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指工业领域的应用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成果,其产业属性本质上归于工业门类;作为产业基础能力、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支撑引领作用。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被视为产业发展与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从发展需要与长远需求出发,将工业软件与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农作物种子等并列,要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新时期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发展目标,对作为制造强国重要基础工具的工业软件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工业领域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步转入应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工业体系从“以装备为核心的工业”向“软件定义的工业”转变。工业软件被称为“工业之智”,是工业基础知识软件化的存在形式、实施工业活动的基础资源,在设计和制造活动中具有基础性、承载性。工业软件涉及先进工业制造技术、工程管理、计算机与软件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同时软件产业的创新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其发展依赖工业与软件行业发展规律的互动。
综合来看,发展工业软件就是发展工业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是产业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基础保障,对深入实施制造战略强国意义重大。
(二)制造强国的重要增长点
国际品牌或大型企业在国际消费市场上针对产品需求特点进行业务分工:大型跨国企业整合全球供应链;技术领先企业进行研发与设计,同时提供相配套的工业软件及服务;国内企业进口原材料、高端零部件,在国内完成部件制造与系统集成,再实现整体或部分销售并流通进入海外消费市场。就我国而言,整个循环表现为国际依赖结构。因此,我国需要保障顺畅的国内大循环、实现工业循环的产业闭环,感知国际市场需求、吸收国际原材料,同时能够向国际循环提供产品与服务;通过工业软件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来补足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等环节的能力缺失,由此在双循环条件下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制造强国强调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内需潜力。2020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超过 38 万亿元,庞大的产业规模带来了对工业软件的可观需求。然而,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相比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表现在市场规模的世界占比不超过 10%,工业软件销售额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例如,2018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的世界占比接近 30%,而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世界占比仅约 6%,存在明显的失配情况。着眼中长期,我国稳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较快的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必将为工业软件产业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有望迎来规模庞大的“蓝海”市场。工业软件产业具有明确的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其重要性有望在制造强国战略中进一步显现。
下一篇:自媒体运营的误区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