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时代不简单,传统零售是福是祸?
admin
2023-06-11 02:20:52
0
什么是新零售?

在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概念,“新零售”立时炙手可热,引发街谈巷议。

但是“新零售”只停留在望文生义的阶段,并没有谁能够给出准确的定义和解释,无论媒体人还是业内专家,都是自己解读、自己发挥。


马云挖的这个坑,终于在今年被阿里研究院填平了,阿里研究院正式发布了《新零售研究报告》,对新零售的概念和方法论进行了系统的解读。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表示,新零售的核心是重构,产生全新的商业业态,不是简单现有的零售场景和业态的相加。

报告指出:“新零售就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核心价值是最大程度提升全社会流通零售业的运转效率。

报告还归纳,新零售具备三大特征:

一是以心为本,消费者体验为中心,重构人货场;

二是零售二重性,完全数据化;

三是零售物种大爆发,催生更多服务形态。


新零售和传统零售的区别


阿里研究院这样描述了新零售在2017年~2020年的场景:

商业元素数据化、重构人货场、内生零售形态、产生新零售物种、C2B生产等,并认为2046的远景将实现“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任何主题、任何内容”。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新零售和传统零售的本质区别:数据化、去中间化、个性化和全场景化。

一、数据化

新零售业态中,“人货场”这三要素将被完全数据化。

比如传统实体零售商,并不能有效收集、监控消费者行为,用户多是匿名的。

比如某个忠实用户已经产生了1000次点购买行为,零售商也不知道他是谁,甚至也关心他是谁。

对于同时开展电商业务的零售商,他们的线上和线下的数据通常是割裂开的,也造成绝大部分顾客的消费行为数据严重缺失,更不用提用户画像的构建了。


二、去中间化

传统零售业的商品从工厂到用户手中,隔着非常多的环节,批发、分销、物流等都增加了非常多的成本,所以B2C的模式将会成为未来主流模式,也是新零售的一种常态。

同时,传统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商业地产租金、联营扣点方式赚取高额利润的方式将不可持续,最终零售业的利润还将回归到商品和服务的增值中,而不是信息差利润。

三、个性化

随着新零售的提出,红领西服产业也是迅速成为市场焦点,因为他是个性化定制的典型案例。

传统零售行业一般都是批量生产,所以无法或者很难识别消费者多变、多样的需求,他们的步伐总比市场慢半拍。

新零售不再如此,为了制造个性化,他们必须关注市场、关注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四、全场景化

新零售模式下,消费场景无处不在,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实体、虚拟的深度结合,将传统零售的人、货、场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得到最大延伸。

消费者不再受区域、时段、店面的限制,商品的内容也不受形式、种类和数量的限制,消费者的体验和商品交付的形式不受物理形态的制约。

传统零售商该怎么办?

站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双重风口,传统零售商该怎么办呢?

阿里研究院给了新零售的知识框架,如下图所示,分为后台、中台、前台三大块,后台是基础设施,包含硬件和软件系统,为中台的运营和前台的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中台则强调运营管理,如何追踪市场动态,确定生产策略,精细化营销策略,以及如何优化流通链条,关注企业运营。

前台则强调用户所感所受,如何让消费者体验高质量的服务和体验。


实现从传统模式到新零售模式下的转变,关键是大数据。

传统零售商需要从原有到商品驱动销售转化为数据驱动销售,将数据视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并且利用,在去中间化、个性化以及识别用户应用大数据做支撑。

一、要有定力

新零售是美好的愿景,或者大势所趋。

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用的,绝对不可以为了新零售而新零售,毕竟经营模式只是为了更好的盈利,是为企业服务的。

马云提出新零售也是为了给广大零售企业一条再发展的出路。所以,企业必须要有定力,敢于取舍,比如B2C模式。

二、要有系统的思维

要有系统的思维,实质是围绕企业战略,分解战略目标,确定重点事务,然后分目标、分策略的系统实现。

CIO们必须要认清企业需要自己做什么,是希望自己成为可信任的运营者,还是变革驱动者,抑或是业务的共同创建者。

比如想追踪多渠道化的客户,系统化的方法是需要整理、总结所有客户与企业之间的接触点,在建立统一客户视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从优先级高的客户或客户群开始做客户唤醒和商品推荐。


三、要多从业内汲取养分

新零售是一种形态,还未成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试探水深,还没有几家过河的企业。

之前接触过不少零售企业,他们对新零售的概念甚至都不统一,更不用讲如何晋级了。

幸好现在是知识共享时代,多听,多看,多学,多从业内汲取养分十分重要。

四、尽快行动

数据是资产,早收集早受益。

消费者数据是数据的核心,零售企业应该尽早构建围绕消费者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无论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实体,数据化运营永远都是真理。

获取数据时,要应用系统化思维,做到有舍有得,充分应用二八理论,可以设计流程和埋点,可以购买第三方数据如淘宝数据。

而建设分析系统时,指标和分析维度是关键,一般指标包含用户画像指标、流量指标、交易指标、商品指标等。

相关内容