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期组织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就公司新零售推进、家装新业务开发、降杠杆等情况进行沟通。公司作为国内家居卖场龙头,凭借强大品牌影响力,积极拓展新业务,加速推进第二增长曲线,成为万亿家居行业的有力整合者。
积极推动新零售变革,增强家居商场业务核心竞争力:
1)为什么新零售:家居行业具有非标、消费低频、重场景体验、半成品/重服务、高客单/重决策的特点,使得线下消费场景仍然重要,因此适合通过新零售模式将线上、线下打通。借助新零售模式推进家居卖场“人货场”的重构,从过去重店效(核心在场,重点实现卖场快速扩张),逐步向重坪效(核心在货,主攻精细化运营)和客效(核心在人,以用户为中心)转变,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新零售模式:2019年5月公司牵手阿里,共同就大数据应用、商场数字化升级和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展开合作,天猫“家装同城站”即天猫平台的“红星美凯龙官方旗舰店”,采用LBS(LocationBased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进行本地化商品展示和本地化服务承接,可根据消费者地理位置向其线上推送所在区域的本地化商品界面。同城站实现美凯龙线下门店品牌与线上一致,并根据消费者地理位置进行精准推荐,消费者可实现“线上逛店”,线上直接购买或到附近门店购买两种方式完成消费,下单后可选择于线下商场自提产品或由品牌经销商上门配送安装。
3)新零售进展:1、商场数字化升级:覆盖176座城市的241家商场,“天猫同城店”累计上线56家,覆盖22座城市,上线商户1.6万家,商品47.8万件,上线品牌3000个,累计实现站内流量5745万,商品流量3114万,全年总流量超过竞争对手65.2%。2、搭建起直播运营体系,抢占直播带货红利,累计培训导购超1.5万,过百万销售主播113个,线上引流成交9.6万单,已成为家居行业最大的MCN机构。3、618理想生活狂欢节表现优异(天猫、抖音等全域销售额33亿),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季各项数据创新高(全国数字化卖场GMV152.98亿)。
4)后期数字化升级战略:用户数字化通过大数据收集用户信息,建立用户画像,维护用户权益,洞察新品、新品类,获取全域流量,扩展品牌自有流量。经营数字化要实现品牌发展、家居卖场、家装业务、增值服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实现人资、财务、采购、风控、数字化,建立数据和业务中台,搭建基础云平台,实现全域大数据。通过对接阿里喵零POS和美凯龙的系统,实现“商品上架、订单、支付、服务”一体化。
家装业务持续发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1)发展进程:公司2014年开始探索家装业务,2019年4月成立家装事业部“扬帆起航”。2020年家装业务实现收入12.24亿元,同比+115.1%,2020年末家装门店拓展至214家,门店数同比净增93家,2020全年公司家装业务签约合同金额超过45亿元。2021年1月成立美凯龙尊科设计,提供一站式高端整装解决方案。
2)业务模式:1、零售家装业务:豪宅私邸(高端)主要由美凯龙·空间设计和环洋负责、全案定制(中端)主要由美凯龙星尚和BETTERHOME负责、全屋整装(大众化)主要由更好家等负责。2、批量家装业务:B2B业务主要由星居、环洋等负责、BBC定制精装主要由更好家负责。3、供应链业务:主要由红星仓等负责。
3)战略规划:赋能大中台,强大中后台。与重要合伙人和合作伙伴,设计师、家装职业经理、家居市场、品牌工厂、经销商、开发商、资源方式装修产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针对不同客户,给出有针对性的全案整装方案;精细化营销、设计研发、工艺研发、技术、金融平台。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助力家装产业发展。推进家装业务3D设计云平台及系统平台建设,打造强势中后台系统,增强家装业务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家装及批量精装的开展效率,有利于公司在家装领域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加大降杠杆力度,优化资本结构。伴随公司商场主业扩张和新业务发展,公司负债率和财务费用增加,2021Q1资产负债率61.4%,较2019、2020年分别提升1.4pct、0.2pct;2021Q1财务费用率17.1%,较2019Q1提升4.3pct。公司将主要通过以下举措降杠杆:1)2020年主营业务经历疫情波折拐点向上,预计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不低于50亿元。未来公司将主要通过轻资产委管开发推进扩张,自营商场主要布局于空白核心城市,控制后期资本开支。2)取消分红,往年分红提现10亿元;3)A股定增过会,定增募集总额为37亿元,其中20亿元定向用于债务偿还;4)物流地产剥离,预计带来23亿元现金收入,预计将于2021年7月收回;5)上下游股权投资变现,预计带来约10亿元现金流入。
行业龙头,先发优势构建强品牌优势;创新业务模式,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维持增持。公司以自营模式巩固一二线城市,锁定优质地段,占有先入者优势;以委管模式拓展三四线城市,以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自营+委管双轮驱动,巩固市占率第一地位。通过家装、设计云、新零售等数字化模式相互协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将公司的强品牌力转化为新的成长动能,也将带来公司估值体系的重构。维持2021-2023年盈利预测32.0、35.5、39.0亿元,分别同比+85.0%/+10.9%/+10.0%,对应PE分别为13X/11X/1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降的风险,商场业务租金下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