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当然不局限于微信群啦,甚至都不局限于微信生态。
现在,微博的明星网红可以拉粉丝群、抖音大V可以拉粉丝群,甚至美团、饿了么上的店家都可以建自己的群。
任何一个群的群主都可以“运营社群”,推出定制化的内容、活动、福利,和群成员互动。
不过,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选择把粉丝导流、沉淀到微信群里。
原因很简单:你可以好几天不玩微博,但不可能一天不打开微信。
所以要说社群运营=微信群运营,好像也有点道理。
平台管理等专业知识课程,想要转行、创业、兼职、全职的同学,都可以了解一下。
毕竟大背景下,线上营销是趋势。
互联网营销师是时代的发展和疫情影响下诞生的新职业,人社发布、含金量高、入门容易、0基础满18周岁都可以学习,前景好突破收入天花板,还有兼职、全职、就业推荐。
我推荐中思智数,官方授权的互联网营销师考证机构,资质正规、课程丰富、通过率高,1v1服务贴心,还有线上兼职工作和就业推荐服务!!!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名片,添加助教咨询考证详情哦,他们家还有线上兼职工作机会提供:
1、活跃主体不同:
社群的活跃主体是运营者。运营者发布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组织活动,用户更多地扮演一个“参与者”、“响应者”的角色。
社区的活跃主体是用户,运营者仅负责“激励用户生产优质内容”以及“清除劣质内容”。
2、内容不同:
社群的内容离不开企业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活动。
社区的内容则更多元。比如做母婴产品的企业,会在社区里设置不同板块,让目标客户(孕妇、宝妈)在其中分享生活小事、孕期平安的美好祈愿以及带娃的经验、答疑等。
在社区,人人都可以生产内容。开始只是浏览、点赞其他人内容的用户,在某一刻也会成为创作者,优质的内容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而大量的用户又能诞生更多产出优质内容的作者,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也是社区得以生存发展的核心。
3、运营目的不同:
社群运营的目标是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参与度,从而实现产品变现、转化。
社区的目的则是通过UGC内容沉淀品牌口碑,同时为用户提供分享交流的场所,提升用户体验,占据用户心智。
社群注重快速转化,社区则更在意挖掘用户的终生价值。
如果你对做社区没有头绪,可以试试灯鹿粉丝圈。
灯鹿粉丝圈作为国内20万+公众号首选的微信社区运营工具,客户类型包括传统品牌、新锐电商、微商、线下实体、在线教育、媒体以及地方服务平台,在沉淀私域流量、开发线上社区这一块已经有一套成熟且高效的方法论。
如果我们的工作是漫无目的的话,我们是无法达成目标的。
为了明确社群在公司的整体运营中,处于哪个环节,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就需要知道,公司产品的「运营链条」是什么。
1、社群运营的目的:「拉新、留存、转化、促活」
(1)以「拉新」为目的的社群运营
(2)以「留存/留存+转化」为目的的社群运营
(3)以「转化」为目的的社群运营
拿抖音运营举例:
(4)「促活」,促活的意思是「促进活跃」,通过在社群中组织一些活动、分享、话题讨论等方式,让社群成员活跃、参与起来。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社群运营」在不同的「运营链条」中,达到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实现的手段,也就是对应的工作内容,也随之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其实运营一个社群相当于在运营一个产品。
通过社群运营目标的明确,在社群的生命周期内建立社群机制,把握用户心理,从而实现这个「产品」应有的转化。
这一系列的工作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小运营做「事」,大运营看「势」。
无论什么岗位,初级和高级的区别在于:
前者只是在完成眼前「被交代的任务」,而后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表面的问题看到事物背后内在机制和逻辑,洞察深层的需求和规律,站在更高的维度,纵观全局。
把自己定义成什么,你就会变成什么。
2、「社群运营」与「用户运营」有什么区别?
总体来说,「用户运营」是一个更大的概念。
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调查,来制定运营机制,达到引入新用户,留住老用户,保持用户活跃及付费转化的目标——这就是用户运营的核心。
用户运营包含:社群运营、社区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等。
这些方式,都是完成「用户运营的目标」的一些手段。
广义上来说,针对用户展开的运营工作,都可以说是「用户运营」,无论你通过哪种方式和渠道,都是围绕「用户」。
而「社群运营」虽然运营的对象也是用户,但它更依托于「社群」这个载体,其中也会包含一些「活动运营」、「产品运营」的部分,但是在用户运营的渠道选择上,就已经限定了「社群」这个范围。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理解「工作职责」比「岗位名称」更重要。
社群运营需要什么技能?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是不是谁都可以入职社群运营?想入职社群运营我们都需要什么技能?以及如何掌握这种技能和能力?
其实了解了社群运营的工作内容,它所对应的任职资格我们就不难猜测,同样,拿一个现成的社群运营的任职资格:
大概把上述的能力要求分为两个方面,软技能和硬技能:
(1)软技能
(2)硬技能:
1)、当我们收到大量的用户反馈的时候,我们需要把用户的需求进行收集、分类、筛选、统计、分析,并把结果和优化需求提供给产品的同事,进行产品的迭代;
2)、对社群内部的一些关键指标(比如,用户画像、人数、活跃度、活跃时间、讨论话题等等)进行分析,以便对我们的运营话术、活动策划、内容制作、话题引到等等进行调整和优化。
至于如何获得这些能力,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在实战中锻炼。亲手做一个社群,亲手运营一个社群是最好锻炼你的思路、执行力的方式。
上一篇:社群引流的六种玩法
下一篇:社群运营,你和高手的差距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