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景区如何超级IP抢占行业市场?
admin
2023-06-11 15:40:28
0
文化旅游的核心在于旅游地的文化价值通过旅游形式得以被体验、被感知、被流传。因此,在以资本、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文旅产业2.0时代中,文化旅游IP的打造更加多元而迅速,能否抢先打造出超级IP就成了行业领先的关键。


01

IP旅游的商业运作模式

1 超级IP主题旅游

通过主题形象化的IP,让游客的感官认知与旅游景点产生了关联,从而激发游客的情感消费以及个性化消费,这对景点持续经营以及顾客粘度的建立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代表案例:迪斯尼乐园、乐高主题乐园、小猪佩奇乐园等。


2 文化IP延伸旅游

众多旅游平台借助文化IP的影响力去拓展旅游项目的关注度,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综艺节目类:

《爸爸去哪儿》共播出5季,每一个取景地在节目播出后都赢得了巨大的关注度,游客蜂拥而至。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也一跃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类似还有现象级综艺《极限挑战》《奔跑吧》,以及一些慢综艺,如《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等都对当地的旅游项目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节目本身的传播效应,引爆许多本身素质高的旅游项目。

影视歌曲类:

一部经典的电影,必然有经典的取景地。或优美,或深邃,或充满风土人情,电影里那些经典的桥段,容易成为下一个目的地。

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稻城又火了一把。著名的小众景点,深受文青们的追捧。


不仅影视,歌曲IP的传播对旅游的宣传意义也同样非同寻常,赵雷凭借一首温情民谣《成都》大火,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对成都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向往。

3 特色IP体验旅游

乌镇戏剧节以拥有 1300 年历史的乌镇为舞台,共邀全球戏剧爱好者和生活梦想家来到美丽的乌镇体验心灵的狂欢。每年举办戏剧节的乌镇给慕名而来的广大游客,带来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话剧舞台文化气息。


积极发掘自身旅游项目的特色与亮点,创造性地去开发旅游活动,成为打造特色旅游IP的关键,这也是众多旅游平台,运作IP旅游的最佳捷径。

02

文化旅游景区打造IP的常见问题

1 误把名人古迹当IP

很多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者认为名人或古迹就是IP。文化旅游的IP重点在于文化,可以说名人或古迹是构成文化旅游IP的重要部分,但名人或古迹绝不等于IP。


△苏轼一生行迹图


中国历史悠久,古今名人众多,名人故里之争也是旅游景区经营者的热衷,但成功的名人故里打造似乎少之又少。

2 IP缺乏解读

文化旅游IP是包含大量内容的综合体,庞大的信息量对于初来旅游的游客是巨大的挑战。对于景区而言,对IP的解读是要贯穿始终。


笼统的介绍已经是文旅产业1.0时代的旧式,景观和展品没有细节的介绍和形象的展示,游客就无法深度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也就很难与文化旅游IP互动。

3 文化旅游IP不能转化成消费

游客进行消费购买相关旅游商品,既是对景区的纪念,又有了对文化旅游IP进行延展思考与想象的载体,是文化旅游IP和游客的最高互动形式。


△故宫角楼餐厅

4 IP老旧无创新

文化旅游的成功与否在于创意,而很多IP在策划时就缺乏创新。游客到旅游地是为了找到与书本、网络等形式有区别的体验。没有创新的IP不仅不会让游客满意,反之会使游客对景区的印象大打折扣。


△《上新了,故宫》综艺文创相结合的新思路

5 IP打造不成系统

一个完整的文化旅游IP是各种体验形式的综合系统,而很多景区在规划时欠缺系统性。游客对IP感兴趣却无法深入了解,愿意为IP消费却无物可购,这样的情境就十分尴尬。


03

如何进行旅游IP内容生产力的创造?

1 为项目打造出IP内容生产力

好的IP内容应该是从旅游资源生成的一个文化系统,能够从旅游项目衍生出许多的文化项目,形成生态盈利模式。所谓的生态盈利,就是一个项目的盈利对其他项目的盈利产生正外部性,相互起到增益作用。

以华清池的《长恨歌》为例,就属于IP内容生产力(白居易《长恨歌》)在先,旅游项目(实景演艺《长恨歌》)在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