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员激励场景各不相同,一文让你读懂!
admin
2023-10-03 04:20:24
0

用数字化能力去完成市场营销员的连接与激励,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然而,品牌商是否已经理解透彻一物一码对市场营销员的场景、运用?实际上,有许多细枝末节是仍需品牌商重新关注、考量。

传统品牌商过去占领渠道的表现之一,就是派驻市场营销员对顾客实行“终端拦截”。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远高于过去,一些年轻顾客更是对市场营销员产生了排斥心理。而随着新的概念 “要建立起一支以品牌推广为核心的品牌体验官的终端队伍”,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商必须建立与用户更为紧密的联系。于是,市场营销员的价值得到重新审视;并且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数字化能力愈发成熟的环境下,得到了进一步升级。



类似雪花啤酒、粤强酒业旗下老廣酱酒等品牌商均采用了一物一码技术进行了市场营销员赋能,整体表现为以一物一码技术的一码双奖功能,给予市场营销员营销激励——同一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后,市场营销员再扫码,即可获得返利。



然而,围绕一物一码技术展开的市场营销员连接、激励场景有多种,常见的就有单独营销码、关联营销码、分为单奖模式及双奖模式的一码多扫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码有何区别?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

1、单独营销码:

比较通用、常见的营销码,可以简单理解为针对市场营销员开展营销活动。一般来说,品牌商在产品上赋码,市场营销员扫码之后即可领取品牌商设置的红包、积分等返利。



品牌商如何辨别扫码用户是否为市场营销员?方法一是品牌商在大数据引擎系统后台生成邀请市场营销员注册账户的链接/二维码,让市场营销员申请后等待审核;方法二是尚未注册的市场营销员直接扫描二维码注册,等到上级人员在系统后台通过申请。以此,品牌商能将激励精准发放给市场营销员。



2、关联营销码:

关联营销码以双标的形式呈现,一般为营销码关联消费者扫描的智能营销码。这种形式在化妆品行业比较常见。



即市场营销员先扫,撕标后即是供消费者扫描的二维码。品牌商即可结合多种营销活动赠送现金红包、购物券、积分、产品等奖励刺激消费者主动扫码。市场营销员扫描产品码即可领取到相应积分奖励,意味着品牌商用最直接的市场费用在线化和最短操作链路为抓手推动终端在线化。

3、一码多扫(单奖模式):

单奖模式,即表现为消费者与市场营销员使用的是同一个二维码,消费者、市场营销员均可扫码。但是品牌商前期设置发奖策略的时候,仅设置一个奖项;即“先到先得”。一码多扫的单奖模式有利于品牌商根据扫码者身份发奖,从而实现营销费用的控制。



这种模式多用于建材、装修等行业。在建材、装修的零售市场里,一个很微妙的特点就是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大多并非最终的使用者,而是水电工人,他们才是接触产品最多的角色,与产品是亲密伙伴的关系。因此,品牌商要做好及时激励,方能将他们转化为忠实的分销者,发展成愿意向消费者推荐产品的市场营销员,从而建立长远的价值效益。

因此,水电工这类首个接触产品的角色,在前期注册为品牌商旗下的水电工身份后,每次拿到产品后即可扫码获取奖励。鉴于水电工复购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品牌商需要给予较高奖励保持与他们的黏性,从而推动他们复购、以及向消费者推荐品牌商产品。



另外,品牌商不能排除消费者是使用者的可能。而一般消费者对于建材这类产品的使用需求、频率都不够水电工的高,因此,若是消费者是首个扫码者,品牌商即可根据消费者给予一定奖励(低于水电工的奖励),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即得性需求。



4、一码多扫(双奖模式):

一般称为一码双奖,具体表现为消费者、市场营销员扫描的是同一个二维码,且两个不同角色,能够获得对应奖励。



一码双奖的形式多适用于酒水行业,能够保证品牌商同时连接、触达市场营销员、消费者。比如,在消费者扫描产品码后,市场营销员再次扫描产品码,既能领取营销返利。



品牌商通常会将市场营销员利益与消费者扫码行为挂钩,即消费者扫码后返利才会自动入账,从而以“多劳多得”的方式驱动市场营销员向消费者推荐扫码活动。

当下,一物一码技术的功能、运用都已趋向成熟,而对于终端店主、营销员、消费者等角色来说,扫码营销也已不罕见。品牌商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激励,能有效完善营销链路的效果,并发挥下游角色的价值。而品牌商也要根据角色、营销场景的特殊性去匹配。就像营销员的激励赋能,也不只是存在一种情况,还需要品牌商具体衡量用哪种类型、如何设置发奖策略等。

想了解更多激励方案,欢迎咨询优嘉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