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里,围绕武器展开的故事叙述自然不少,不过其中最知名的故事还是要从林冲与杨志的那两把宝刀说起,故事虽说是小说虚构,但这两次卖刀背后蕴藏的营销学意义颇值得玩味。
林冲买刀是中了一个圈套,因为那是高俅设下的一个局,正因为是一个局,更能显出卖家的“营销本事”。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
在这里,卖家已经在外形上做足了文章,穿旧战袍证明刀是有来历的,插草标则是告诉潜在消费者也就是林冲,他这刀是要卖的。没想到路人林冲“也不理会”。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巷,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
高俅安排的这卖刀人真是一个推销高手,那人见林冲回头,知其对手中的货物感兴趣,立马“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让林冲立刻把眼睛都看直了,然后一番讨价还价过后,买卖就成了。
我们再从杨志卖刀的过程来分析。起初,杨志只是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结果却是“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直到牛二路过,扯过宝刀问他卖多少钱,才算有了一个产品推销的机会。
两个时辰居然无人问津,说明杨志的促销意识淡薄,更不懂得运用体验营销的招术之一娱乐营销,如果他能象卖膏药的打虎将李忠一样,先舞刀弄枪耍耍身手,招徕人气同时娱乐大众,只怕不用半个时辰,早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了。
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坏毛病,那就是一上来就只顾着卖东西,不懂先宣传造势,吸引别人来看,这样就算你东西再好,无人问津也还是卖不掉。
接下来杨志的营销手段倒是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你看他如何回答牛二的询价:“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在价格告知之前,先讲述品牌故事(祖上留下),再进行产品定位(宝刀),最后才说出一个与产品身份相符的价格,其套路与现在的很多产品策略不谋而合。
紧接着面对牛二“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的质疑,杨志需要将自己的产品和“白铁刀”进行对比,突显出自己产品的优势。
于是他通过场景设置和用典,分别做出三段文案:
一、“砍铜剁铁,刀口不卷”是指刀的质量硬度,铜铁都能砍断,对比之下“白铁刀”只能“切肉切豆腐”。接下来杨志就是实际操作一刀便将二十个铜钱剁成两半;
二、“吹毛得过”也即是刀的锋利程度足够在用力一吹时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其中“过”字尤为精炼,“吹”作为情景中的动词,可以理解为轻轻一吹,也可以理解为用力吹,容易被买家抓字眼,而“过”一字证明是需要用力吹,因为用力吹毛发才会在刀刃一侧过去到刀背一侧。后来杨志的实际操作就是用力吹,将毛发吹断飘过去;
三、“杀人不见血”一词是用了典故,本来是形容龙泉宝剑杀人这个功能的强大。因为不能真的去实现杀个人来证明自己产品的杀人功能,因此是用龙泉宝剑作类比,凸显出自己的产品是非常实用的,与品牌产品(龙泉)齐名。
其实杨志这段文案是非常不错的,“杀人刀上没血”是产品的特殊功效,“砍铜剁铁,刀口不卷”和“吹毛得过”表示了硬度和锋利有别于同类产品“白铁刀”,提炼出来的三个卖点削铁如泥、吹毛断发、杀人不见血都是千百年来宝刀的典型标签。
而且不仅如此,杨志的实际演示也证明了此言不虚,这把刀确实是一把宝刀。不过前两个产品卖点体验起来都好办,唯独这第三个卖点,也就是“杀人刀上没血”却不那么好验证了,杨志当然不可能像牛二要求的那样“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只好提出“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却被牛二以“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为由拒绝了。
牛二并非一个消费者,或者只能算是最刁钻的消费者,他的最终目的不是买刀,而是强行占有,所以你的产品再怎么好,性价比再怎么高,他也是能挑出毛病。所以最终不仅买卖没有成交,反而是杨志愤而拔刀杀了牛二,自己锒铛入狱,宝刀也被官府没收,让自己本就窘迫的境遇更加糟糕了。
同样都是家传宝刀,同样开价3000贯,林冲买刀看上去就是一桩顺理成章的买卖,而杨志卖刀却怎么看怎么不是那么回事,当然二者的结局都不怎么好。原因何在?
