主题研讨,策划必须出新,出奇,出彩。务求首战必赢,首战必胜,活动成功源于天时、地利、人和。
开年之际,造势先借势,围绕“年文化”“家文化”“礼文化”等策划活动主题,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加大推广力度。
活动策划的方向也可以从情感出发,融入年俗文化,推广企业文化,结合新年新气象,突出“祥和喜乐”和“新旧更替”,引发客户共鸣,制造参与感。
同时围绕活动主题创意构思,呈现好的设计主题画面,营造活动氛围,完善各种营销工具,比如活动看板、天花吊旗、礼品堆头、地贴、S展架、橱窗布置等,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引导成交。
温习
全员要将家装活动策划的核心卖点进行培训,把宣传策略及执行制度内容做成工作行动纲领,同时更需要重新温习各项制度和绩效机制等文件,让全员敬畏制度,在制度范围内有力工作。
主动
2月份下半月就是新的一年开始工作的时间,也是活动营销真正推进时间,主动接触市场,了解本地市场近期动态,含未来6个月交楼楼盘。
主动接触物业、中介或材料商家,落实资源(审视目标楼盘是否有广告介入、是否购置电话号码邀约客户、是否设置二展邀约客户等)。
主动出击,需提前组织设计师量房、提前做好户型方案,历练户型的认知和提升。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做企业要看到的不是当下的人和事,而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发生的事,以此布局当下,才能更好做到先胜后战,用2022年的首战胜利开启崭新的一年。
(图源网络,侵删)
大易义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简称大易咨询
专注家居装饰行业,提供研发、培训、咨询、落地辅导一体化服务。
创始人陈义红老师精耕行业20年,
辅导企业2000+,受训学员100000+。
欢迎关注我们大易咨询,获取更多家装行业资讯和干货。
如果你现在发现企业缺乏完善的系统,如流程缺失、部门配合阻力重重、产值增长乏力、团队执行效率不高,员工工作激情下降......请务必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