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既有替代效应,也有创造效应。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继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催生出新的职业和业务,类似于互联网经济产生的平台效应。
二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其他产业具有关联带动效应。就像智能手机的出现,看似替代了一些岗位,但同样衍生出更为广阔的新兴市场,产生了新的就业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短期内会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其发展与应用不仅会创造更大就业空间,而且还会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在保障和创造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长远来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通过在更高水平更大程度上赋能企业和劳动者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更大就业空间:
1.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大量新就业机会。
2.人工智能的发展除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还能通过与各领域产业深度融合,大规模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培育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经济形态,从而创造大量新就业机会。
3.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治理、司法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在准确感知、预测、预警等方面的深度应用,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4.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既可以直接创造更多新工作机会,又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间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可以从中衍生出许多新兴行业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人工智能的发展,既能摧毁和替代一些职业和岗位,甚至会彻底颠覆一些产业,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以创造一些新的职业和岗位,甚至会带来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消失的职业或岗位,无所适从,被社会所淘汰,还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创造新的职业或岗位,华丽转身,开启人生职业第二春呢?这是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刻思考。如果我们目前的工作方式或职业将来会被人工智能替代或颠覆,那么,我们就要早做打算,升级思维,或者改变赛道,以便从容应对未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