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中投、中国证登……这些掌握国家金融命脉和对外金融投资的单位是大家都想进入的地方。
那么,这些单位都录用了哪些高校的人才?又都是哪些专业的?
今天炳哥和大家一起看看央行的录用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二级(三级)单位)。
在历年的接收高校中,有20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其次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12人)、北京大学(共11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10人)、中央财经大学(共10人)
录取专业中,金融专业最多,达到27人,其次是金融学(18人)、会计(9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人)、经济学类其他专业(8人)
从表格中看得出来,研究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说,在就业方面,研究生还是更吃香一些。
接下来,炳哥就说一下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考研情况,包括参考书、考试难度等等。
01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金融专硕不指定参考书,结合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推荐考生参照以下重点教材复习备考:
1.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罗斯《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
3.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东奥轻松过关《财务成本管理》(上册)
人大金融专硕考卷中公司理财考题特别是计算题越来越难,体现为综合性考题。强化冲刺阶段,强烈推荐大家用此书
下面来看看分数线情况:
2022年,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硕复试线为401分;人大苏州学院金融专硕复试线为397分。
对招生数据分析如下:
第一,总体来看,复试分数线逐年提升,400+才能相对稳妥。要考400+,考虑到专业课难度,需要付出足够疯狂的努力。
第二,最终被录取的人数中,不少是二战甚至三战考上的考生,一战考生,如果想一战成功,一定要记住,好好努力,和二战考生PK。
一看这么难,是不是觉得有点怕了?问题是,如果太简单,就不是人大啊。既然想考,好好努力。
0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五大门类,是国家“211工程”重点财经院校。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金融学院两个学院都招收金融硕士,每年对外招生人数各为200多人,高招生人数自然吸引无数考生报考。
专业课指定教材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习说明:
1.11版添加了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现实情况。
2.重要章节:2(金融体系概览)、4-6(关于利率)、第三篇(金融机构8-12)、第四篇(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13-16)、19(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23(货币政策理论)、24(理性预期对于货币政策的意义)、25(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书上的金融新闻解读、应用、FYI专栏(供你参考)等,建议看下。具体要看哪些内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下咨询老师。
2.罗斯《公司理财》,第1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复习说明:
1.重点是前19章。
2.重点内容:20章(IPO及折价发行、配股对股价的影响)、22章(期权及期权定价)、24章(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25章(久期、互换合约)、第7篇(有时间可以看看)、29章(收购与兼并,如白衣骑士)
3.一定要做核心课后习题。
但是,如果只看指定的两本书,专业课考高分的概率不大,一定还要看其他的书。
3.蒋先玲《货币金融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复习说明:
1.第12章不重要,直接看国际金融学教材。
2.配套习题集,考什么题型,练习什么考题,比如可以不练习多选题、填空题。
3.考虑到考单选题和判断题,看书务必仔细。
4.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3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部分,从真题看,考卷中特别重视国际金融,大家一定要专门找本国际金融学教材看,如奚君羊《国际金融学》。
核心章节有:第一章:国际收支、第二章:外汇与汇率、第三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第四章:汇率理论与学说(前六节)、第五章:国际收支理论与学说、第六章:汇率制度(1、2、4节)、第七章:国际储备、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前三节)、第九章:国际金融市场(前三节)、第十章: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
复习顺序:先蒋先玲《货币金融学》,然后看奚君羊《国际金融学》对应部分,再看罗斯《公司理财》,最后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从考卷看,蒋先玲《货币金融学》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更加重要。
2021年,外经贸金融专硕专业课压分,因为压分的原因,导致2021年复试线为372分,要说明的是,比2020年虽然降低了3分,但事实上考研难度是上升的。
2022年分数线为378分。
说明:
(1)考研的难度和竞争对手的数量是正相关的,可以看出,外经贸金融专硕考研难度一年比一年难。
(2)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对外经贸大学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对英语都没有特别的要求,大家不用特别担心。
03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招收金融硕士的学院是金融学院和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国家首批(2010年)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金融硕士)项目培养单位,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培养理念先进,学校实行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打造双师型导师团队、构建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金融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9月,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以服务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宗旨,以经济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政策咨询、高端人才培养和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为重点,“产学研”一体化的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平台。2021年,首次招金融专硕。
关于专业课指定教材的说明
中央财大金融专硕官网指定了如下两本参考书:
1.李健《金融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特别说明,李健老师于18年更新出版了第三版教材,建议大家用第三版教材复习哦。
结合中央财大金融专硕考试题型,金融学部分重点看李健老师的书,而且至少要看三四遍(19年带的一个考上的学员,说自己看了七八遍),因为考得内容非常细。
本书核心章节:第8章“货币市场”、第9章“资本市场”、第10章“衍生工具市场”、第12章“存款类金融机构”、第14章“中央银行”、第15章“货币需求”、第16章“货币供给”、第17章“货币均衡”、第18章“货币政策”、第19章“金融监管”。
需要说明的是,中央财大考试内容比较细,单选多选涉及的内容非常细致,书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成为考点都不应该忽略。
2.刘力《公司财务》,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公司理财,刘力老师的书比较好理解,不要跳读,从头到尾看,把所有例题都看懂,有些例题是插入在文字中的,同样不能忽略。前面十四章是重点,后面酌情看…
本书核心章节:第3章“债券及其估值”、第4章“股票估值”、第5章“资本投资与决策指标”、第6章“资本预算分析”、第7章“风险、收益与证券市场理论”、第9章“资本成本”、第10章“权益资本筹资”、第12章“资本结构分析”、第13章“分配政策”、第14章“期权与公司财务”。
问题是,这两本书不够用!
国际金融部分,大家一定要专门找本国际金融学教材看,如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用其他教材也行哦)。之前年份,中央财大对国际金融非常感兴趣,国际金融考题大概占30分。后来,由于中央财大金融学院院长换人,国际金融考题占分比重明显下降,现在大概占20分。
除了刘力《公司财务》,还可以看一下王汀汀《公司理财》,那本书是中财本科教学用的,里面内容也比较适用于当习题,很多课后习题,会跟真题有很大的关系,建议反复做。
从上述参考书来看,中央财大金融专硕专业课考题有难度,所以建议考生多加重视专业课。
上一篇:如何评价马岩松的【新住宅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