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站在巨人的肩膀打造优质社群,实战案例拆解《一 ...
admin
2023-10-15 12:01:07
0

Hello,欢迎关注 -凯哥说赢销

资深策划师、助力广大商家业绩倍增

在前面的社群运营篇中,我们详细讲了打造成功社群的具体步骤,方法等,相当于脑海里已经大致构建了一个框架,其中最重要的,打造个人社群的五个步骤:同频、架构、制度、输出、量化,以及四个基本元素:仪式感、参与感、组织感、归属感。

今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对知名社群的观察、学习、分析来把整个社群模式拆解开来,从“外在”到“内里”的研究,帮助更多伙伴可以更具体化、可视化的学习,增加自己打造社群的灵感。

《十点读书会》

这是一个运营多年且很成功的自媒体品牌,2015年新媒体排行榜9月份的“中国微信500强”排行榜中,“十点读书”总排名第九,文化类排名第一。《十点读书会》社群是《十点读书》新媒体矩阵中的子品牌,始建于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据报道描述,现已获得融资,估值上千万。是一个典型以内容为输出,以爱好读书为兴趣吸引,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文化来传播的社群。下面我们围绕上述讲到的“五四定律”进行深入讲解一下:

1、同频

《十点读书会》对于读书这件事的观点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等于阅读力乘阅读量,所以吸引的是一群爱读书、渴望被影响、渴望进步提升的人。社群把传统读书的枯燥模式升级为更有特色的学习模式:每日打卡,每周话题讨论,线下与作家交流的活动、晚上十点上直播间,自然把同一频率的读书人吸引到了一起。

2、架构

《十点读书会》具备很丰富的平台架构,更形成了新媒体矩阵:公众号、微博、十点直播间、十点电台、十点训练营、全国分会等,架构的丰富性自然会增加社群的曝光,目前公众号粉丝达30万人,微博粉丝超80万,多名高质量专业的主播来运营线上直播访谈、交流节目;架构的完善也孕育了社群的四感。

3、仪式感

训练营有专门的运营人员举行开营仪式和结业仪式,给了参与人员一种强烈的仪式感;

4、参与感

每天有固定的打卡,还需要在朋友圈晒图作为作业,每周填表提交,这些都有专门的运营人员来监督,反馈;

5、组织感

训练营会进行分班,每个班级会选拔小组长,并且配有助教。

6、归属感

因为有分班制度,自然就会形成诸多小团队,形成短暂的“小圈子能量”,这样能使小团队更有凝聚力,有归属感。

7、制度

这部分今天在此不能分享出太多内容,因为一个成功的庞大社群除了上述讲的表面制度,分班制、小组制、入群门槛等,肯定在运营过程中会有更为严格、鲜明的规章制度,否则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社群的正向发展,包括组织如此之多的的线上线下活动,更需要依靠严格的制度来执行才可以确保社群运营中的高效。如果不是社群内部的核心人员,这部分很难总结分享出来,后续如果有机会深入研究,再做分享补充。

8、输出

《十点读书会》的公众号一开始只是以转载优质文章为输出途径,并非原创,后来才进行约稿,输出原创内容,目前整个输出体系很丰富,更形成了矩阵,目前输出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每日打卡,每周话题讨论,线下与作家交流的活动、晚上十点上直播间,十点训练营等新奇学习模式的升级,使社群与成员产生了极高的粘性。



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

《十点读书会》社群面向全国发起了“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的活动,报名人数蜂拥而至,其中新浪微博关于此话题已经超过了3000万的阅读量,并且每天还在上升,指导老师携带助教老师会入驻班级群,进行耐心指导,举行提问活动,一对一解答。

兴趣小组活动

在平台的带领下,成员们还建立了各种兴趣小组,跑步团、羽毛球团、PPT提升组、主播团等,社群里不仅云集了诸多爱学习爱进步的读书伙伴,更通过多维度连接,培养出了诸多其他方面的专业人才。

《十点读书会》的量化模式分线上和线下。线上部分,进军在线教育市场,利用自己强悍的导流能力,开始整合资源,尤其是优质社群的资源,联合起来一起做在线课程(目前也开发了自己的APP,如果你现在进去就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微课程,这一点有点像荔枝微课、千聊等知识付费平台),打好地基后走教育型发展路线;线下部分:全国超过30个城市有分会,入驻超3000名会员,线下读书会活动已经覆盖了一半以上的城市,组织线下活动超百场。

《十点读书会》是一个很优秀的社群,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没有关注的过伙伴可以自行关注一下,搜索公众号或者下载APP《十点读书会》都可以。个人关注已久,很喜欢它的模式,后续我们再讲解其他成功案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