营销的前提,是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首先要找准目标对象。林冲就是一个标准的“潜在顾客”,宝刀对其而言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实际上也是如此,拿着宝刀回到家后,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而杨志呢,却拿着宝刀对牛二使劲,这样做无异于对牛弹琴,当然杨志的营销手段还可以,广告词犀利,产品也过硬(彻底激发了牛二的需求,也引得旁观的街坊喝彩不断),但因为未能找到真正的目标消费者,错把牛二当顾客,最终不仅营销不成不说,还惹上了人命官司。 此外,杨志的怒而杀人,也说明他并不专业。牛二不买,不代表别人不买。今天卖不掉,不意味明天也卖不掉,牛二以个人体验的方式,在无意中配合他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产品演示会,使他由立了两个时辰无人过问,变为众人围观、喝彩,已经出现了高人气和高关注度。
其实接下来只要他能想办法将牛二打发走,好言好语不行,适度的不伤及性命的武力制服亦可(而不是一气之下搠倒牛二,再赶入去往胸脯上连搠两刀弄出人命来)。
经过这一番宣传攻势,基本可以断定,他的产品是不愁销路和价格的。而他却因为一时心急,不仅刀没卖掉,还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所以说,没有错误的商品,只有错误的营销方式。以最有效的营销方式,才能在市场中谋取最大化的利益!
对此,我推荐品效合一的企媒体营销方案,相信可以助你卖掉自己的“宝刀”。
企媒体就是企业自己的媒体营销平台,以互联网营销为主,利用大数据分析、程序开发、全网营销等综合性的操作手段和方法 ,为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宣传阵地,兼顾品牌、市场和销售转化,就像拥有自己的中央台。
上海本邑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本邑”)于2003年起以技术切入互联网营销领域,融合“运营+技术+媒体+内容”多种手段和方式为企业提供企媒体定制解决方案,为企业增长赋能。
哪里有客户。哪里就有企媒体的触角。
我们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有新兴企业也有传统企业,还有一些夕阳产业,很多企业我们接触之前甚至闻所未闻,但经过我们的企媒体营销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的原因在以下几点:
一、科学定位
这些年,本邑企媒体接触过各行各业、或大或小的客户,使本邑企媒体已经成为不少行业的资深观察者。较于企业本身自我定位可能存在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本邑企媒体能给每一家企业做更科学、更客观的市场定位。
不仅定位自己,也定位客户,定位林冲,绝不定位牛二。
二、数据精准分析
在当今时代,获取大数据并不困难。但是光有大数据还不够,首先要确保这些数据都是精确的,否则这些数据就只是一堆充满了水分的数字而已。
本邑企媒体通过接手过的无数网络营销项目,已经建立起了自己庞大数据库。同时,本邑企媒体还拥有着经验丰富且规模庞大的营销整合执行团队。他们能快速精准的提炼企业营销所需要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建设性、可执行的营销方案,并根据营销方案来进行长期的企业营销宣传。
三、独创的企媒体营销方案
独创的企媒体营销方案,经过多年打磨,行之有效。目前,”本邑企业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已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本邑大数据用户需求挖掘,用于构筑企媒体营销的内容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四、精准的内容投放
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本邑企媒体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内容投放,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营销内容投入到客户所需要的地点,还可以通过实时数据跟踪反馈不断优化迭代,使得营销内容展示次数、点阅率等数据均实现快速增长。
五、企媒体营销工具
本邑企媒体有着自研的企媒体营销工具,它拥有多项内容智能化生产与运营技术,即便是视频也可以批量化生产,一个人即可替代一整个专业团队,营销成本大大降低,运营效率有了飞跃提升!
不仅如此,本邑企媒体按阿米巴团队模式服务客户,为每一个品牌客户分配专属团队,随时提供咨询、指导和企媒体全域营销方案的落地服务。
提供访问情况的分析,对后续运营提供建设性建议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邑企媒体营销,热情欢迎来打开,让我们以技术为经,创意为纬,编织影响力的大网,在广阔的市场海洋中,捕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