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了解“元宇宙”的过去与未来
admin
2023-06-15 16:43:15
0

这是一个信仰的年代,这是一个怀疑的年代......


没有什么比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更能表达人类面对“元宇宙”时的狂热和睥睨。



一个30年前就被提出的概念,突然老夫卿发少年狂是为哪般?



是新瓶旧酒,还是另有玄机?



是科技界新一轮的人造风口?还是投资界苦等的盛世良机?



横空出世的“元宇宙”,被其加持过的股票受投资者追捧,与之有关联的公司备受瞩目,比如长期亏损却于今年三月凭借“元宇宙”概念第一股上涨的Roblex,以及半年之后堪称“互联网碰瓷”的Facebook更名事件也蹭了一拨热度。



什么是“元宇宙”?


必须强调的是,“元宇宙”目前并不真实存在,仍旧以一个科幻概念存在于小说、电影之中。实现这个概念的量变完成尚早,将来何时、以何种形态呈现也依然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概念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对互联网诞生以来不断发展技术的突破和想象。


所以,想了解今天的“元宇宙”,需将时间机器拨回30年前,逐步梳理30年时间线里的重大事件,正是它们塑形了现在,也勾绘了未来。



1990s



1991年8月,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万维网(WWW)上向公众发布了第一个网络浏览器。万维网一直是信息时代发展的核心,也是数十亿人用来在互联网上进行交互的主要工具,目前也被称为“元宇宙”的前身。



1992年,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创造了“元宇宙”一词,在那里人类利用数字化身,在一个使用现实世界隐喻的三维虚拟空间中与彼此和软件代理进行交互。



2000s


2002年,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即物理对象的数字对应物)的概念和模型于2002年由迈克尔·格里夫斯(Michael Grieves)公开提出。早期的数字孪生是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模型提出,但现在它已进化成构建物理世界平行数字世界的技术代名词,也被认为是实现“元宇宙”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



2003年,作为号称“元宇宙”先驱的大型在线多人角色扮演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由菲利普·罗斯代尔(Philip Rosedale)和他的林登实验室团队于2003年开发。第二人生用户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低带宽和低帧率,这使其体验不太理想。



2006年,Roblox多人在线游戏创造及社交平台面世,它允许用户创建和玩其他用户开发的游戏。作为将元宇宙概念写入招股书的第一人,Roblox吸引超过半数16岁以下的美国人,该平台目前拥有超过4000万款游戏、950万开发者,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日均活跃用户数为4730万。



2009年-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和用于记录比特币交易的公共交易账本区块链诞生。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挖掘了比特币的创世区块(区块编号0),获得了50个比特币的奖励,引领了NFT(非同质化代币)的出现,为虚拟数字资产的认证和交易铺平了道路。


拥有去中心化基因的区块链技术,就像一个安全且分散的数据库,它允许数千个节点在一个共同的、动态更新的网络中交互,这就为实现海量数据在节点之间存储、传输和同步,以便所有参与者都能看到同一个虚拟空间成为可能。



2010s


2011年,无论是2011年面世的书籍,还是2018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改编的电影《头号玩家》,都向读者和观众栩栩如生地展示了虚拟现实世界的阴暗面,那些高科技但低质生活的场景似乎并不那么值得人类的期待。


2017年,由Epic Games开发的堡垒之夜(Fortnite)多人视频游戏,在发布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虽然这款游戏本身的“元宇宙”属性并不强烈,但凭借总数3.5亿的用户群,堡垒之夜已经具有某种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款游戏,也成为了许多朋友尤其是年轻人的社交聚会场所。2020年,Epic Games接连利用堡垒之夜的平台面向3000万观众成功举办了首届“元宇宙”音乐会、星球大战系列天行者崛起预告片等特别活动。



2020年,疫情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投入到网络生活,通过网络来娱乐、社交及谋生,此次疫情在客观上成为推动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的重要契机。



2021年,作为“元宇宙”概念头号推手——马修·鲍尔(Matthew Ball)6月于他个人主页上发布了他对于“元宇宙”概念的全面思考。他定义“元宇宙”为移动互联网的继任者,是一个大规模的、可进行交互操作并实时渲染的3D虚拟世界网络。


马修是基金EpyllionCo的管理合伙人,也是《经济学人》、《纽约时报》以及彭博社的撰稿人。他在“元宇宙”方面的思考影响了Epic Games的CEO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等人。



历史和未来,从来都是一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连续体。任何时候,无论当时是否知晓,我们都可以看到今天的突破和未来的趋势是如何建立在先前发现的框架之上。



从30年前万维网的诞生,到“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火热,每一次技术的创新或革命,每一次黑天鹅或者灰犀牛的出现 ,都让“元宇宙”的命运看上去似乎自有其目的,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它的未来并不因为眼下的喧嚣尘上显得清晰可见,前景依然迷雾重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